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青牛君,热爱中国茶,倾心传世品。本文为原创作品,欢迎转载分享。本文包含:原诗/写作背景/注释及大意
原 诗
《雨中邀李范庵过天竺寺作》
苏轼(宋)
步来禅榻畔,凉气逼团蒲。1
花雨檐前乱,茶烟竹下孤。2
乘闲携画卷,习静对香罏。3
到此忽终日,浮生一事无。4
苏轼画像
写作背景
本诗应作于苏轼任杭州通判期间(1071-1074年)。1071年,因上书皇帝论新法弊病,惹怒了主政新法的宰相王安石,无奈之下,苏轼自请外放。神宗御批:“与知州差遣。”中书认为不可,拟令通判颍州。神宗改批:“通判杭州。”于是,35岁的苏轼来到杭州做了通判(相当于现在的副市长)。虽是被排挤出京,但生性豁达的苏轼在江南富庶开放的环境中如鱼得水,他在这里度过了四年相对快乐的时光。
本诗诗题中的“李范庵”,不详。只在清代《六艺之一录》中有“唐摹《兰亭》,余见凡三本。其一在宜兴吴氏,后有宋初诸名公题语,李范庵每过荆溪必求一观。”可见李范庵是极爱书画的雅士,正得苏轼诗中“乘闲携画卷”之意。
《撵茶图 》 刘松年(南宋)
本诗诗题中的“天竺寺”,指杭州名刹“一寺(灵隐寺)三天竺(上中下天竺寺)”中的下天竺。其位于天竺山莲花峰下,为东晋时期西印度高僧慧理创建,距今已有1600余年历史。李白曾邀朋友游览此寺,并留诗《送崔十二游天竺寺》。
注释及大意
1、步来禅榻畔,凉气逼团蒲。
禅榻:禅床。团蒲:即蒲团。用蒲草编织成的圆垫,多为僧人坐禅及跪拜时所用。
本句大意:信步来到下天竺寺,雨中的空气寒意充斥,就连坐禅的蒲团仿佛都透着凉气。
2、花雨檐前乱,茶烟竹下孤。
孤:远。
本句大意:夹杂着落花的雨水在屋檐前纷飞飘落,而煎煮茶汤的细烟在竹下袅然升起。
2021观沧海(普洱生茶)
3、乘闲携画卷,习静对香罏。
习静:指习养静寂的心性。香罏:焚香之器,也做香炉或薰炉。
本句大意:趁着闲暇时光,带上画卷,与范庵君共赏;我们与香炉相对,修习静寂心性。
4、到此忽终日,浮生一事无。
终日:此处指整日。浮生:语出《庄子・刻意》:“其生若浮,其死若休。”以人生在世,虚浮不定,故称“浮生”。
21观沧海(400克/饼,5饼/提,20饼/箱)
我是青牛君,倾心打造传世茶品。本文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涉侵权,请联系删除。祝各位读者生活精彩,梦想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