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风景如画,去过多次,总有新意和新感受。在秋叶灿烂之后,在桃花海棠樱花等一众登场之前,奔赴杭州,用梅花作为主题(没想到最后去了28处赏梅之地),来了个“暗香浮动”的深度探游。里面既有热门知名的看梅花之地,也有小众或冷门的静赏之处。制作了以下这张地图,也作纪念,也供参考*:

*主要在杭州市区,因此超山和湘湖等不在此列。


介绍具体赏梅景点之前,先来热热身。梅花有很多种,本人不是植物学家,只是从游客视角把杭州的梅花所呈现的视觉效果,作简单分类,这些在赏梅地图里面都有,方便了解和找灵感。

(1) 花色:

紫红,如最常见的红梅;粉红,如可爱的宫粉梅;黄色,如半透明质感的蜡梅*;白色,如精致的玉碟梅;绿色,如清新的绿萼梅。花色的意义除了本身的单朵或成片的色彩效果,还与周围景色,例如寺庙之黄墙,宫殿之红墙,晴天湖水之翠绿,或烟雨山水之水墨色呼应、衬托和碰撞。

*蜡梅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梅花,但是基于一般理解,也归入此篇之中方便游览

(2) 花量:

这里指的是梅树的数量和分布。有“成片梅林香雪海”,梅花一开就如红云盖顶或者目及之处梅花连成一片,例如灵峰探梅等;有“数棵点缀入画景”,在庭院或者公园的几处有梅花应景,不同格调,如钱王祠等;有“一树梅花压全场”,只有一两棵梅花,但有雍容盛开的气势,例如都锦生故居等。


地图上有这两年去过的 28 个梅花景点,聪明的朋友们可能已经从地图上 get 到,字体越大,越值得推荐。接下来我们从不同的角度,一起探寻杭州的梅花美景。

P

art 01.

梅花与诗意

杭州的山水自带人文气息,有时需要一些失意,才更有诗意。而在赏梅旅程里面,这三处的时间地点人物,给予我最诗意的既视感: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北宋诗人林逋这句的意境,在那天傍晚的湛碧楼找到了。天色已晚感叹光线不好,恰好回廊灯亮起,探水梅花的姿态,四下无人的黄昏,令人心醉。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在德寿宫参观完毕,远远看到红墙前的梅花,兴奋不已。近处一看,叹雨打花落,所剩的花不多了;刚好一位游人打着伞在拍照,构成了诗句里的画面,把遗憾变成晏几道诗句的意境。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在钱王祠时,顶流的白梅已落,可惜错过之余,发现几朵略残的梅花后面,红墙之上一道道雨丝划过的痕迹,有形也无形,恰好应了北宋秦观这句的景象。

P

art 02.

梅花与画境

杭州美景如画,这里梅花的美,除了花朵秀美和枝干九曲,还在于与周边的环境氛围一起,构成了属于中式审美的不同经典画面。


杭州也有好看的园林,而且就在热闹之处,那就是胡雪岩故居。在游客挤爆的春节期间,院内的蜡梅盛开,暗香之处也是清净人少的角落,尤其是墙角假山石的这棵,庭院白墙如宣纸,半边黄梅落工笔。


走出庭院,亲近湖山。在西湖边的长桥,在一个风雨的早上,这里就像是水墨画一般的景色;近处亭子与曲桥,远处雷峰塔和群山。墨色深浅烟雨中,一树红梅笑春风。桥头只有一棵红梅,但是足够点亮这幅山水画卷。


有时我们用人在画中游来形容美景,而在西溪赏梅就有这种感觉,就像迷失在花海仙境。在周家村码头乘船,看两边水岸梅花盈盈探出,似在招手;在曲水寻梅去往梅墅的路上,看临水梅花,盛开倾泻到水面的优雅身姿。

P

art 03.

