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鲁门航母
前言
美国“杜鲁门号”核动力航母12日在埃及港口附近与一艘散装货船相撞。
事后照片曝光之后,可以看到情况严重。
都说美国军事力量是非常厉害的,但是“杜鲁门号”身为美国海军“尼米兹”级超级航母的第八艘航母,这损伤情况是不是有些不正常?
雷达监测上或者系统识别上,以及质量问题上存在疑问吗?
相撞
2025年2月12日,“杜鲁门”航母在海上航行,因为是深夜,所以航行的时候就会有中途休息。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但是因为“杜鲁门”航母是带着任务航行的,时间紧任务重,所以没多久就又出发了。
一整个队伍处于一个在“暗夜中行动”的状态,也就意味着危机一旦发生,航母上的人根本来不及反应。
这时候,一个货物商船慢慢向这边行驶过来。
图片来源于网络
而这个时候两个船舶的速度并不是非常快的,货船的速度如果换算为我们平常的知道的单位的话,差不多是1个小时11公里的速度。
可以说在上陆地上算得上慢,在海上是正常速度。
而航母的速度虽然可能是差不多的,处于较快,但是超不了多少。
但是两艘船似乎都没有看到对方一样进行“相撞”,根据后期的报道视频来看,虽然并不是头对着头,但是产生了较为近距离的“擦边”。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一则官方报道中,描绘了一个简单的图片是关于双方的撞船前后位置的。
可以看到在撞之前,“杜鲁门”航母与货船差不多形成半垂直状态,“杜鲁门”航母突然拐方向才导致双方来了了“擦肩”。
很明显的是“杜鲁门”航母尾部的甩尾是弯着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
事实上也不难理解,“杜鲁门”已经在海上漂泊良久了,才经过修正,船员却整体都打不起来精神,也导致了人员在操作时会产生错误信息操作失误。
而且美军在一些海上航行的时候会因为隐藏自身位置会关闭“自动识别系统”,仅仅依靠人眼和雷达监测是不能完全避免事故的。
信息来源:三沙卫视 2025-2-16
图片来源于三沙卫视
而且还是晚上的缘故,风险就更加大了。
这件事情曝光之后,因为“杜鲁门”是美国较为先进的航母,所以受到了很大的关注,那么究竟受到了怎样的损伤呢?
受损情况
在第二天就有不少媒体对这件事情进行报道,但是因为在海上,无法通过媒体获得很多照片或者视频的信息,来了解损伤情况。
图片来源于网络
于是消息整整耽搁了很长时间,船舶也一直在那片海域继续停留。
15日终于传来消息,美国海军发布了最新照片,并称这是航母受到损害的其中一部分。
在图片中我们可以看到,在航母的前部分出现了明显的撞击痕迹,一部分已经凹进去,虽然看着不严重,但是航母内装载的线路等都是复杂交错的,并不能判定内部受了怎样的损伤。
图片来源于网络
而且航母的建造构造都是有着严格的使用方式的,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如果发生作战,方向精确度都会造成影响。
后面一部分就较为严重了,肉眼可见的背部构造有些被“勾出来”了,撕裂痕迹触目惊心。
而且很重要的一点是有些受损部位还有些已经掉落了,一个重要的部位是侧面设计的凸出来的管道,被创伤只剩下了半截。
图片来源于网络
可别小瞧了这一根管道,这根管道在部署不同的情况下,有时候可能是内部人员的生活积水,也有可能是航母与舰载机之间进行通讯的电缆。
重要用途就是在一些特殊情况发生之后,方便航母与舰载机之间形成配合无间的合作,在军事指挥上有着较大的作用。
信息来源:央视网 2025-2-17 次曝光美航母撞船后照片首
图片来源于央视网
这样的受损情况是让人担心的,同时也是让人感到非常困惑,杜鲁门航母是一个非常强大的航母,系统识别就算是因为害怕被发现关掉了。
但是还是剩下了一个雷达监测的,为什么会没有识别到商船?
质量问题
质量问题上,被撞的耐受度我们不能说什么,就像是一个地方失火了,难不成还能怪这着火的东西不耐烧吗?
那肯定是不能的,但是在撞船的一些细节上,“杜鲁门”的系统识别虽然是关闭的,但是雷达监测是打开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
通常来说航母的雷达监测系统是非常广阔的,而“杜鲁门”相撞之前速度都不算高,相当与必进速度非常慢,就算雷达的反应比较慢,也是应该能检测到的。
检测到了之后就像电影里出现的,会提醒船员进行避免,然而“杜鲁门”与商船却出现了“相撞”的场面。
事实上这是个环环相扣的细节。
美军想要避免别人的检测,所以关闭了系统检测,系统检测不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雷达监测。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但是美军所行驶的地方是苏伊士运河,其地理环境是狭窄而热闹的,有许多船只进行来来回回,检测系统及时能够检测到周围存在的东西。
但是人员如果不注意就会将其当做一个平常的情况,而不去理会。
刚好的是,船上的船员们在这个时候已经筋疲力尽了,所以说关闭系统检测本身就是一个侥幸心理,也加大了碰撞事故的发生可能。
杜鲁门航母
不过虽然情况严重,但是美军还是会尽心修理,因为“杜鲁门”虽然不是国内顶尖,但是美方的创造能力在下降,航母已经是空缺的时期了。
而且美方的计划还在等待中,需要去完成。
信息来源:枢密院十号 2025-2-17 撞成这样,修,还是不修?
图片来源于枢密院十号
图片来源于枢密院十号
结语
“杜鲁门”事件是让人感到担心的,受损情况尽管有些严重,但是我们也不需要担心质量问题,因为事故可能是多重因素导致的,应该看的是事故发生之后能学到的告诫。
尽管这样,美方在创造能力上确实在逐渐落后,需要在这一方面花费较大的精力去进步了。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