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到了,春节还会远吗?
记得2021年元旦前、约了几个好友一起吃饭。席间,坐在年父身边的一个年轻朋友祝酒、祝词非常精彩,话语里有“元旦来了,春节也不远了”的意思。
等他坐下后,年父提醒他说春节还有一个半月呢;他听后一愣、说去年不少过了元旦、很快就是春节了吗?……
年轻朋友说的没错,2020年的春节是1月25日,确实距离元旦时间不久;但是2021年的春节,阳历日期是2月12号,比2020年要晚19天!
春节的阳历日期,为什么会有这么悬殊的情况呢?今天和大家聊聊这个话题。
这要从我国采用的双历法说起了。1949年9月27日,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决定建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采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纪年法,即阳历。在采用阳历的同时,我国的传统历法并没有被废弃。这样一来,我国就共用了阳历、农历两种历法。
2020年元旦前二天就是阴历的腊八节
众所周知,两种历法中、每年开始的第一天并不一致,那么、按那种历法呢?鉴于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恰在农历新年的前后,新中国就把农历一月一日改称为“春节”,而将阳历1月1日定为新年的开始、称为“元旦”。
也就是说,新中国成立后,农历的正月初一、不再被视为新年的第一天,而是被视为了一个节日,这个节日被固定为阴历的正月初一;但是,阴历的正月初一所对应的阳历日期却是不固定的。
在阳历中,以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为一年,平年365天,闰年366天;而我国的传统历法中,以月亮圆缺变化的一个周期为一月,一个月约29.5天,12个月为353天~355天,比阳历的12个月少了11天左右。
如果视之不顾,任由农历和阳历间的天数相差下去,那么,每年的春节都对应的阳历日期都要提前11天左右,十年二十年下去,就将出现农历的正月初一出现在阳历的六七月份,春节在夏天过的情况。
为避免这种情况发生,让春节所对应的阳历日期能保持相对稳定,我国的传统历法采取了在19个农历年中加上7个闰年的办法,即所谓“19年7闰”法。
农历的闰年和阳历闰年不一样,阳历的闰年,是2月份为29天,而农历的闰年,是多出来一个闰月。比如2020年,按照阳历来算,是闰年,有2月29日;按照农历,也是闰年,要过两个4月(第二个4月叫闰4月)才能进入5月。
欢度春节
农历有了闰年,就避免了农历新年和阳历新年、日期差异越来越远。具体而言,农历新年(春节)常规上要在元旦后一个多月才能到,阳历日期上的变动、不会超过一个月。
如果上一个农历年没有闰月,那么下一年的春节就会提前11天左右;如果上一年农历有闰月,下一年的春节就会比上年推迟19天左右。
比如,2019年不是农历闰年、春节在2019年02月05日,到2020年春节就是1月25日,整整比2019年提前了11天;
2020年有闰月,2021年春节阳历日期为2月12日,就比2020年春节晚19天;
2021年农历没有闰月,2022年春节在2月1日、提前11天;
2022年农历没有闰月,2023年春节再次提前11天、在1月22日来到。
2023年有闰2月,故2024年的春节就晚了一些,到2月10日才来到,比2023年晚了19天。
2024年没有闰月,故2025年的春节就早了一些,在1月29日,比2024年提前11天。
不过,本世纪内,2023年的春节并不是最早的,最早的1966年,春节是在公历的1月21日;2021年的春节并不是最晚的,最晚的是1920年、1985年春节,阳历日期为2月20日,比最早的过年完了一个月!
到下一个世纪的2148年、2167年,春节也将在2月20日出现;到23世纪,2205年、2224年、2243年,春节还将在2月20日出现。直到24世纪的2319年,春节日期的最晚纪录才会被打破,那一年的春节在2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