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 2025 年了,说起双休,好多打工人心里无奈。从开始实行双休制,都快 30 年了,可到现在,还有不少人在双休和法定节假日都没法好好休息。

只要是跟休假有关的话题,不管是讨论 “2.5 天休假” 还是 “月经假”,评论区里肯定少不了这句:“先把双休落实了再说。” 双休按道理早就该稳稳落地了。但你要是仔细研究研究,就会发现,双休还真不是那种板上钉钉、“天经地义” 的事儿。

现行《劳动法》规定,劳动者每天工作不超 8 小时,平均每周工作不超 44 小时,而且用人单位得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天。瞧见没,法律强制规定的其实是 “单休”。知识明确机关、事业单位周六和周日是休息日。可后面还有个 “小尾巴”,企业和一些没法实行统一工作时间的事业单位,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安排休息日。这就导致,30 年过去,双休的法律地位远没咱以为的那么稳。好多企业敢明目张胆地说只能单休,从法律层面讲,只要工作时间总量控制住了,单休还真不一定违法。

要是真想让双休变成实打实、一点折扣都不打的制度,就得提高双休的法律地位。比如说,把相关规定改一改,除了特殊情况,让双休像元旦、春节这些法定节假日一样,成为统一的休假安排,靠强制力推行下去。

现实里,好多用人单位那是既不落实双休,工作总时长还超标,像之前被骂惨了的 “996”“007”,这妥妥就是违反《劳动法》。企业为了赚钱、保持竞争力,就爱盯着劳动者的休假时间下手。



更让人无奈的是,很多劳动者也只能默默接受。有报道说,近七成受访者年休假都没休完,超 60% 没休年假的人还是主动放弃的。为啥呢?要么是想着职业发展,要么是被职场压力逼的,只能自己把年假 “拱手相让”。这和很多人接受单休是一个道理,大家心里都有数,在现有的环境下,不敢奢望太多,只能被动接受。

这么看来,维护劳动权益,可不是搞定一个法条、纠正一种做法就行的,这关乎整个社会的 “大环境”。长期以来,社会在各种博弈中形成了一种习惯,在内卷的大背景下,劳动者权益就处于一种偏低的状态。

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得有足够的制度刚性,对所有用人单位一视同仁地 “矫正行为”。要是制度刚性不够,只对部分企业管用,那市场竞争马上就会出现 “劣币驱逐良币” 的情况,那些尊重劳动权益的企业也得被迫妥协。



说实在的,都 30 年了,双休对很多劳动者来说还遥不可及,这谁能甘心呢?要改变这现状,社会各界,特别是相关部门,得拧成一股绳,从根本上改善职场环境,把双休制度稳稳地扎根在社会里,让每个劳动者都能真正享受到双休的福利。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