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乒乓球国家队教练尹肖2月15日在微博发文,回应国家乒乓球队资深教练吴敬平关于“最近乒坛乱象”的文章,以下为全文:
关于吴敬平教练写的这篇文章,我作为一名老教练有不同看法。吴敬平教练文章里重点讲了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中国乒乓球队裹挟资本逼退樊振东和陈梦,这不符事实,甚至是颠倒黑白。WTT是国际乒联组织下举办的商业赛事,同时也是奥运会、世界锦标赛发展的有效补充。试问一个国家,一个企业,一支球队如果没有经济基础谈何发展,谈何强大?WTT的比赛推行运营才几年属初级阶段,不可避免存在一些不合理的问题,这次在新加坡也针对性地进行改进优化,大家也看到国际乒联的诚意。当然,任何体育项目的职业赛事都有其自行运营的规则,有奖有罚是规则的属性。樊振东和陈梦在东京巴黎两届奥运会八年时间里付出了艰苦努力,他们取得了优异成绩,为国家争了光,立了功。但不能忘了他们是在国家队教练,陪练,后勤保障人员和各省乒乓界共同努下取得的成绩。
吴敬平教练提到的第二个问题是把中国乒乓球队的基业挥霍光了,后备力量断档的问题。我不明白“把中国乒乓球队的基业挥霍光”这种说法从何而来?这简直是对这代乒乓人付出艰辛努力的侮辱。中国乒乓球六十多年长盛不衰,是一代又一代乒乓人精诚团结、抛家舍业、付出巨大努力才获得的!竞技体育不进则退、慢进则退,谁敢懈怠?中国乒乓球队哪一代人也从来没敢懈怠过。从2003年至今取得了世界锦标赛男子团体11连冠,6届奥运会一共26块金牌,获得了24块金牌的辉煌战绩。我有时候开玩笑说:“中国乒乓球队在做违反规律的事”,拿冠军是理所当然的,拿亚军球迷都有责怪的声音。
再谈谈后备力量问题。我从事教练工作50年对乒乓球后备人才培养规律有一定认识,不是每个年令段都能出顶尖人才,既便我们国家乒乓球基楚雄厚也不能违背其内在规律。不信大家可以翻翻历史。
在中国乒协的领导决策下,2020年底建立了国家青年少年集训队,青年集训队11至15岁,少年集训队7岁至10岁,每年都举办一次选拔赛,每个年龄段前8名为国家青年少年集训队正式队员。每年安排两次集训,层层筛选精雕刻。经过四年的努力,我们的后备力量已见成效。世界青少年的强国主要在亚洲,中国、日本、韩国为代表,欧洲虽然也有一批年轻人才,但整体水平还略有差距。去年亚洲青少年锦标赛U19、U15共13项我们获得11冠军。东亚希望杯U12四个项目我们包揽冠军。上述都是实实在在的成绩。这些少年后备力量都是各省市队和俱乐部培养出来的,中国乒协只起到了调动积极性和释放能量的作用。
中国男乒梯队建设从张继科、马龙、许昕到樊振东、王楚钦,再到三名19岁的小将林诗栋、黄友政、陈垣宇,年龄结构和打法配备其实都很强很全。任何的新老交替都会有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是每一名年轻运动员不断经过大赛的历练。会取得一些惊喜,也会交一些学费,但这都是必经之路,谈何青黄不接?我相信在他们中间一定能在不久将来接上班,为中国乒乓球队永续辉煌。
中国乒乓球1959年容国团夺得第一个世界冠军至今60余年,经过几代乒乓人的艰苦努力长盛不衰。不得不让我想起他们,徐寅生,庄则栋,李富荣,许绍发,张變林,蔡振华,刘国梁,他们是每个时代带领中国乒乓球队的核心人物,是领头羊。我坚信这一代乒乓人不会让国球失去颜色!虽然前进道路並不平坦,有起有伏,但中国乒乓球队这面旗帜永远会高高飘扬!
@吴敬平教练 今日稍早前发文:
看到最近乒坛的乱象,内心非常难过。当“国球”被资本裹挟为商业比赛站台的时候就已经变味了,现在的“国球”已经不是我们为之奋斗几十年的那个“国球”了,把我们老一辈创下的基业已经挥霍的差不多了。
在男线严重断档的情况下,还逼退当打之年的新科奥运会单打冠军樊振东。这在中国乒乓球队的历史上没有先例。国际乒联推出WTT的那一刻就利用霸王条款绑架了全世界的运动员为他制造商业利润服务,巴黎奥运会后,出台罚款条例,逼迫新科奥运会单打冠军樊振东、陈梦退出世界排名。这在国际乒联的历史上也没有先例。
樊振东、陈梦做出了外国运动员想做而不敢做的事,得到了他们的支持和赞扬。现在WTT被迫做出了调整,则是避重就轻,没有取消不得人心的罚款条例,反而加大罚款力度。没有恢复樊振东、陈梦的世界排名,仅是享有参赛权,这是明显的有恃无恐。
设想如果樊振东和陈梦在没有世界排名的情况下参赛,将从资格赛打起。这就将制造一个天大的笑话——新科奥运会单打冠军参加比赛必须从从资格赛打起,这对所有运动员都是不公平的。
这是专业的人干的专业的事?乒乓球比赛走向市场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既然是商业比赛就应该按商业的规则办事,尊重参赛运动员的个人意愿,根据运动员的自身状况和技术状态来决定是否参加,而不能利用自己的权利来硬性规定捆绑他人,强买强卖。“国球”的出路在哪里?WTT的改革出路又在哪里?
吴敬平教练
13小时前
来自 iPhone 13 Pro Max
已编辑
看到最近乒坛的乱象,内心非常难过。当“国球”被资本裹挟为商业比赛站台的时候就已经变味了,现在的“国球”已经不是我们为之奋斗几十年的那个“国球”了,把我们老一辈创下的基业已经挥霍的差不多了。在男线严重断档的情况下,还逼退当打之年的新科奥运会单打冠军樊振东。这在中国乒乓球队的历史上没有先例。国际乒联推出WTT的那一刻就利用霸王条款绑架了全世界的运动员为他制造商业利润服务,巴黎奥运会后,出台罚款条例,逼迫新科奥运会单打冠军樊振东、陈梦退出世界排名。这在国际乒联的历史上也没有先例。樊振东、陈梦做出了外国运动员想做而不敢做的事,得到了他们的支持和赞扬。现在WTT被迫做出了调整,则是避重就轻,没有取消不得人心的罚款条例,反而加大罚款力度。没有恢复樊振东、陈梦的世界排名,仅是享有参赛权,这是明显的有恃无恐。设想如果樊振东和陈梦在没有世界排名的情况下参赛,将从资格赛打起。这就将制造一个天大的笑话——新科奥运会单打冠军参加比赛必须从从资格赛打起,这对所有运动员都是不公平的。这是专业的人干的专业的事?乒乓球比赛走向市场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既然是商业比赛就应该按商业的规则办事,尊重参赛运动员的个人意愿,根据运动员的自身状况和技术状态来决定是否参加,而不能利用自己的权利来硬性规定捆绑他人,强买强卖。“国球”的出路在哪里?WTT的改革出路又在哪里?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