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唐元 每经编辑:余洋

据灯塔专业版,2月17日14:41,《哪吒之魔童闹海》(《哪吒2》)总票房达120.52亿元,超越《狮子王》,进入全球影史票房榜前十。

这部“成都造”影片,自1月29日上映以来,接连打破多项票房纪录。而这背后,叠加的是动画产业链buff:十分钟路程就能组合一支制作团队———成都的18家文创企业和1个音乐工作室铸就的哪吒系列“动画梦工厂”。

有人说,以可可豆动画所在的天府长岛数字文创园为例,喝杯咖啡,吃个午餐的时间,就能“清扫”掉制作过程中的卡点难点。

哪吒在此“闹海”,也就不足为怪了。


图片来源: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官方微博


串门速度,“快”得过网速

当殷夫人在丹炉里,不顾哪吒浑身的刺,义无反顾地拥抱着自己的孩子时,一个坚韧、睿智的母亲托举着混世魔童的感人场景催泪无数。

哪吒气红的鼻头、清晰可见的皮肤绒毛、精致的服饰刺绣……被网友们称为“国漫之光”的《哪吒2》,在动画制作水准上无疑“卷”出了新高度。

而从动漫产业链上来看,无论是创意、制作,还是发行、授权衍生等环节,成都都有着完备的产业链支撑。

以《哪吒2》片尾字幕为基准,据每日经济新闻·天府文创云统计,共有来自成都的18家企业和1个音乐工作室参与到这个“百亿”项目中,并涉及出品、特效制作、美术服务、群集制作,甚至对白录音和音乐制作等环节。


天府文创云制图

成都可可豆动画和成都自在境界文化传媒是本片的联合出品方,千鸟动画则承担了包括美术设计、分镜制作、数字资产制作,以及角色绑定、动画制作、特效设计、灯光渲染合成等多个环节的工作,共计完成了影片中约200个镜头的制作任务。

此外,凭借《流浪地球2》让更多人广为熟知的墨境天合,则主要负责了《哪吒2》中“哪吒撕裂重生”等场景的上百个镜头特效。

公司视效总监邢明礼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谈到,“导演对每一个细节都要求很高,原本预计三四个月完成,最终完成项目花了11个月。”

一个被业界广为流传的“佳话”在于,作为可可豆的“邻居”,相比其他公司,墨境天合有着天然的“优势”——串门速度,“快”得过网速。

由于两家公司地理位置相近,双方交流颇为频繁;在着急的时候,团队甚至会直接携带硬盘上门进行数据拷贝,比网络传输更快。据团队成员介绍,虽然过程艰辛,此次合作无疑促进了团队在技术等多个方面的成长与提升。


图片来源:成都高新


闭环式的产业生态在这片沃土“滋养生根”

《哪吒2》的成功,是成都动画产业链协同共创的一次“破圈”,更是国内动画电影行业“万鳞甲”的合力托举。就如导演饺子所说,这部影片的斐然成绩,绝非一时的灵感迸发,而是系统化工业能力长期积淀的必然结晶。

而更加值得注意的是,成都动漫产业的聚合度不仅体现在地理空间的集中,更体现在产业链的完整性和协同性上。从上游的内容创作到中游的制作加工,再到下游的发行推广,一个闭环式的产业生态在这片沃土“滋养生根”。

早在2022年,成都就发布了《成都市数字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成为全国首个针对数字文创产业制定“十四五”规划的省会和副省级城市。

《规划》提出,成都将打造千亿元级数字文创产业集群,到2025年,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市场体系、要素支撑体系和政策保障体系,数字文创产业发展主要指标位居全国前列。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张建 摄

除了政策的出台搭建“顶层设计”,成都还深知完善配套服务的重要性,如相关的人才培训、技术研发、版权交易等。在《哪吒2》的创制过程中,就不乏四川传媒学院、成都大学等高校师生的“助力”。

如果说现在中国动画拥有了一件“万鳞甲”,那么成都10分钟的“动画产业圈”,便是这片铠甲上最坚韧的鳞片之一,凝聚着数字文创蓬勃发展的核心力量。


图片来源: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官方微博

无独有偶,近日,成都数字文创再添“百亿”成员:成都星邦互娱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出品的《九州仙剑传》总流水跨越百亿元大关。

从《哪吒2》到《九州仙剑传》,从百亿流水到千亿蓝图,其展现的不仅仅是企业历经十年磨砺、精益求精的“诚意之作”,更是成都数字文创产业深耕细作、久久为功的生动写照。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