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杀,是希特勒从来都没有放弃的执念。
在1923年,希特勒被捕入狱的那个阶段,他曾经三天四次提到过自杀和死亡。
并且,还为此付诸了实际行动,在监狱那个没有手枪的环境里,希特勒使用了自己唯一的武器,绝食。
不过,监狱可不能允许他这样干,他的命即便是要消逝,也必须得接受来自于国家的审判。
所以,监狱已经做好了用食管插进希特勒的嘴里,强行给他喂食的打算。
然而,事情很快就发生了改变,多个希特勒支持者的前来看望,让他突然觉得,自己好像还没有真的完蛋。
那人数众多的追随者,兴许还可支持他以博一个未来的明天。
希特勒收到了成堆的邮件、包裹、礼物和鲜花。甚至多到要捐给附近的教会,这无一不是在说明,希特勒还有不少的资本可以翻盘。
在发现还有曙光的情况下,他开始为接下来的审判做准备。
监狱中的时间对许多人来说都是难熬的,希特勒却不这样觉得,他本来也没有朋友,亲情对他来说好像也无关,监狱中安静的时间,他正好用来读书。
并且,如饥似渴一般。这个阶段,正好给了希特勒静下来的机会,他读读书,又结合自己的情况验证一番,这让他反而觉得,他没错,武装暴动也并不是叛国,只不过,他是想要拿回过去德国丢失的政权。
尽管如此,现实的希特勒也非常明白,假如这次审判他不能获胜,那么接下来等待他的,要么是终身监禁,也有可能是流放偏远之地。
那样的话,希特勒这个名字,就只能是成为历史尘埃中默默无闻的一个过客。即便是后来还有第二次世界大战,那疯狂的种族杀戮大概率是不会出现。
但是,事实并不是这样,好人也许命短,祸害却也可能遗千年
1924年2月26日,希特勒的审判开始了,这个以演讲而成长到一党之首的法西斯,这次把法庭当成了自己的舞台。他巧舌如簧的狡辩,用各种事件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他只有一个目的,他是爱国的,是希望德国崛起的,之所以采用暴动的方法,是因为想要拯救德国。就
是这么荒唐的说辞,在那个时候的德国,居然是希特勒成功了。
法官认为,他的行动虽然是错误的,但是却有着最高尚无私的动机,是一种纯粹的爱国。
所以,希特勒虽然最终被判叛国罪,却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享受到了最低刑罚,判刑5年,只需监禁6个月,就可以得到假释的机会。这个结果,人群中他的支持者爆发出齐声欢呼的喝彩。
希特勒悬着的心放下了,他微笑着向那些欢呼者挥手。这一刻,希特勒尽管是要坐牢,但是也说明他已经胜了。起码也代表,当时的德国政府并不被一些民众支持了,人们迫切的想要崛起,大家从心底想要个满意的领袖。
那个时候,希特勒的心底仿佛有什么被触动了。
然而,尽管监禁的时间不长,纳粹党也的确是遭到了政府的取缔,没有了希特勒的纳粹,在六个月的时间中能否存活下去,也是摆在眼前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监狱中的希特勒,理想和道路都走到了人生的十字路口,那一年,他35岁,对他而言,监狱的生活让他又一次的完成了成长和蜕变。
他的生活无比清闲,长久以来,第一次不用经常集会,也难得不用频繁的演讲。
况且,监狱的他在某种意义上是自由的,别的犯人3个月才有一次探视权,他却可以每天有6个小时和看望者见面。
甚至,随着追随他的暴动者被判刑入监,希特勒还拥有了专门照顾自己的秘书,他把监狱当成了自己的小天地,每天给他的手下认真的上课。坐牢的希特勒,在这段时间内还给养胖了,足矣说明,他在监狱的生活过的不错。
事实也的确如想的那样,没有希特勒的纳粹党,很快就变成了四分五裂,为此,希特勒做出一个惊人的决定,他说,他要退出政界,并卸去了纳粹领导的职务。
这不是以退为进,而是又憋了另一招大棋,经过了这次的事件,让他突然再一次把眼界放宽,他的思想需要更大范围的传播。所以,他想要写书。
况且,那个时候他也明白,就算是出去,他也需要钱。这个当时的德国风流人物,就和现在的网红一般,只要可以传播,他就能有钱赚。至于外面的纳粹,是不是无药可救他已然不管,他清楚,一旦是获得了出狱,所有的一切,也只能从头做起
。所以,通过写书的办法,不但是传播会更为广泛,还能够树立起他德国救世主的人物形象。暂时的放弃,那是为了以后更壮大的成长。
也是这个阶段,希特勒再也不当自己还是一个给别人宣传的鼓手了,他觉得,当个领导者,做个伟人,原来他自己也是可以的。
希特勒的战争理念,就在他这段时间写的书中,已经是毫无顾忌的呈现,他觉得,人类在永恒的斗争中成长起来,也将在永恒的斗争中衰落下去。
