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2月15日电 新闻分析|撞机事故给美国航空安全亮起哪些红灯
新华社记者孙晶 谭晶晶
美国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14日发布1月底的华盛顿撞机事故调查最新进展,显示美国在复杂空域管理中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美国近期连续出现多起飞机事故,美航空系统负荷过重、空中交通控制中心人员短缺等问题随之浮出水面,备受关注。
消失的关键指令
美国东部时间1月29日晚,美国太平洋西南航空公司一架载有64人的庞巴迪喷气式客机在华盛顿里根国家机场降落过程中,与一架载有3名军人的“黑鹰”直升机相撞,两机随后坠入波托马克河,67人全部遇难。
美国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14日发布的最新调查进展显示,与客机相撞前,“黑鹰”直升机正在进行考核飞行,直升机可能未能听到塔台发出的关键指令。
该委员会主席珍妮弗·霍门迪在当天举行的记者会上公布了两机相撞前的通讯情况。通讯信息显示,机场塔台初次提醒“黑鹰”直升机时说,一架飞机正在盘旋、准备进入跑道。直升机驾驶舱语音记录器数据显示,“正在盘旋”的信息可能没有被机组人员接收到。撞机前17秒,空管员指示直升机从飞机后面通过,但直升机驾驶舱语音记录器数据显示,“从后面通过”的信息可能没有被机组人员接收到。
据美国媒体报道,对直升机飞行数据和语音记录器的初步分析还表明,直升机的无线电高度表可能不准确。霍门迪说,致命的空中碰撞发生时直升机上的无线电高度表显示为278英尺(约合85米)。但这可能并不是碰撞时刻飞行员所参考的高度。根据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的规定,这架直升机当时的飞行高度不得超过200英尺(约合61米)。
目前,美国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的调查仍在进行中,预计将在2月底发布初步报告,事故原因最终认定可能需要耗时一年。
叠加的关联因素
美国今年以来连续发生多起飞机事故,屡屡造成伤亡和各种损失。
1月2日,一架单引擎小飞机在加利福尼亚州南部富勒顿市坠毁,造成至少2人死亡和18人受伤。
1月31日,一架小型飞机在宾夕法尼亚州费城坠毁,机上6人全部遇难,地面1人遇难。
2月6日,一架美国白令航空公司的飞机在从阿拉斯加州尤纳拉克利特飞往诺姆的途中失联,后被确认坠毁,机上10人全部遇难。
2月10日,两架飞机在亚利桑那州斯科茨代尔机场跑道上相撞,造成1人死亡、4人受伤。
美媒在报道这些事故时,援引美国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的一项有关美国历史上航空事故和严重事件的统计数据说,它们通常是多种相互关联的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人为和环境因素占80.56%。
风险的共同作用
可能导致飞机事故的人为因素包括训练和管理不当、驾驶员意识不足、注意力分散等。例如,就华盛顿撞机事故,有专家分析认为,军用和民用飞机使用不同的无线电频率进行通信,这种差异可能导致直升机飞行员无法听到向客机发出的警告信息。而客机飞行员在接近着陆时通常更专注于跑道,这可能会使其看不见正在接近的直升机。飞行员之间缺乏态势感知从而引发事故。
另一方面,《纽约时报》指出,里根国家机场是美国最繁忙的机场之一。议员和官员经常使用该机场,机场上空飞行的直升机异常拥挤,而且,直升机经常直接穿过民航航线。该机场空中交通控制塔也长期人手不足。上个月塔台人员的配备水平比正常标准低了近20%。
文章称,这次事件将里根国家机场许多长期存在的问题推到了风口浪尖。越来越多线索表明,飞机空中相撞是包括空中交通控制系统在内的一系列长期存在的问题共同作用的结果。
中国科技新闻学会元宇宙科技传播专委会主任委员杨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通过元宇宙虚拟现实技术还原可以看到,现代航空事故往往是多个因素叠加的结果。根据事故链理论,任何一个环节的及时干预都可能避免事故的发生。在华盛顿撞机事故中,空管人手不足、夜间训练管理等多个风险因素的叠加最终导致悲剧发生,这反映出美国现行空域管理体系存在重大缺陷。
《纽约时报》报道说:“从很多方面来看,里根国家机场空中交通控制塔的问题反映出保护美国航空旅行的安全网正在崩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