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爹娘养我一番,难道我就不敢杀出去,另博一番天地吗?”



张大娘子

在《知否》的封建社会图景中,高门贵女的命运似乎往往都是身不由己的,她们就好像棋子一样被摆布于权力与利益的棋盘之上。

就像盛老太太和张大娘子,她们明明都是高门贵女,甚至还是家中的独女,但她们的命运却截然不同。

而很多人都不理解的是,为何张大娘子到最后儿孙满堂,盛老太太却整天围着个没有自己血亲的大家庭转?

到头来,两人似乎完全成了两路人。

那么究竟是什么,让这两个高门贵女的人生有这样大的差距?



盛老太太

高门低嫁的盛老太太和张大娘子

盛老太太本是勇毅侯府嫡女,身份尊贵,自幼锦衣玉食,可谓是受尽了宠爱。

那个时候,盛老太太还是金陵徐家的大小姐,她身边可是丫鬟成群,甚至连宫中的皇后都视她为闺中密友,时常邀其入宫陪伴。

那么这样的出身,注定了她眼界高、性情傲。

而张大娘子是英国公府独女,更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再加上父母老来得女,对她更是呵护备至。

这种成长环境,也塑造了她孤高冷傲的性格,凡事不肯轻易低头。

可以说,她们俩就像是两颗璀璨的明珠,在各自家族的庇佑下熠熠生辉。



却不曾想,婚姻这道坎,让她们的光芒蒙上了一层阴影。

盛老太太与张大娘子,都经历了高门低嫁的无奈,盛老太太爱慕探花郎的才华,不顾家人反对,毅然下嫁。

而这在当时,可以说是惊世骇俗之举。

要知道,探花郎的家世背景跟勇毅侯府相比,终究是逊色不少。

不过张大娘子则更为被动,她成了政治联姻的牺牲品,被皇帝指婚嫁给了二婚且有妾室的沈从兴。



张大娘子

可英国公纵然心疼女儿,但在皇权面前,也只能无奈接受,沈从兴虽为国舅,但在英国公眼中,依旧配不上自己掌上明珠般的女儿。

那么这段婚姻,从一开始就充满了不平等和委屈。

但对于张大娘子而言,这不仅是低嫁,更是对自身价值的否定。

所以说,盛老太太的婚姻,源于对爱情的憧憬,而张大娘子的婚姻,则充满了政治的算计,她们都带着对未来生活的期许,步入了婚姻的殿堂,却未料到,等待她们的,是相似的困境。



张大娘子

高门低嫁的无奈

婚后,盛老太太和张大娘子都遭遇了“宠妾灭妻”的打击。

盛老太太的丈夫,探花郎,在拥有了侯府带来的财富和地位后,逐渐显露出其本性。

慢慢地,他开始纳妾,沉迷于温柔乡,对盛老太太日渐冷淡,而盛老太太的骄傲不允许她与妾室争宠,她选择了冷战和对抗,最终导致夫妻关系破裂。

更令人痛心的是,她的嫡子也在这场婚姻的旋涡中夭折,这无疑是对她最大的打击。



盛老太太

而张大娘子面对的,是同样残酷的现实,沈从兴对亡妻的妹妹,小邹氏,宠爱有加,甚至让她掌管府中事务,而对张大娘子则冷淡疏离。

这期间,小邹氏仗着皇后的庇护,更是嚣张跋扈,丝毫不把张大娘子放在眼里。

面对这样的情况,张大娘子虽然心中苦闷,却也选择了隐忍,把自己封闭在自己的世界里,不愿与人来往。

可见,她们两个在婚姻的围城中,都经历了被忽视、被冷落、被伤害的痛苦,而她们的骄傲,让她们不屑于与妾室争斗,但也让她们陷入了更深的孤独和绝望。

但不同的是,盛老太太和张大娘子,面对相同的困境,却做出了截然不同的选择,也正是这两种选择,最终决定了她们截然不同的命运。



盛老太太

我们可以看出,盛老太太一生都在被“情”字所困,她对爱情的执着,让她在婚姻中迷失了自我,她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丈夫身上,却忽视了自身的价值和力量。

