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2025年1月北京市法定传染病

报告情况发布

2025年1月

(1月1日0时至1月31日24时)

北京市共报告

法定传染病22种161073例

死亡17例

报告病种主要为

病毒性肝炎、痢疾、

肺结核、梅毒、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流行性感冒、

其他感染性腹泻病和手足口病等


一、病例报告情况

2025年1月(1月1日0时至1月31日24时),北京市共报告法定传染病22种161073例,死亡17例。报告病种主要为病毒性肝炎、痢疾、肺结核、梅毒、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流行性感冒、其他感染性腹泻病和手足口病等。

二、健康提示

目前天气寒冷,呼吸道和肠道等传染病仍有较高的传播风险,在此提示广大市民朋友:

一是增强个人防护意识。根据天气变化及时添减衣物,避免因冷热不均引起身体不适,出行前注意做好个人防护,在公共交通、旅游景点等人员密集场所科学佩戴口罩,注意手卫生。

二是加强个人健康监测。出现发热、咳嗽、腹泻等症状时,尽量避免前往人员密集场所,不带病上岗上学,密切关注病情进展,视情况及时就医。

三是做好家居环境卫生。经常开窗通风,加强空气流通,定期对地面、日常接触物品清洁消毒,家庭成员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应及时规范处理呕吐及排泄物。

四是加强公共场所传染病防控和防疫宣教。学校、商场、交通枢纽等人员密集场所应做好卫生清洁和健康监测,严格落实健康管理和传染病报告等制度,加强健康宣教,保持环境卫生,减少疾病传播风险。

五是保持良好饮食和生活习惯。均衡饮食,增加蔬果的摄入,规律作息,保持充足睡眠,适度锻炼,增强身体抵抗力。


寒假即将结束

春季学期马上开始

学校和托幼机构人员密集

增加了流感、诺如病毒感染等

传染病发生风险

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

减少疾病发生风险

共同守护每一个孩子的健康

北京疾控提醒:健康提示要牢记

建议学校和托幼机构

开学前检查相关准备工作是否到位,如传染病防控制度及相关工作预案是否完善,消毒剂是否在有效期内,消毒器械使用是否正常等,并对校医和班主任老师进行培训。

开学前全面清洁校园,做好教室、图书馆、卫生室、宿舍、食堂、洗手间等人员聚集场所的清洁消毒和通风换气,使用新风系统、中央空调的学校对风道和滤网进行清洁消毒。洗手间、食堂等场所配备充足的洗手设施和洗手液等卫生用品。


开学前做好饮水和食品安全的管理和检查,对食堂设施、餐具及供水饮水设施按规范进行清洁消毒,及时清理过期、变质等不合格食品;设有二次供水设备的将储水放空并对内部进行清洁消毒。对食堂职工、供水管理人员开展食品和饮水安全教育,做好从业人员健康管理。


开学后要落实晨午检、因病缺勤登记和报告等制度,发现学生有发热、呕吐、腹泻、皮疹等症状时及时联系家长,明确诊断后按医嘱积极治疗,避免带病上学。


通过班会、健康教育课、致家长一封信、公众号等多种途径加强个人防护、疫苗接种、合理就医、病人照护等科普宣传,引导师生日常生活中坚持勤洗手、多通风、咳嗽礼仪、清洁消毒等良好卫生习惯。


建议学生

若出现身体不适,及时报告老师和家长,避免带病上课,减少进入公共场所。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遮掩口鼻,饭前便后、接触公共物品后勤洗手,尽量避免用不清洁的手触摸眼、口、鼻。


均衡饮食,不暴饮暴食,不吃变质、不洁食物,不喝生水。规律作息,适度运动,增强体质和免疫力。室外活动时根据天气,及时增减衣服,避免因着凉增加感染机会。


尽量减少到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活动,进入人员密集场所时科学佩戴口罩,避免接触有传染病症状的人员。

建议家长

每天关注孩子健康状况,观察是否有发热、呕吐、腹泻、皮疹等症状。如有异常,及时就医,并向学校请假,避免带病上学。


注意食品卫生,彻底清洗水果和蔬菜。食物生熟分开,避免交叉污染。吃剩的食物及时储存在冰箱内,且储存时间不宜过长,再次食用前应彻底加热。

保持居室环境清洁,衣被、用具勤洗勤换,做好通风,每日2-3次,每次至少30分钟,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帮助孩子调整作息、均衡膳食、多饮水、适度运动,不随地吐痰、勤洗手,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来源:北京卫健委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