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而为人,有些是为了彼此而活着。他们的理解、感应和心灵,慢慢融合成了一种细微却不可割舍的关系。
而且,这种关系是心照不宣的,甚至让我们有了归属感。
这就是血缘,或者说亲情。
我有个高中同学,当时是寄宿的,特别贪玩,加上父母不在身边,晚上翻墙去外面上网是屡教不改。
有一回他照样摆摆手走了,但隔天清晨回来时面色古怪,问他也不说。但从那天开始,这哥们突然就开窍了,一门心思全用在学习上。后来考了南航,几年后被导师看重进了课题组,后来传闻每年分到的专利费就够普通人拼搏十年。
多年后一次聚会上,凑巧重提此事,他灌了半杯酒才说:那天母亲来送过冬的衣物,为了省车票,骑车骑了30公里,倚在墙边休息。
这便是亲情的力量,能让人获得奋发图强的信念。
你们可以把这件事当作一个善意的故事来看,但不要仅看表象。
只有深深体会到了,才会忽然明白在春晚璀璨的舞台上,天后王菲为何黯然落泪。
春晚舞台中央,一袭素衣的天后忽然噤声落泪。在《世界赠予我的》的尾音里,转瞬即逝的脆弱,被千万镜头捕捉,化作社交媒体的漫天猜度。
直到歌手黑妮在直播间掀起真相一角:这个被世人仰望的传奇女子,早已成为人世间的孤岛。她在北京没有家了!
自2018年起,哥哥王弋、父亲王佑林相继离世,叠加1998年母亲的永别,曾经温馨的四口之家只剩寒枝上的独雀。
她合十的双手捧着的不是祈福,是碎裂的琉璃盏。
那晚,当王菲唱起“远去者去了远方,愿他都安心”时,亿万观众沉醉于天籁,唯有她听见血脉深处雪崩的轰鸣。
后来我把黑妮的直播回看了一遍。
才明白,这场辞旧迎新的演出背后,隐藏着让千万人泪目的家庭变故。
她说:“说实在的,王菲已经是个孤儿了。”
“98年,母亲夏桂影60岁左右走了。“
“2018年,哥哥王弋五十出头,在小姨的寺庙里英年早逝。“
“这两年,老父亲王佑林也走了。“
“她的血亲,除了两个女儿之外,再无他人。“
以前我很奇怪,王菲为什么始终保持着一种疏离感。本以为是天后的姿态,现在才明白,这是案台上的檀香青烟,日常出行时的素衣佛珠,唱诵《心经》时的与彼岸对话。
这是一种修行者的姿态。
于是,当我重听“赠我一场空,又渐渐填满真感情”的吟唱响时,舞台上的王菲消失了,仿佛化作普度众生的莲台。北国飘雪应和着香江潮汐,万千异乡客,在她的颤音里照见自己的倒影。
制作团队透露,彩排时导演曾建议改用华丽礼服,却被她以"白色最接近云朵"婉拒。此刻我们方知,那袭素衣原是写给至亲的悼词。
或许,对于王菲来说,血脉才是藏在骨子里的弦。
平时被血肉包裹,只是但凡触及到深处,就痛的深入骨髓。
《春晚幕后纪实》曾捕捉到这样的碎片。
第四次联排后,化妆间角落的王菲戴着耳机,听一段往日的录音,听了整整三十二分钟。
突然,她扯下耳机,却只是沉默地索要纸巾,任墨色发丝垂落如祭幡。
窗外日光弹指过,席间花影坐前移。
时光里的温柔以待。
终有一日让现在变成了过往。
很多人都在说,王菲凭什么活成一个传奇?如果你看过《中国文艺家》刊登的《王菲家世考》,便知道这份渊源来自于她出身的音乐世家。
祖父王兆民与李敖的父亲是同窗;父亲王佑林是煤炭工程师,却痴迷于古典音乐。
母亲夏桂影是文工团的女高音歌唱家;哥哥王弋曾是北京青年交响乐团指挥。
这让人想起2010年她在《鲁豫有约》的剖白:"父亲总说音乐是穿越时空的对话。"
这份家族的音乐渊源,在兄妹俩人身上得到了延续。
工程师父亲书房里堆满的黑胶唱片,歌唱家母亲练声的晨光,指挥家哥哥偷偷塞进行李箱的积蓄,都化作时光长河里的倒影。
记得在凤凰卫视栏目《名人面对面》里,王菲曾说:“1987年,正是兄长鼓励20岁的我放弃厦门大学生物系,转头赴港。行李箱中,哥哥偷偷塞了他3个月的工资。”
而哥哥王戈,一生未婚无子女。
性格天真、温润如玉、屡次被骗的他,选择了出家。
50岁出头,在小姨(印开师太,王菲亲小姨)的寺院里病逝。
兄长离开后,王菲刻意隐瞒此事,生怕父亲经受不住。
直到几年后父亲在病榻合目,那些刻意隐瞒的温柔,终成刺向自己的利刃。
她也曾脆弱过,98年母亲离世,她在机场抱着幼小的窦靖童,掩面痛哭。
她也曾假装坚强,在父亲面前,将与兄长的生离死别伪装成洒满阳光的回忆。
于是,她早已习惯唱诵《心经》,早已习惯双手合十。
她用歌声织就成一艘摆渡船,
载着离开的至亲,穿越时光的迷雾。
当烟花在零点绽放,
有人看见消逝的容颜在火光中浮现,
有人听见童年的摇篮曲混入钟声。
其实我更愿意相信余华所说的:死亡不是失去生命,而是走出时间。
就像多少个稀松平常的夜晚,有多少人永远留在了昨天。
但,死亡其实并不可怕,遗忘才是。
我甚至已经记不住爷爷奶奶清晰的样子了。
再想去抓住什么?
已成虚妄。
正如费翔在采访中突然崩溃:今年第一年家里没有人了。
正如贾玲追忆母亲李焕英:越成功越失落,越成功越想她。
正如孙红雷真情流露,发文思念父母:子欲养亲不在。
再大的风,也吹落不了故人房上雪,
再鲜艳的颜色,也涂抹不了那些被遗忘的朝思暮想。
因为,家里没人了。
所以晚会上天后做出双手合十的动作后,导播切过的观众席镜头里,无数中年面孔在明灭光影中闪着泪光。
是终点,是离别,
是无法挽留,是再也握不到的手。
只有经历过的人,才最清楚。
时光的沙漏从不为谁停留,但艺术慈悲如佛掌,托住每个坠落的身影。
曲终时刻,天后望向虚空的眼眸,与所有遗世孤舟共振成永恒的潮汐。
此岸的我们,终究要在残缺中学会完整,在别离里参透相聚。
珍惜眼前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