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10月19日,根据傅作义本人意愿,他本任命为任命为水利部(后为水利电力部)部长,并担任此职位长达22年。

傅作义能成为新中国的高级领导人,与他接受和平起义,从而使北京这座千年古城保存完整的贡献有莫大关系。

北平和平起义,傅作义功劳很大,也是关键因素,这是毋容置疑的事实。然而,他并不是心甘情愿就和平起义的,这个过程异常漫长,谈判过程也非常艰辛,甚至是打打谈谈,牺牲了不少将士。

谈判的过程,对傅作义思想转变起到重要的作用的人中,有一个特殊人物叫傅冬菊。她是傅作义的独女,备受傅作义的宠爱。



两人虽为父女,但是人生道路却截然不同。傅冬菊在读中学的时候,受马列思想影响,与我党走得很近。傅作义却一步步在国民党中步步高升,北平和平解放前,他任华北“剿总”司令,手握几十万重兵,俨然已是一方诸侯。

傅冬菊坚定自己的信仰,她对国民党的腐败无能深恶痛绝,内心相信中国的未来和光明必然是属于我党。

在抗战和解放战争期间,傅冬菊多次营救我党人士,我们的组织也早已把她当作自己人,信任有加。1947年,傅冬菊入党,从事地下秘密战线工作。傅作义此时被蒋介石委以重任,指挥几十万大军与我军对抗。

为了北平200万平民免遭战火涂炭,为了北平这座千年文化古城毁于战火,更为了国家的未来,傅冬菊选择回到傅作义身边,做父亲的思想工作,促使他和平起义。



傅作义身经百战,深知战争的残酷,身为抗日名将和军人,他也不愿意轻易投降,背负骂名。但是,他也知道,国民党大势已去,自己殊死抵抗只能延缓失败,却不能改变战局。

他的内心起初一直是犹豫、彷徨、挣扎和顾虑重重,迟迟难以下定决心。傅冬菊作为地下党员,除了用大义、清理劝说父亲,还能及时将我党的声音传达给傅作义,逐步消除他心中的疑虑。

最终,在傅冬菊的努力下,傅作义下定决心和平起义,接受和平解放北平的方案,并相信我党会善待他,对过往一概不究。

可以说,傅冬菊为北平的和平解放立下了汗马功劳。新中国成立后,傅冬菊不要高官厚禄,选择从事自己热爱的新闻事业,先后在人民日报、进步日报等地方工作。



1982年,为了统战工作需要,傅冬菊被借调到新华社香港分社,任部副主任,1995年,她从人民日报社离休。

傅冬菊是一个低调的人,虽然长期从事新闻宣传工作,却从不向人提及自己对和平解放北平做出的贡献,很少出席媒体活动夸耀自己和父亲的“丰功伟绩”,也没有写过相关回忆录。

2007年7月,傅冬菊去世。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