他描述,斗争从来都是提高物种健康和抵抗力的手段,是可以向更高阶段发展的来源。他觉得,德国想要强大,就是要团结统一,血统纯正,随时准备战斗,
对于种族的偏见,在他写的书中也能看见,他认为雅利安人是文化的创造者,日本人是文化的维持者,犹太人是文化的毁灭者。他非常的抵制马克思主义,说苏联共产党,是一群犹太作家和股市窃贼,称他们是德国的敌人。
从他的书中也不难发现,那个时候的希特勒,对战争有着谜一样的狂热,甚至是有些让人意想不到,他对整个德国的心愿是,每隔15到20年,最好可以经历一场战争。
这是1924年,就是这一年,成为了希特勒最关键的一个转折点,就这个还在监狱中的罪犯,却把自己真的当成了伟人,在他看来,自己的出现,是世界舞台千年难遇的奇观。
他自称有哲学家和政治家双料才能,坚定了要成为一个领导人的信念。却一点也不看看,他实际却是一个,连初中也没毕业的下士。
这从监狱的体育活动中就能窥见一斑,希特勒坚持不参加任何的项目,他说,作为一个领导人,不能在体育竞技中展现自己也会输的局面
也是这一年,尽管是希特勒不认同议会选举制,却也放弃了过去天真的想法,纳粹不进入议会要改变,就算是捂着鼻子,也要进入德国议会,用议会自己的办法,反手过来消灭它。
时间很快就到了希特勒即将要出狱的日子,外面,反对假释希特勒的呼声并不罕见,且有不断高涨的势头。
他们认为,只要希特勒出来,就很有可能会重操旧业,拯救已经濒临崩溃的纳粹党。希特勒自己也很明白,即便得到假释,却也有可能面对被驱离得风险。所以,他尽可能的在监狱中展现良好的一面。
然而,能够假释的时间到了,希特勒却并没有被假释,监狱中,原本相信希特勒的一众跟随者,迷茫了,他们开始怀疑起了自己,他们已经不是那么的相信希特勒。
如果,这个时候的希特勒不允许被假释,那么,这对希特勒绝对是个沉重的打击,甚至说,希特勒这个名字可能就再也不会出现在历史的长河了。
别看他写了一本书,却也因为没有出狱,出版商还筹集不到资金可以出版。不出版的书,顶多也只能是废纸一堆。也就可能没机会出现后来由希特勒而引发的二战杀戮了。
然而,时间并不长,突然之间,巴伐利亚最高法院做出最后裁决:立即假释希特勒。这个因叛国而坐牢的希特勒,坐牢时间还不到一年,竟然是得以恢复自由了。
但是,出狱的希特勒却一直拒绝再卷入党内争端,并不再发表公开演讲。这一下,让所有的人懵了。不过,也就是这貌似痛改前非的一招,让慕尼黑的州长认为,希特勒这个野兽,关了几个月就给驯服了,可以解开捆着它的枷锁了。从而,取消了针对纳粹党的禁令。
希特勒一看,局面貌似已经安全。925年2月27日,希特勒从返政坛,还是在那个啤酒馆,他再一次开始举行集会,他呼吁已经四分五裂的纳粹,以前的身份全部不算,大家需要重新再加入一遍。
这个纳粹,在这个时候真的是成了希特勒自己的纳粹,他拥有着绝对的权威。让人唏嘘的是,也是因为那次的集会,让州长又嗅到了危险的气息,纳粹党再一次遭到了查禁。并且还禁封了希特勒的演讲。
不过,坐了近一年牢的希特勒,变得更狡猾了,他已经决定,要用合法的方式去消灭他的敌对者,它要进入议会,他要同流合污,他想通过控制议会,从而影响到整个德国。在那个夜晚,意味着希特勒已经东山再起。
用他的话来说,谁也不能说我现在是个默默无闻的人物,
这就是我们东山再起的基础
但是,想象虽然简单,现实却一定是很骨感。
那些阶段的德国,因为突然获得了大量的美国贷款,政府在后来一段时间相对稳定,人民对现有的政权并没有太大的意见,纳粹的发展并不理想。
直到1928年,纳粹在国会491个席位中,仅仅占据了12个。所占选民的比例,也只有2%。
为此,希特勒不得不改变办法,采用的向农村找选票的战略手段。
城市的工人阶层显然是已经不买他的单。
即便是这样,农村虽然可以稳步增长,那个速度却也和理想的相差太远。
然而,1929年,美国经济危机导致了全球大萧条。
德国这个用纸搭建起来的经济房屋,不出所料的轰然倒塌。失业人数突然就激增到了300多万,银行倒闭、工厂破产、这让民众重新激发了对政府的不满。
这一切,仿佛是给希特勒在搭建演讲的舞台。他把自己打扮成普通的、有着关爱之心的人,他同情德国人民的痛苦,并允诺他们会有根本性的变化,他对大家承诺,要解决帮助民众解决生活的困难。就是这样的口号,戳中了千万百姓的真正痛点。
失业者、学生、农民和工人,成群结队的加入纳粹党。希特勒的冲锋队,也和坐上了火箭一样的增长。希特勒的崛起,在那一刻已经无法避免。
对德国来说,他到底是救星,还是一个恶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