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巴中2月15日电 (记者刘海天)知识就是力量,十院士巴山开讲,孩子们学习科普知识真是忙。2月15日,在首届青少年科普视听大会上,十位院士联合发布“全国青少年科普阅读行动”巴中倡议,鼓励青少年们踊跃参与科普阅读行动,通过科普阅读树立家国情怀,服务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建设。


科普视听馆开馆仪式。人民网记者 刘海天摄

优秀的科普读物如同智慧的灯塔,阅读科普文章就如与科学家对话。巴中倡议希望,青少年要培养阅读习惯、坚定人生信念,通过科普阅读增强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提升科学文化素养,鼓励青少年养成科普阅读习惯,培养科学思维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

读书和实践是增长智慧的最好办法。巴中倡议希望,青少年要融合阅读实践培育科学思维,积极参与“全国青少年科普阅读行动”,在院士科学家讲座中收获智慧指引,在“科学小记者访谈大科学家”实践活动中感悟科学家精神,在“科学少年中国行”研学活动中厚植科学情怀,通过积极参与阅读与实践活动,培养对科学探究的浓厚兴趣,持续提升科普阅读能力,成为科技强国征途上的少年追光者。

多形态阅读拓宽人生视野。巴中倡议希望,青少年要以创新阅读为载体塑造科学品格,加强跨学科、深阅读,拓宽科学视野,结合丰富多样的视听呈现,实现处处可读、时时可听、事事可见、人人可看,以科学思想充盈心智,以科学力量赋能成长,在科普阅读中激发潜能,为实现人生的无限可能筑牢根基。


科普视听效果。人民网记者 刘海天摄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科技要打头阵。一位与会学者表示,让科普与科技创新“两翼齐飞”,是我国建设科技强国的应有之义。据介绍,为引导更多青少年读科学、爱科学,让科普阅读走进千家万户,从2016年起,《知识就是力量》杂志就开始推动“全国青少年科普阅读行动”。该活动入选了国家新闻出版署“全民阅读优秀推介项目”,惠及全国众多中小学校,累计线下参与阅读的学生近30万,传播覆盖近5亿人次。

十位院士联合发起“全国青少年科普阅读行动”巴中倡议,不仅是对青少年的鼓励和鞭策,也是对优秀科普内容创新表达的有力推动,更是对科学精神的传承和弘扬,充分彰显了院士们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切实在全社会推动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

据介绍,此次倡议以巴中为名,背后有着紧密的联系。巴中历史悠久,崇文尚德,科技文化传承源远流长。古有张思训问天,今有千年古镇在科技创新助力下焕发的勃勃生机,终于迎来了这次青少年科普视听盛会。

2月15日,首届青少年科普视听大会在巴中市恩阳区开幕。大会将每年定期开展近百场知识讲座、科普视听等丰富活动,以更加多元体验方式引领青少年探索科学未知、推广青少年科普阅读行动,为全国青少年开启科学魅力新视野。


活动现场。人民网记者 刘海天摄

在活动现场,一位须发皆白的外籍人士,引起了孩子们的注意。正好孩子们很想问问题,正好这位“老外”也精通汉语,于是在春日和暖的阳光下,出现了温馨可爱的一幕——一群中国小孩围着一位外国老者问东问西,气氛十分融洽。“我是外星人!外星人都长我这样!”这位外国老者十分幽默地和孩子们聊天,成功地激发了孩子们的科学兴趣。

“今天看到了先进的展馆、先进的设备,很受震动。”一位参会的科研工作者表示。相信在这种特别的视听环境下,参观者都会得到一个新的提升。

“随着生活水平越来越高,我们的科技越来越好。中国的老百姓对于科普知识的需求越来越大。”一位科普博主表示,他在从事科普的过程中,强烈地感受到国家的科技进步。他说,不是他的故事讲得有多好,而是因为中国航空航天本身的故事就足够精彩。

他说,有那么多的科学家、那么多的科研工作者,在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着他们的贡献,而我们是这场奇迹的见证者。“有位朋友曾经跟我说过——中华文明是一场延续几千年的奇迹,而我们正好是这场奇迹的见证者。”这位博主表示,所以他非常荣幸从事科普工作。

春风千里过巴山,梅花万朵彩云间。在这万物生长的季节,古老的巴山发出了科技的新芽,插上了科技的翅膀。这里曾是神秘的巴子国,曾是千古的险要地,曾是红色的根据地,如今她是重要的康养地,正在建设科技新高地。时代风云涌,绽放巴山春。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