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强与政府、学校、企业、行业、家庭的沟通交流,青岛市技师学院开展了“十百千工程”大走访活动,探索各方协同高质量发展路径。随着春节假期结束,青岛市技师学院近千名学子积极响应企业复工复产号召,分批奔赴青岛三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潍柴雷沃智慧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等40余家合作企业,以青春力量助推合作企业节后复工复产跑出“加速度”,取得“开年红”。
分秒必争:春节返岗跑出“加速度”
正月初九,当街头巷尾还洋溢着新年的喜庆气氛,青岛市技师学院市北区嘉兴路校区的实训楼前已排起长龙,108名来自青岛市技师学院中车学院的学子已整装待发,在带队教师点名声中登上大巴,准备奔赴企业开展跟岗实习。与此同时,500余名顶岗实习生也于春节假期后迅速返岗,在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四方阿尔斯通铁路运输设备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海洋工程(青岛)有限公司、三菱重工海尔(青岛)空调机有限公司、荏原电产(青岛)科技有限公司等国内外知名企业的生产一线展现担当。企业负责人赞叹:“学生们的到岗让生产线提前三天满负荷运转,有效保障了企业生产计划的顺利推进。”
青岛市技师学院智能制造学院更是派出851名学子参与到企业复工复产当中。在收到企业开工通知后,来自全国各地的188名学生积极响应跟岗实习号召,迅速集结并奔赴青岛相变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东软载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生产一线。“接到实习通知后,我立刻就收拾行李返校了,虽然不能跟家人一起过元宵节有些遗憾,但我更加珍惜这次实习机会。”23-5数控加工中心高级班学生韩俊哲说道,“能用所学助力企业攻坚,既是责任,更是荣幸。”除此之外,还有663名顶岗实习生也在春节假期后迅速返岗,他们在青岛科捷机器人有限公司、青岛特锐德电气股份有限公司、青岛鸿普电气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的一线,运用专业技能全力支持企业节后迅速恢复生产,以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使命。
校企协同:生产线变身“实训课堂”
正月初十,在青岛三元集团新能源电池组装配线上,青岛市技师学院汽车技术学院的93名学子已到岗就位。在本次实习前,学院积极与企业沟通协调,根据企业需求制定实习计划,开展针对性培训,帮助学生提前熟悉工作流程,提升职业技能。
参与本次实习的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4班的班主任张钧老师介绍:“对于学生而言,提前结束假期投入企业生产是一次难得的锻炼机会,让他们能够更好地了解行业动态,提升专业技能。”汽车维修专业23- 2班的田广源说:“在企业里,我接触到了真实的工作场景,学到了在学校学不到的知识和技能。我一定会珍惜这次机会,认真完成实习任务。”
来自机电一体化技术、轨道车辆技术、电力机车三个专业的213名青岛市技师学院轨道交通学院的学生也已提前结束了假期,分别前往青岛三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潍坊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等多个与轨道交通行业密切相关的企业。其中23-5机电一体化技术一班的19名同学,更是远离家乡,前往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泰州分公司)。为确保同学们能顺利地适应企业的工作节奏,招生就业处和相关二级学院老师也陪同学生们一同前往工作地点,让他们能够更加安心地在企业工作。
青岛市技师学院轨道交通学院副院长申玉强表示:“我们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复工复产,一方面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满足轨道交通行业快速发展对人才的迫切需求。学院一直致力于培养适应行业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通过与企业紧密合作,为学生搭建实习就业平台,帮助他们顺利实现从校园到职场的过渡。”
这个春节,在“十百千工程”大走访活动引领下,青技学子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技能青年的风采。他们用汗水浇灌梦想,用技能点亮未来,为企业复工复产贡献着自己的青春力量。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他们必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精湛的技能,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大众新闻·大众日报记者 薄克国 通讯员 王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