梅花与名人

中国人喜欢梅花,其中不少是因为梅花傲霜,但又低调的“人设”,杭州名人故居或纪念之地的梅花,也显得特别有性格。


北宋诗人林逋,隐居西湖的孤山,梅妻鹤子一生。孤山上的梅花成林,从山上绵延到湖边,开得热闹;但最有感觉的,是在他的墓前;雨后清冷的石桌上,梅花和橘子,是今人对他的敬与思。


杭州婉约,但出了于谦这位忠直刚正的大英雄。在热闹的河坊街不远,游人极少之处;故居狭小的园子里,一池清水半边亭,数枝寒梅独自开,虽然只是梅花点点,但傲然正气满盈院落间。


和于谦并称“杭州两少保”的是著名抗金英雄岳飞。在电影《满江红》上映之后,岳王庙常年最多的是游客所供的菊花。而在冬春之间,梅花才是主角;在大殿去往墓冢的路上,红白两色梅花盛开,似有英雄气概加持,壮怀激烈。

P

art 04.

梅花与热闹

梅花盛开的时节,大家都慕名前往赏花,人头攒动。有些地方即使游客再多,也掩盖不住亲自前往时,第一眼看到梅景的那句“哇塞”。


如果时间有限,只能去一个杭州的赏梅之地,我会去植物园的灵峰探梅。从青芝坞的入口进去,很快进入核心观赏区;抬头望,梅花都成了头顶的云朵。既有高低山坡与小径周围的梅林,也有亭台楼阁做布景板,衬托梅花各种清雅姿态。


如果不赶时间,或许可以去凑凑热闹,来一趟 3 块钱的东河水上公交。现在这里变成了网红打卡地,繁忙时段很可能排不上船。南端的梅花碑站,在桥上看船停两岸红梅间;北段的宝善桥,一树粉红,桥头报春,看船来船往。


如果选择杭州最美的一棵梅花,没有犹豫,就是都锦生故居的那棵红梅。去得晚一些,从汉服到旗袍的各种拍摄占据全场;但是丝毫不影响在园子里面,从不同角度,仰望这怒放的梅花;春天里旺盛的一团生命之火,藏在了这西湖边的庭院。

P

art 05.

梅花与静谧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梅花是低调的,到一个小众的地方赏梅,内心平静;可能找到自己的角度,见到惊喜。


南屏晚钟,西湖十景,净慈寺的香客不少,但是有一条梅花路,却是闹中取静的好地方。从顶处远望雷峰塔,右边的小路下来,梅花一丛一丛,与路上牌坊相映,与一旁的大殿琉璃瓦取景,与远处的雷峰塔框景。


杭州名刹众多,复建的高丽寺名气不大,赏梅甚佳。那天早上大雨,游人甚少,去到的时候枝头有些零落。偶然发现未开放的院落里,半推院门,但见:梅花寂寞开无主,花落满地红,在这里看到了唯美落花场景。


杭州有个带“梅”字的地方,却可能是最小众的赏梅地点之一。梅石园,以前是南宋德寿宫的一个部分,乾隆曾经慕名前来看明代的梅花碑。位于梅花碑路的尽头,复刻石碑上的梅花与面前的梅花,仿佛是时空呼应。

P

art 05.

梅花与我

如果是问自己,上面提到的那么多杭州梅景,有些是去过多次,我自己要排个 Top3 的话,会是怎么样。按照结合当时的感受,而非单论梅花景致的话:

Top 1 灵峰探梅

那个雨天下午,从玉泉入口走了很久,怀疑走错路时,撞入一片香雪海,惊喜之余发现梅林很大,就像进入了梅花的世界;有一阵子,放下了手机,只是在梅花树下漫步。


Top 2 高丽寺

去年到的时候,雨后花落一地,虽唯美却也遗憾,“要是这个角度的梅花还在就好了”;今年回到那里,阳光正好梅花正盛,有幸回到那些角度,去了新的位置,景色正好,感怀所遇。


Top 3 梅石园

在孔庙碑林时得知,梅石园此前是南宋德寿宫赏梅处,后有明代梅花碑,带着“寻宝”的心态,来到环卫工人所居的园子;看到居民楼前的石碑和梅花,有种小说情节的推进和结局的惊喜,略有破败之所,但有“梅好意象”。


P

art 06.

杭州市区赏梅 Tips

杭州的山水自带人文气息,有时需要一些失意,才更有诗意。而在赏梅旅程里面,这三处的时间地点人物,给予我最诗意的既视感:

(1) 梅花什么时候开放?

