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

也是襄阳迈向新突破的关键一年

襄阳古城作为襄阳文旅核心展示区

在未来的发展蓝图中

襄阳古城有哪些具体规划?

2月14日上午

市古城(隆中)管委会

做客《党风政风热线》节目进行了介绍

市古城(隆中)管委会将坚持规划引领,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统筹保护与利用、当前和长远、生产与生活的关系,努力擦亮千年古城金字招牌,着力将襄阳古城打造为高知名度、强吸引力的一流景区景点。

坚持主客共享、系统治理

重构古城发展空间

积极稳妥疏解古城功能和人口,进一步腾出古城保护利用空间和资源。

推动古城第五立面改造,谋划一批老旧小区改造项目、超高建筑降层项目、危旧自建房拆除项目等城市更新项目。

探索建立利益共享机制,持续推进现有居民住宅功能改造,改造为网红店、艺术餐厅、氛围酒吧、文创书店、咖啡馆、家庭旅馆等文旅消费场景,推动功能组团布局、业态优化提升,最大限度释放文旅空间。


全媒体首席记者杨东 摄

加强古城历史文化

挖掘、保护、传承和利用

快速推进东西城墙联通工程,采取数字展陈、景观打造等方式,完成具备条件的灭失遗迹复原及信息展示;

按照“一街一特色,一巷一亮点”要求,分期分批对古城背街小巷进行综合提升,重点推进仁义巷、聪慧巷、积仓街、小井巷等特色街巷打造;

实施古城微空间改造行动,通过提升灯光照明、更新外立面、打造景观小节点等微改造。


全媒体首席记者杨东 摄

推动四中国际学校、水文中专、襄阳日报社等改造利用项目开工建设,让古城历史文化动起来、活起来。

改造利用原雅斯超市,打造襄阳版“长安十二时辰”,讲述襄阳故事,展示特色文化;


建设一系列主题鲜明的中小型博物馆、展示馆和文化园,引导襄阳金石博物馆、贞元博物馆、兰凤戏曲艺术博物馆等民间博物馆面向社会开放。

以绿影壁巷为主体,聚集品茗、品咖、品酒等业态,营造“社交”消费场景,打造古城“慢生活”体验区。

积极争取政策性资金

吸引社会资本参与

积极争取政策性资金和国家预算内资金、发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推动历史建筑修缮及抗震加固、传统街巷立面路面整治改造、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数字化展示利用设施等项目建设。

出台相关政策,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古城保护与利用,加快打造一批有特色、有带动力的文旅项目,聚集各方力量,激活古城旅游。

来源:襄阳日报

运营:襄阳房协编辑部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