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商角徵羽,哆啦咪法索。
琵琶、二胡、编钟;箫、笛、笙;钢琴,吉他……
乐器在不断变幻,词作家,曲作家也在跟随时代变化与时俱进。
近代到现代,华夏大地涌现了无数优秀词作家。
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一下大陆著名的5大词作家。
他们的歌你是否听过,谁又是你最喜欢的词作家呢?
乔羽
祖父是晚清私塾的教书先生,父亲是州府的书记员。
1927年,乔羽诞生在这样的“书香世家”。
乔羽自小被文字熏陶,熟读甚至背诵诸多经典古文。
《唐宋千家诗》《百家姓》《千字文》《论语》……
中国古代经典小说,也都有所涉猎。
中学时期,父亲去世,乔羽为省学费,年年考第一。
19岁时,乔羽进入晋冀鲁豫边区学习,就读于艺术学院的文学系。
自那时起,乔羽已经开始在报刊上发表小说和诗歌,甚至编写过秧歌剧。
他的文学才华,世人皆认可。
五十年代,乔羽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被分进了“儿童文学组”。
《让我们荡起双桨》就是在那个时候编写的。
他是一名党员,新中国成立时,望着天空飘起的鲜艳的红旗,他热泪盈眶。
因此,乔羽创作的歌词,总是与祖国相关的。
另外,乔羽的写作灵感都来源于生活。
在他心中,带着泥土味的芬芳和淳朴生活气息的作品才是最好的作品。
《我的祖国》《一条大河》《祖国颂》《祖国晨曲》《爱我中华》
大年三十的的压轴节目,李谷一老师的经典曲目《难忘今宵》也出自乔羽的手笔。
郭兰英,毛阿敏,蒋大为,都是唱着乔羽老师的歌走红的。
他被誉为“词坛”泰斗,由他创作的歌曲至今还在传唱。
2022年,乔羽离世,享年95岁。
闫肃
“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
无论看没看过《西游记》,相信这首歌大家都耳熟能详。
歌手蒋大为,歌声响亮醇厚,完美诠释了这首歌。
但很少有人知道,这首歌是闫肃作词。
1986年,杨洁找到闫肃,要求他为《西游记》创作主题曲。
创作这首歌时,闫肃历经创作瓶颈,提起笔却迟迟未能落到纸上。
直到儿子无意提起鲁迅先生的《故乡》。
“世上本无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
《敢问路在何方》至今仍被传唱,足以证明闫肃老师的功底。
然而,闫肃老师的经典曲目并不止这一首。
《故乡是北京》《北京的桥》《军营男子汉》《我爱祖国的蓝天》
与乔羽老师一样,闫肃老师的作词,也包含着满满的祖国情和故乡情。
除了作词,闫肃老师也曾策划,组织了多场春节晚会、公安部晚会,315晚会。
真是个不可多得的复合型人才。
付林
1946年,付林出生在佳木斯富锦市。
他是家中的老五,是遗腹子。
母亲肚子抚养5个孩子实在辛苦,后改嫁一名渔民。
自那时起,付林改姓王,名为“王付林”。
付林接触音乐,得益于继父的收音机。
他每天守着收音机听歌曲,自学了几百首。
上学之后,看见学校乐队的演出,内心燃起了学习乐器的想法。
为了买一把小提琴,付林捡了很久的破烂。
可惜,小提琴太难学了,付林又改学竹笛。
在他的坚持下,终于考进了解放军艺术学院。
毕业之后,付林被分配到海政文工团工作。
1997年,付林做到了文工团业务副团长的位置。
从艺近50载,付林先后创作了1000多首歌曲。
1976年,毛爷爷去世,付林和作曲家王锡仁合作,创作歌曲缅怀毛爷爷。
《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经由卞小贞演唱,传遍了祖国大地。
另外,《梁祝》《小螺号》《祝愿词》《妈妈的吻》《红雪花》都是付林老师的作品。
毛阿敏,韦唯,那英,韩磊,屠洪刚都曾演唱过付林的词。
2024年国庆节期间,付林因病医治无效去世,享年79岁。
易茗
一家人都是“音乐家”!
这样的配置,在整个乐坛都是难找的。
易茗是词作家,他的妻子雷蕾是著名作曲家,而他的岳父雷振邦也是作曲家。
易茗,本名李南冈,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
1991年,易茗移居北京,两年后开始专注于为电视剧创作歌词。
九十年代初爆火的电视剧《渴望》,主题曲正是易茗夫妇的杰作。
谈到创作过程,易茗表示所用时间非常简短。
那天,雷蕾正在钢琴上演奏谱好的曲子。
易茗一听,顿时来了灵感。
《好人一生平安》就在这样的情况下被创作出来了。
“相逢是苦是甜,如今举杯祝愿,好人一生平安”
歌词没有华丽的辞藻,都是是实实在在的家常话。
接地气,更暖人心。
易茗将词交上去后,主创人员纷纷称赞并且希望易茗能够创作片头曲。
掌握剧情精髓,易茗很快就创作出了片头曲《渴望》。
“漫漫人生路,上下求索”
易茗老师再次创下一首经典。
其实,在创作《渴望》主题曲时,易茗还不是专业的词作家。
若不是雷蕾的推荐,易茗现在应该是一位文学作家。
毛阿敏演绎《渴望》时,状态也很差。
可偏偏是这样的组合,创下了《渴望》的奇迹。
当然,除了《渴望》,易茗老师还有《好汉歌》《大宅门》《笑傲江湖》一系列经典曲目。
刘欢,白雪,屠洪刚,谭晶,都演绎过易茗的歌曲。
对于这些电视剧来说,易茗的歌曲起到了很好的润色作用。
张藜
1932年,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无情的践踏中中国的土地和黎明百姓。
张藜从出生起,就在艰难求生,他甚至遭受过日本兵的毒打。
即使在那样困苦的环境下,张藜依旧没有放弃学习。
五十年代初,张藜毕业于鲁艺文学研究室。
对文学的热爱奠定了他日后作词的根基。
八十年代初,张藜在秦咏诚的推荐下,认识了李谷一。
后来,李谷一接连演唱了十几首张藜创作的歌曲。
《我和我的祖国》被李谷一唱红,至今仍是被传唱的经典。
《久别的人》《十五的月亮十六圆》《鼓浪屿之波》
另外,张藜还为许多电视剧写词。
《篱笆墙的影子》《命运不是轱辘》《小英雄哪吒》
执笔几十年,张藜为听众打造了上百首经典曲目。
2016年,张藜在北京复兴医院去世,享年83岁。
结语
音乐,是生活的调味剂。
或是高亢嘹亮,振奋人心,或是低声倾诉,直击人心。
以上几位词作家的作品,大多是主旋律的正能量。
音乐播放器中每每响起他们的作品,都倍感自豪。
大陆乐坛因他们的存在而绚丽多彩。
屏幕前的你喜欢哪一位老师的作品呢?
若是有要补充的知名词作家,欢迎大家在评论区讨论。
免责声明
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