1951年朝鲜战场,一场足以改写历史的危机悄然降临——美军15万机械化部队直扑铁原,企图用“闪电战”撕碎志愿军防线!
面对敌军1300门火炮、180辆坦克和全天候空袭的碾压式火力,志愿军第63军仅凭2.4万轻步兵死守阵地。彭德怀拍桌怒吼:“铁原丢了,全军覆没!傅崇碧,你就是打到最后一兵一卒也得扛住15天!”这场被西方军事学者称为“东方斯大林格勒”的铁原阻击战,为何让身经百战的彭德怀夜不能寐?
令人头疼的敌方将领李奇微
“我已经发现了他们的弱点,就在这一战,打败中国军队!”这是美国一指挥官的狂言。
一提到朝鲜战争中美军的将领,很多人的第一反应都是麦克阿瑟,但还有一个对我军造成极大伤害将领——“李奇微”。
1951年,4月美国总统杜鲁门愤怒地解除了麦克阿瑟的兵权。
当时美国总统杜鲁门以及美国内部高层已开会决定同意和谈,电话打到麦克阿瑟那里,麦克阿瑟拒不同意。
并且发表了相反的言论表示自己有实力和信心打赢,要是我们不同意他们提出的条件,那他们就直接轰炸我国境内,并且拒不会见杜鲁门,杜鲁门一气之下解除了麦克阿瑟的兵权,接过了这个指挥官职务的,便是李奇微。
担任过参谋长的李奇微比麦克阿瑟更难对付,他有着超越麦克阿瑟的聪明和沉稳,并且没有继承麦克阿瑟的骄傲自大与桀骜不驯。
他仔细研究了我军的作战规律,在作战营中苦思了几个日夜,他迫不及待的召集军队宣布道“我已经发现了他们的弱点,就在这一战,打败中国军队!”
他发现我军猛烈的攻势只能维持7天,我方的后勤补给线过长,导致只能维持七天的进攻。他称之为“礼拜攻势”。
李奇微利用对我军的了解,武器装备的差距,和自己有空中优势这一点,派出大量飞机对志愿军的后勤补给展开狂轰滥炸,严重影响了志愿军的后勤补给,志愿军中线也出现了巨大缺口,我方就此陷入了被动局面,敌军企图将我方“包饺子”,我方一时撤退困难。
需要有一支敢死队守住一个要冲之地“铁原”。
铁原阻击战
“不管付出什么代价,必须给我顶住铁原15天,不然我唯你是问!”这是彭老总给63军军长傅崇碧的急电。
当时铁原关系着全体志愿军的存亡,一旦被敌军攻陷铁原,整体志愿军都会陷入巨大危机中。
必须要有一支“敢死队”,堵住这个“命门”,当时装备和人员只有63军还算完善,这个任务就落到了63军肩上。
35岁的傅崇碧临危受命,率领63军与美军“决战”。
傅崇碧1932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参加了大大小小许多战斗,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将军。
“同志们,这场仗会非常凶险,但关系重大,绝不允许失败,我们一定要为兄弟部队争取时间,全军的生死重担,就交给我们了!”傅崇碧做着最后的战前动员。
63军当时人数在2.4~2.8万人左右。
敌军是联合国军的美骑1师、美25师、英28旅、英29旅共5万多人,有各种火炮1300多门,坦克180余辆,还有空军支援。
面对这样的悬殊差距,这场战役打的空前的悲壮。
战士们一个个冲上去,傅崇碧身边不断有人倒下,又立即有人补上,敌军仗着空中优势,已将我方后勤补给切断,纵使将士勇敢,但没有后勤补给,断水断粮,将士们都扛着饥饿,偏偏天公又不作美,189师刚进入战场,倾盆大雨就冲毁了师的反斜面隐蔽部,我军装备和人员受到极大创伤。仅仅四天,伤亡人数达已到千余人。
傅崇碧军长也意识到这样是不行的,恐怕连8天也守不到。
傅将军当即决定,行一招险兵,以攻为守,命令部队主动出击,将美军前后切断,发挥"野战,近战,肉搏战"的优势,与敌人奋力拼杀,刺刀见红,经过四天四夜的艰苦战斗,装备精良的美军终于抵抗不住力不能支,全线撤退。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63军活生生在铁原坚守了12天,歼灭敌军在一万人左右,为大部队撤退成功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
而这次63军也大伤元气,伤亡人数达到10000人左右,傅将军身受重伤倒地昏迷。
在一个医疗室里,所有人坐立难安,主刀医生叫了一声“擦汗”......
“必须把他给我救活!”彭老总焦急的对医疗人员说。
经过四天的手术,傅崇碧将军终于脱离危险,彭德怀前来看望他,“我要兵”他醒来看到彭老总后,这个铁血将军眼睛也眼睛泛红的说道。
听到这样一句话,在场的人无不潸然泪下。
彭德怀当即坚定的说“给你兵,我再给你补充两万!”
停战谈判
美国政府认识到短期内不能拿下朝鲜,不能将主要力量长期的留在朝鲜,否则将对其在欧洲的战略不利,同时,国内的反战呼声高涨,在多方压力下,终于,回到了谈判桌上,希望“光荣的停战”。,可是谈判并不顺利。
1952年春“联合国军”方面提出“自愿遣返”的原则,反对中朝方面全部遣返战俘的主张,使谈判陷入僵局,同时“联合国军”发动小规模进攻行动,和空军破坏行动。
1952年秋,中朝人民军队有组织有计划地在全线进行具有战役规模的战术反击作战,攻占了"联合国军"许多营以下阵地。
中朝人民军队在打小歼灭战的思想指导下,袭击和伏击"联合国军",抢占中间地带,夺取其突出的前沿阵地和支撑点,并逐渐扩大作战规模。后又粉碎了“联合国军”的“金华攻势”,极大的促进了停战。
1953年中朝人民军队发起夏季反击战役。从5月中旬开始,先后对"联合国军"进行三次不同规模的进攻。经第一、第二次进攻作战,迫使"联合国军"方面作出妥协。
一直到1953年《停战协定》才签订,届时,终于结束了历时2年零9个月的抗美援朝战争,此次战争中据相关统计我方战争伤亡在36万左右。
在中国这片历史悠久的大地上,处处都铭刻着革命先烈的印记,他们的坚韧和血泪换来了今天来之不易的和平与安定,我们将永远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