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过完,似乎还没有完全能收住心。所以,周末总想着往外跑。杭州之外,绍兴是我最熟悉的城市,因为从小常跑来这里找姑姑玩。
杭州到绍兴,有专门的地铁,所以这一次试着带小朋友坐了地铁,从2号线到5号线的姑娘桥,再转绍兴一号线,就可以到达。
全程2小时左右,绍兴的一号线是轻轨+地下,有一段风景还挺好。
选择一号线的地铁站鲁迅故里,寻吃之行就开启了。
第一站:王氏蒸饺
杭州人馋绍兴的私房菜,而绍兴人则馋嵊州人的点心。去这家王氏蒸饺,一来顺路,离地铁站口近,二来这里面的嵊州点心算是正宗。
过去在嵊州吃过一回夜宵,念念不忘羊骨汤和梅干菜蒸饺的神仙搭配。
生意是真的好,下午一点多几乎还都是满座。嵊州小吃也是蛮值得的,豆腐年糕细香软糯,长条的年糕好味道。
配料很足,豆腐、咸菜、南瓜、鸡蛋,汤底清鲜。
干菜蒸饺是江浙人喜欢甜口馅,皮子有韧劲,干菜和肉的搭配真的还挺香甜的。
羊骨汤是带点辣味的,这个汤底稍有点油,但骨头还挺香的。全屋的人都在一起啃骨头哈。
抱蛋豆腐小笼,豆腐馅真的比全肉馅更出彩。尤其是刚出炉,夹一个外皮脆嫩,里头则是软乎乎,烫呼呼的口感。
就这样解决了中饭。
第二站:老胡子饭店
以往去绍兴,我去的都是【河埠头】,这次换换口味。
绍兴有两家老胡子饭店,都是开了许多年的老店。一家在城南凤江路,神出鬼没,没有招牌,真正的江湖菜馆,DP甚至也找不到。
另一家是这次去的府山横街的老店,当地人去吃的也很多,价格实惠,老板也很实在。
在吃之前,下午的时间以三轮车的方式游览了鲁迅故里。这个景点几乎我从小都去,但三轮车是隐藏玩法,第一次坐。
找到靠谱的三轮车夫,他会一路用绍兴方言给你介绍巷弄,全程带着你走,几乎就不费劲。
三轮车可以穿小巷,去到一般不太会留意的像是笔飞弄的蔡元培故居,沿着小巷去到题扇桥题扇桥旁。接着去王羲之的墨池,看躲婆弄的巷子窄如羊肠。
下雨时的绍兴,站在古桥上望去,别有江南风韵。
师傅带我们去了一个可以了解制作工艺的越酿工坊,我原以为景区的酒厂多半就是表演给游客看的,但那家一直都有在酿。
我试喝了各个甜度的绍兴黄酒,甜型黄酒度数不高,还蛮适合女孩,口感也好,瞬间种草买了两瓶。店里的黄酒奶茶也完全不腻,值得一喝。
行程的最后,让师傅把我们带去府山横街,这里离鲁迅故里不远,正好可以赶着去吃晚餐。
老胡子饭店基本要排位,发的是扑克牌。我们和老板打了招呼,先去旁边的甜品店:一碗甜汤等人。
这是一家家庭式的甜品小店,还蛮温馨的,糖水的味道也不错。很适合在餐前,或者餐后去吃。
老板人很好,特别推荐桂花河粉甜汤碗,好喝不贵,而且很漂亮。
和老板闲聊,他说自己过去也常和朋友去老胡子饭店和西街饭店徐文张。老胡子里他喜欢吃扎肉和生炒鸡。
于是,我们照样点了扎肉,绍兴的扎肉和杭州的很不同。
在杭州有那种扎起来一整块红烧慢炖热乎乎的肉,但绍兴的扎肉是冻扎肉,也就是说是冷却结冻后吃的。肉冻是灵魂。
看起来其貌不扬,但吃起来肉冻慢慢在舌尖融化,完全不腻,用来配饭是极好的。
同样适合搭配米饭的还有干菜排骨,杭州比较多的是干菜扣肉,但绍兴干菜的品类就更多,除了搭配扣肉外,做成饺子,搭配排骨也是很好的。
关键是干菜汁水足,要鲜甜,彼此吸收汤汁,排骨和干菜都很鲜美。
店里有不少绍兴老菜,很具代表性,第一次来,来这边吃是挺好的。
绍三鲜则可以做汤,也可以做菜。我们选择了做汤,食材都不陌生,面筋嵌肉、玉米、腊肠、虾、蛋饺等,味道做得非常清爽。正好可以缓解肉菜的腻,是最佳配菜。
还点了绍兴的白斩鸡,鸡肉不肥腻也不柴,大小肥瘦度合适,蘸着鲜汁酱油来吃。
另外还有一个蔬菜,芋艿烧豆皮。家常小菜,也是适合配饭的。
这次倒没有点什么大菜,吃起来人均不到50,大家吃着也挺舒服的。店里最贵的,就是炝蟹。
另外我还挺馋绍兴的酱货,像是酱鸭和酱扁鱼的双拼,蒸起来肯定好吃,但担心吃不下下次再点。
整体的菜价就是很友好,如隔壁店老板所言,不欺外地人,是一家实在的好店,而且在大家等位着急的情况下,老板的态度也是很温和的。
所以如果不知道周末在杭州吃什么,不妨坐个地铁去绍兴探索,这里的雨巷和老味道更能让你记起江南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