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过去的2024年,对于日本全国楼市来说,都是极有意思和代表性的一年。
比如,延续了前几年“资本热钱”仍不断涌入的态势,首都圈不动产投资额,位居全球之首。东京和大阪两地的房价涨幅,也领跑全球所有中心城市。
丝毫不见降温。
但与此同时,日本楼市似乎又经历了一波大浪淘沙,迎来更加明晰的分化局面。
像是东京都心5区的二手公寓均价在去年年底冲破1.4亿日元,可整个首都圈二手房均价,又出现11年来首次下跌的状况;
东京掀起塔楼热,却出现了供应腰砍,新建公寓明明均价下滑,买房反而更难的一幕。
今天,通过各个机构最新的年报数据,总结下2024年的日本楼市,重点尤其是首都圈和东京23区的情况。
2025年日本东京楼市会怎么开局,端倪早已藏在其中。
1
新房表现
如今要是走在东京街头,可能会感觉这个城市仿佛再次进入大基建时代。
新建的塔楼住宅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
可回顾2024年,整个首都圈的新建公寓房价是有所回落的。
新建公寓的年平均价格为782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372万元),单价为每平方米 111.7 万日元(约合人人民币5.3万元/㎡)。与上年相比,首都圈新房均价下降 281 万日元(跌幅3.5%),每平方米单价下降 4.9 万日元(跌幅4.0%)。
不过,首都圈房价下跌在于供需失衡。可并非需求不足,而是供给不足,新楼盘(户数)太少了。
去年,面积为13557平方千米,人口超过4400万人的东京圈,统共只发售了2万3003套新房公寓,同比下降14.4%,创下了自1973年有数据统计以来的最低纪录。
这种新房房源供给不足的情况,放在面积仅有627平方千米,人口却超过985万人的东京都区部,即常说的23区,则更为严重。
2024年,东京23区新建公寓的发售量只有8275套,是近5年首次低于1万套,同比上一年腰砍了30.5%,意味着市场上比起往常,减少了接近1/3的新房房源。
这,就导致最直接的一个结果:
2024年新建公寓均价同比下滑,东京23区新房公寓均价涨到了1.1181亿日元(约合人民币552万元),对比23年新房均价下跌2.6%;而每平方米均价为171万日元(约合人民币8.13万元/㎡),跌幅为1%;
但很显然,东京23区房产总价和每平米的均价仍居高不下,23区房价已连续两年处于 1.1 亿日元区间。
所以才会出现说,东京房价“下跌”了,买房反倒更难的现状,单价依然很贵,选择反而变少了。
好消息是,根据不动产经济研究所预测,2025年,东京23区的新房发售量有可能达到2.6万套左右,僧多粥少的情况应该会改变,但作为市中心新房,且叠加日本通胀加息的背景,即便供应量上来,房价也将保持坚挺。
2
二手房表现
东京新房供应量锐减,必然会增加对同一区域的二手房的追捧,房价随之上涨。
使得原业主也会开发商一样,捂盘、惜售。
2024年东京23区的二手房和新房同样,出现供应不足的问题。新挂牌出售的二手公寓,只有8万7957套,同比前年减少10.3%;
而在2024年,东京23区达成成交的二手公寓为1万6569套,同比上涨2.6%,占比整个东京都二手房成交量的(20091套)的82.4%,占据首都圈二手公寓成交量(37222套)的4成。
去年,23区内签约的二手公寓均价为6656万日元(约合人民币317万元),每平方米的成交单价为115.47日元(约合人民币5.47万元/㎡),两者同比前年(2023)涨幅分别为9.2%和8.7%;
二手房源在日本的住宅市场中占比9成。
与叠加建筑成本、开发商销售和行政开支等的新房不同,二手房更容易反映市场的供需情况。
因此,东京二手公寓虽然房源变少了,房价不仅没浮动往下,反而照样大幅上涨,足以见得东京,尤其是市中心的不动产市场,处于绝对的卖方市场。
但另一方面,也得承认,在24年东京二手房市场出现的变化,隐隐揭示着东京楼市拐点将至。
两组数据:
1.在短短一年内,东京都心6区(最高为港区,均价接近2亿日元)二手公寓均价首破1.4亿日元,同比上涨高达3成;
2.首都圈二手公寓均价11年来首次出现同比下跌,每70平方米4747万日元(约合人民币221万元)的房价,比2023年下跌1.1%。
既然东京23区,尤其都心在猛涨,那“掉队”的只能是东京郊区和周边三县。直至去年之前,像埼玉、千叶、神奈川三县的二手房,一直受东京市区房价高涨的带动,价格基本都在上涨。
可随着东京市中心土地越发昂贵,投资者越发激增,房子因稀缺而变得高价,情形就开始变得——房产高价也能卖出去的东京市中心,以及没相似价值属性变得已经涨不动的东京周边。
只因东京周边的主要购房者是刚需群体,而且还是收入普通的白领为主,投资者不算多。
如果想投资东京周边,押注未来的辐射效应,也得做好长线持有的心理预期。
只因东京楼市即将迎来普涨不再明显,区域分化愈发加剧的时刻,
那便是从2025年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