当爱情的幻想破灭,她选择了封闭自我,用怨恨和痛苦填满余生。

更伟大的是,她还把庶子抚养长大,操持家务,但却始终无法摆脱内心的阴影。

说到底,她的一生,是封建社会女性的悲剧,也是对“爱情至上”的反思。

张大娘子就不一样了,她在经历了最初的迷茫和痛苦后,逐渐找到了自己的方向,在明兰的开导下,她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价值,不再执着于丈夫的宠爱,而是把精力放在提升自我上。

就这样,她重拾儿时的爱好,在马球场上展现出自信和活力,也重新赢得了丈夫的尊重和爱慕,最终拥有了完整的家庭和幸福的生活。



张大娘子

只能说,她们两个选择了完全不同的两条路,也导致了她们两个命运的不同。

不同的选择

盛老太太的应对策略,可以用“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来形容,她出身高贵,自小被娇宠长大,骨子里透着一种高傲和不妥协。

所以面对丈夫的背叛,她不屑于与妾室争斗,更不愿为了维护表面的和谐而委屈自己。

就这样,她选择了最决绝的方式,那就是跟丈夫决裂,独自抚养孩子。

这种做法,固然维护了她的尊严,但也让她失去了拥有完整家庭的机会,她把自己封闭在内心的世界里,用回忆和痛苦来麻痹自己,最终在孤独中度过了余生。



盛老太太、明兰

而张大娘子则展现了另一种生存智慧,她最开始也和盛老太太一样,选择了逃避和封闭,她把自己关在屋子里,不愿与人来往,甚至连娘家都很少回去。

但好在她并没有沉溺于这种消极的情绪中,在明兰的点拨下,她开始意识到,一味地逃避并不能解决问题,只有积极地改变自己,才能掌控自己的命运。

于是她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价值,不再把幸福的希望寄托在丈夫身上,而是努力寻找自身的闪光点。

要知道,她出身英国公府,自小耳濡目染,对军事政治都颇有见解,于是她把这些才能都运用到了家庭生活中,帮助丈夫处理事务,逐渐赢得了丈夫的尊重和认可。

可以说,她已经不再是那个被冷落的妻子,而是成为了丈夫的得力助手和精神伴侣。



张大娘子

尤其是在马球会上,张大娘子更是展现了独特的魅力,她骑着骏马,英姿飒爽,挥洒自如,跟盛明兰不相上下,甚至更添几分武将世家的豪迈之气。

这一幕,深深地吸引了沈从兴的目光,他看到了妻子身上从未展现过的活力和自信,也开始重新审视这段婚姻。

一直到这一刻,他才终于意识到,自己一直以来都忽视了妻子的价值,而把目光放在了只会撒娇卖乖的小邹氏身上。

于是在这之后,他开始主动接近张大娘子,跟她探讨兵法,交流政事,夫妻关系也逐渐回暖。

可以说,张大娘子并没有刻意去讨好丈夫,而是通过展现真实的自我,赢得了丈夫的尊重和爱慕。



张大娘子

但在后来,张大娘子在生产时遭遇了小邹氏的暗算,险些一尸两命,这让她彻底看清了小邹氏的真面目,也让她更加珍惜自己的生命和家庭。

面对这样的事情,英国公震怒,决定把女儿她接回娘家,并表示要与沈家和离。

但张大娘子并没有选择这条看似轻松的道路,因为她深知,父母年事已高,自己若是和离,只会让他们更加担忧,所以她选择回到沈家,并用自己的智慧和手段,将小邹氏赶出了家门。

只能说,她没有像盛老太太那样,选择玉石俱焚,而是选择了保护自己和孩子,维护家庭的完整。

那么两位女性的命运,也在这一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盛老太太

盛老太太,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选择了与丈夫决裂,最终在孤独中度过了余生,张大娘子,则在经历了种种磨难后,选择了积极地改变自己,最终赢得了丈夫的尊重和爱,拥有了完整的家庭和幸福的生活。

其实盛老太太的悲剧,就在于她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了爱情上,而忽视了自身的价值和力量。

说到底,盛老太太的丈夫,并没有珍惜她的付出,反而把她视为了附属品,她的高傲和不妥协,最终让她失去了所有。

而张大娘子的成功,则在于她能够认清现实,并积极地改变自己,她没有将幸福的希望完全寄托在丈夫身上,而是努力提升自身的价值,最终赢得了丈夫的尊重和爱。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