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3日,一场史无前例的外交行动,震惊了整个北美洲。加拿大全部13个省的省长集体飞赴华盛顿,试图以“团结姿态”游说美国政府,要特朗普放弃对加拿大输美钢铝加征50%关税的威胁。

为了促成这一目标,加拿大政客们竟然想拿中国当“投名状”,他们声称“中国廉价钢铁破坏北美就业”,并承诺“帮助美国对抗中国”。



2月10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命令,宣布对包括加拿大在内的所有国家输美钢铝产品,加征25%关税。再加上此前特朗普宣布,对加拿大商品征收25%关税,加拿大钢铝产品输美累计税率,高达50%。

这一政策直接威胁到加拿大每年价值230亿美元的钢铝出口市场,加拿大钢铁行业也警告称,关税将导致加拿大损失数万个就业岗位。面对50%关税的“死刑判决”,加拿大政坛经历了从愤怒,到妥协的戏剧性转折。

加拿大总理特鲁多2月11日公开谴责美国,称相关关税“完全不合理”,加拿大将采取“一切必要手段”捍卫本国利益,甚至可能禁止美国企业参与加拿大的省级合同。

然而,加拿大政客仅用了不到24小时,就想清楚了“利害关系”,集体向特朗普政府投降。仅隔一日,加拿大13省省长突然集体访美,上演“最大规模外交苦情戏”。



加拿大13省省长的策略核心包括以下几点,第一是打“悲情牌”,强调美加经济一体化,称关税将“损害边境两侧的企业和工人”;

第二是打“效忠牌”,承诺配合美国打击芬太尼走私、增加加拿大的防务开支,并整治非法移民,审计涉黑帮资金;

第三是打“中国牌”,安大略省省长福特宣称,“中国廉价钢铁正在摧毁北美就业”,他提议美加联手对中国产品加征更高关税、限制中国投资关键矿产,甚至建立“重要矿产安全联盟”以摆脱所谓的“对华依赖”。

讽刺的是,福特一周前还扬言“撕毁美国企业合同”,如今他却在华盛顿公交站投放广告,称“安大略的矿产可为美国经济供能”。

需要指出的是,加拿大政客甩锅中国并非偶然,而是多重利益驱动的结果。一方面,加拿大清楚地知道,特朗普政府将中国视为“头号竞争对手”。加拿大以“对抗中国”为筹码,来换取关税豁免,有着更高的成功概率;



另一方面,加拿大将矛头指向中国,可暂时转移民众对政府无能的指责。然而,这种策略风险极高。中国是加拿大第二大贸易伙伴,中方已明确回应:“各国发展关系,不应针对第三方”。

可以预测的是,加拿大若坚持对华强硬,可能迫使中国调整贸易布局。一旦中方减少进口加拿大农产品,美国也未必会愿意填补这一空缺。届时,加拿大将陷入“中美两头不讨好”的困局。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