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三国里最有名的军师,排第一的人肯定是诸葛亮,其次是诸葛亮的宿敌司马懿,再就是东吴唯一的高手周瑜。

在演义故事里,诸葛亮是绝对的无敌,司马懿和周瑜只有被他戏耍的份,其他人就更别提了。但是在正史也是如此吗?他们三个在正史里的表现如何?



徒有虚名的周瑜

在演义中,虽然周瑜一直被诸葛亮欺负,但这只是因为诸葛亮有主角光环。周瑜的实力其实并不弱,他的实力也能算得上是整个三国中第一梯队的人。

赤壁之战前,诸葛亮曾与周瑜商议对策,两人将想到的办法写在手上,写完之后再展示,结果两人同时写出了火攻。



这个小说情节其实就是在提高周瑜的地位,让周瑜的智谋更接近诸葛亮一些,因为罗贯中写小说的时候,也不能让诸葛亮太强。如果诸葛亮独自强大,后面的剧情也不好展开。

而且两人商议火攻的这一段,就是小说里虚构的情节,因为在赤壁之战中诸葛亮就没怎么出场。



在正史中,周瑜有两次高光时刻,一次是在赤壁之战时,一次是在南郡之战时。历史上的赤壁之战发生时,曹操的实力非常强大,强大到令人绝望。

因此并没有发生“苦肉计”,当时黄盖直接就给曹操送了信,说自己想要投降。



曹操也很理解黄盖的心情,他认为黄盖的年纪大了,不想参与这些打打杀杀的事,这很正常。于是曹操便与黄盖约定好了时间,准备将黄盖接过来。

但是就在那天晚上,黄盖带着装满引火物的小船冲向了曹操的战船,自己却被当作俘虏抓了起来,幸好他被老朋友救了下来。



黄盖为什么这么拼命?因为这一系列的计划,全是他的主意。

黄盖看到曹操研发的连环船后,就找到了周瑜,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周瑜作为大都督,同意了黄盖的作战计划。

从送信诈降再到火船自爆,都是黄盖的主意,周瑜只是同意了他的办法。



因此,赤壁之战虽说是周瑜的高光时刻,但其实他只是作为领导参加了战斗。真正想出了火攻之法的人既不是周瑜,也不是诸葛亮,而是黄老爷子。

黄盖作为计策的提出者,还亲自参与了计划的实施,真不愧是东吴老将。



赤壁之战中的周瑜没能出谋划策,那在南郡之战中他不能再躲着了吧?

这一次进攻南郡,周瑜依然是作为统领参战,提出偷袭夷陵计划的人,就是亲自带兵去夷陵的甘宁。

在开会的时候,甘宁提出可以先去偷袭夷陵,周瑜点头之后他就带兵去了。



但是甘宁去了之后,发现敌人那边已经有了防备,他们根本攻不过去,还被敌方包围了。

人们都说别去救了,先办正事要紧,但是吕蒙却说应该先去救甘宁,只要留下凌统守家,一定能撑到他们回来。

此时周瑜作为一个决策者,选择了吕蒙的方案,最终大获全胜。



其实从这两次战斗我们就能看出来,周瑜其实并没有提出过什么建设性意见,他能做的只是从这些将领们给出的建议中,选出最好的那一个,然后让他们去执行。

这便是大都督周瑜的责任,他根本就不是出谋划策的人,因此周瑜的实力可能比人们想象的差很多。



阴险狡诈司马懿

司马懿作为诸葛亮的老对手,他其实最擅长的就是“阴谋诡计”,而且司马懿足够狠毒,从来不怕杀人太多,这也是他的优点之一。

一开始的时候,司马懿对于曹操并没有好感,因此他都没有打算出山,但是曹操逼他逼得紧,他索性在家里装起了病。



曹操第一次派人去请他,他躺在床上装病,演得倒是挺像,把曹操派来的官员给骗过去了。

曹操第二次派人来请他的时候,已经放了狠话,说如果司马懿还是装病,就直接把他抓了,然后把他送到大牢里去,反正他也是躺着,在哪躺不是躺?



司马懿这下没办法了,只好去曹操手下当了官。

但是他去了没多久,曹操就后悔了,因为他发现司马懿这个人有“鹰视狼顾”之相。曹操认为司马懿很有可能会造反,因此他一直不肯重用此人,而且还总想杀了他。

但是司马懿已经找到了帮手曹丕。



司马懿答应曹丕,帮他成为继承大位的人,曹丕自然要保护司马懿。

但是曹操也警告了曹丕,说司马懿这个人不是一般人,千万不要重用他,但是曹丕并没有听到心里去。

曹操在世的时候,司马懿没怎么出过计策,也就是在攻占陇西之后,司马懿多说了两句。



当时曹操打跑了马超,占领了陇西,就打算撤军,司马懿站出来建议曹操南下进攻刘备。

当时刘备刚刚进驻成都,根基不稳,如果此时曹操出兵攻打,肯定能大获全胜。

结果曹操来了一句:“人不能太贪心,咱们刚得了陇西,又盯着益州,这不是好事。”



司马懿的第一次献计失败了。在曹操去世之后,曹丕重用司马懿。司马懿在阻击诸葛亮北伐的战斗中,却并没有占到什么便宜,每一次都是诸葛亮自己的问题。

不过,司马懿也不是没有证明自己实力的战争,他在平定辽东时,就将自己的作战特点都显示了出来。



司马懿知道敌方有防备,故意不进攻,然后又用声东击西之计躲过了敌方的守备,直奔公孙渊的大本营。

公孙渊坚守不出,司马懿也不着急,就跟他们耗时间,哪怕是发了大水也不撤军,活活把公孙渊给耗死了。

城破之后,司马懿将城中男女老少全部杀害。



司马懿作战就喜欢搞一些计策,而且他还非常狠毒,比起曹操来也不遑多让。

但是司马懿这种小伎俩只能用来“炸鱼”,欺负一些头脑简单的人。当他遇上诸葛亮这种真高手的时候,这些东西就没有用了,他的狠就变成了对自己的狠,也就是“忍”。



战争奇才诸葛亮

诸葛亮的实力比起前两个,确实高明得多,像七擒孟获这种故事,在演义里出现都像是虚构的,结果历史告诉我们这是真实的。

诸葛亮在平定南中的战斗中,真的发生了七擒孟获的故事。诸葛亮既然敢这么做,就说明他真的有这个实力。



诸葛亮不但擅长打仗,还擅长练兵,当初刘备在夷陵之战中大败而归,一场大火将蜀汉的军心都烧没了。

但是在诸葛亮的带领下,蜀汉大军再次生龙活虎,并且开始北伐。

诸葛亮决定北伐时,有很多人不同意,因为当时双方的实力差距太大了。



无论是从哪个方面来说,蜀汉都不如曹魏,但是诸葛亮艺高人胆大,就是敢出兵北伐,而且每次北伐都能获得胜利。

诸葛亮去世之后,姜维也曾有过北伐,但是却根本无法达到诸葛亮那样的效果。如果诸葛亮能再多活十年,历史怕是真的要被改写。



在这三位军师中,大都督周瑜虽然也很有名,但是每次战斗他都是只负责决策,而不是出谋划策,因此周瑜的实力最差。

司马懿作为诸葛亮的宿敌,却被全程压着打,只有在面对比自己差的敌人时,司马懿才能有好的表现;诸葛亮的厉害无需多言,他的实力远超其他人,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是第一。

参考文献:
《三国志·卷三十五·蜀志·诸葛亮传》
《三国志·魏书·王毌丘诸葛邓锺传》
《晋书·宣帝纪》
《三国志·周瑜传》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