每年每一处的开花时间受气温和降雨影响,先后有差异,同一棵在不同年份也有差异。整体上蜡梅先开,1 月中下旬登场到 2 月中谢幕;其他梅花在 2 月初甚至中旬才陆续登场,持续到 2 月末。其间如有较大降雨,则加速花落的进程。


花港观鱼公园

(2) 选择哪个赏梅景点?

成年人不做选择,都要。只是时间有限以及感兴趣的点不一样:

如果是在杭州较少赏梅,得一来就“天花板”,“炸裂”或“吊打”的,那就只去梅花量最大的灵峰探梅/西溪/孤山,以及有网红属性加红墙背景的钱王祠。

如果是从其他城市过来,最好结合本来的热门景点(本来都要去),除了上述以外,可以到灵隐寺、岳庙、胡雪岩故居、西湖边的花港观鱼公园、德寿宫等地方,在欣赏杭州美景之余,“锦上添花”。


灵隐寺

如果已经是寻梅爱好者,去过“保姆级攻略”的景点,可以找小众的并加上一些体验,例如从梅花碑到宝善桥坐水上公交,去杨家牌楼上茶山,在长桥看日落和夜景等。

如果要去寻觅冷门但是又与梅花气质暗合的,可以从热闹的河坊街穿过去于谦故居,可以去居民楼社区一角的梅石园,或者去大名鼎鼎的龙井村,上老龙井看 900 年的宋梅。

上下滑动阅读更多

(3) 赏梅的路线

在赏梅地图中,以大家熟知的西湖为中心,东南西北加上西溪,共 5 条线路;根据方向,把景点连在一起,具体取舍或叠加,因情况而异。


东线是在游客聚集的西湖东岸和河坊街区域延伸出去,对于酒店与餐饮选择,以及出行交通都比较方便;热门和小众都有,是最大公约数。


南线是一头堵车的人从众,一头是游客甚少的清净;能找到喧闹中的静谧,发现沿线的各处隐秘景致;若有时间,完全步行的话也是不错的选择。


西线是接近于上香古道和乾隆探茶的方向,从西湖西岸往群山之中去的路线;一路层层茶田,一路座座古刹。线路上的含梅量不是最多的,但可能是最有灵气和清新的。需要留意是,去灵隐寺方向交通管制。


北线的梅花聚集程度比较高,孤山和灵峰探梅都是,因此也搭配安静的玛瑙寺和一棵梅花的湛碧楼,避免审美疲劳。沿线的便利度也很高,围炉煮茶或来杯咖啡坐坐。


西溪线值得抽一天去逛逛,都在西溪湿地及附近。有上山俯瞰碧绿茶田间几团红梅点缀,有在船上悠悠看岸边梅开成片,动静结合。

东线 (9 个景点)

钱王祠 - 孔庙 - 于谦故居 -凤山门 - 胡雪岩故居 - 德寿宫 - 梅石园 - 梅花碑- 宝善桥

南线 (5 个景点)

长桥 – 净慈寺 – 花港观鱼公园 – 浴鹄湾 – 高丽寺

西线 (4 个景点)

郭庄 – 都锦生故居 – 灵隐寺 – 老龙井

北线 (5 个景点)

孤山 – 玛瑙寺 – 岳王庙 – 湛碧楼 – 灵峰探梅(杭州植物园)

西溪线 (5 个景点)

杨家牌楼 – 盈春桥 – 西溪湿地(周家村 – 梅竹山庄 – 梅墅)

杭州的梅花之旅,经典旅游城市的主题 City Walk。无论是春光明媚,还是春雨如丝,这一路走来的感觉不像打卡,更像探索。也许就是传说中的“后劲很大”,在今年又去了那些意犹未尽或曾有遗憾的地方,也去了一些种草已久的景点。常言道“年年岁岁花相似”,在杭州,处处梅梅各不同,值得再来。

策划 / 悦游编辑部

编辑 / 王学硕

作者 / 狄韦恩

图片 / 狄韦恩、视觉中国(头图,钱王祠、“梅花与我”部分、花港观鱼公园、灵隐寺)

版式设计 / CNT ARTROOM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