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军营到商海 创业路上的逐梦赤子
在时代的浪潮中,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曾身着戎装,在热血军营里挥洒青春与汗水,用忠诚和担当守护着祖国的山河。
如今,他们告别了熟悉的部队,卸下了那身象征荣誉的军装,却并未停下奋斗的脚步。他们怀揣着军人独有的坚韧、果敢与执着,毅然投身于创业的广阔天地,开启了人生新的征程。
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这些退役军人的创业故事,去感受他们在商海中的拼搏与坚守,领略他们如何将军人的风采融入到创业的每一个瞬间。
于洋,1979年12月出生于山东滕州,自幼便热爱军事,向往军营。1998年,他响应国家号召参军入伍,服役于原济南军区某海防团,在服役期间展现出吃苦耐劳的品质和敢拼敢干的精神,因其出色的表现,被评为优秀士兵,荣立个人三等功1次,多次受到团营连的嘉奖。这些荣誉不仅是对他个人能力的肯定,更是他军旅生涯中宝贵的财富。
2000年底,于洋退伍返乡,被分配到市直牧工商工作,过着稳定安逸的生活,但一成不变的生活并不是他所追求的。工作了两年半后,他毅然决然地辞去了这份令人羡慕的工作,踏上了创业的征途。
他坚信,在部队学到的艰苦奋斗、不屈不挠的精神和雷厉风行、朴实的作风,定能在创业中发挥重要作用,为社会和自己创造有意义的事业。
创业之路并非坦途。起初,于洋面临着方向不明、资金短缺等重重困难。经过充分的市场调研和分析,他发现了旋转接头这一产品的巨大发展空间。
2003年初,于洋向亲友借了5万元钱,租用了150平方米的旧厂房,购置了旧车床和钻床,并聘用了3名员工,开始了艰苦的创业生涯。创业初期,于洋凭借着顽强的毅力和不懈的努力,废寝忘食钻研学习,逐渐掌握了相关技术。
为了节省开支,他亲自打扫清理厂房,通过电话黄页寻找客户,夜以继日地赶制产品。在他的苦心经营下,小厂逐渐有了盈余。然而,好景不长。
由于厂规模太小,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产品质量把关不严,导致为客户批量加工生产的产品出现严重的质量问题,面临高达20多万元的索赔。这对于刚刚起步的于洋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但军人出身的他从未想过退缩,他深知这次挫折源于自身业务不专、监管不力。
于是他多方筹钱,甚至将奶奶留给他的房子作抵押贷了7万元款,赔付了客户,又开始恢复了生产。
经过这次教训,于洋更加注重产品质量和企业管理。他加大了对员工的培训力度,提高了产品质量标准,逐渐赢得了客户的信任和市场的认可。
随着业务的不断发展,2010年5月于洋决定将厂迁至市郊的龙泉街道工业区,并将滕州市旋转接头加工厂升级为枣庄市德威迩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这一举措为公司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在接下来的几年里,于洋相继扩大生产经营规模,2020年厂房总面积已达到6800平方米,满足了生产发展的需要,并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他的公司逐渐成长为行业内的佼佼者,为滕州乃至整个枣庄市的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2024年1月,于洋被《滕州市旋转接头协会》聘为协会执行秘书长职务。这一新的岗位不仅是对他个人能力的认可,更是他创业历程中的重要里程碑。
他深知,这一切都离不开部队的培养、党的关怀和政府的帮助。在未来的日子里,他将继续秉承军人精神,带领公司不断前行,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
退役军人创业之路,布满荆棘却也满含希望,于洋的创业之旅是一段充满挑战与机遇的历程。在挫折中站起,于困境中突围,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军人的坚韧与担当,是对退役军人敢闯敢拼的最佳诠释,也激励着更多退役军人投身创业浪潮,在经济建设的新战场,续写属于他们的荣耀篇章,让军人本色在新时代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