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建议给孩子安排一个独立的书房,尤其是小学生。

给孩子安排独立的书房学习,虽然给孩子提供了极度安静的环境,但是孩子却不容易集中精力去学校,学习效率会很差。

错误的做法

朋友小徐早就迫不及待给孩子安排了独立房间和独立学习书桌,她为女儿精挑细选了一套桌椅,可以说是给孩子提供了极好的学习环境。

结果自从孩子上了一年级,每天写作业都能跟孩子成冤家。



她把孩子安排到自己的房间,本意是离开客厅的玩乐区,让孩子收心,集中精力学习,结果事与愿违,孩子一进入到自己的小房间,不时摸摸这个,就是碰碰那个,被妈妈训斥之后,没得选了,就趴在桌子上发呆。

本来半个小时可以完成的作业,经常搞到晚上11点。

自从孩子上了一年级,她就心力交瘁了,每次遇到她,都是“没时间玩了,好好珍惜幼儿园时间吧。”

不过才小学而已,怎么就没时间玩了?



调整学习氛围后,学习效率提升了

我跟她建议,孩子写作的时候安排在客厅,可以把学习桌子搬到客厅,或者是用餐桌也行,孩子学习,父母可以阅读(坚决不能玩手机),或者是旁边陪伴,看一看会不会有所改善。

自从她按照我的方法把孩子从小屋中叫出来,调整了学习氛围,孩子学习效率提升了。

对于一年级的小孩来说,关在一个小房间里,这种行为本身她(他)就是抵触的。

在有抵触情绪的基础上,孩子怎么可能踏实下来好好写作业呢?

孩子能够踏实下来学习,是在放松的状态下。



给孩子安排一个独立房间学习,就相当于每次让孩子写作业的时候就让孩子的大脑首先想到了“被关起来”,一下子就有了情绪,不过在父母的威严下,孩子不敢过度表达而已。

有情绪的状态下,是没有办法好好学习的,成年人尚且如此,孩子更是如此。

所以,真的不建议从小就让孩子在一个独立的空间学习,开放式的空间最有利于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态度。



什么时候可以让孩子在独立空间学习?

开放式的学习空间,会有一种学习融入生活的状态,我们应该给孩子创造“学习融入生活”的这种氛围,而不是让孩子感受到“学习”的仪式感,这种仪式感不是好东西,是一种威严,是一种默认的抵制。

什么时候可以让孩子拥有独立的学习空间呢?

当孩子主动提出想要 拥有独立的学习空间的时候,通常至少也得到中学,学习任务加重,学习时间变长。

如果孩子不想在独立空间学习,建议家长一直给孩子提供开放式的学习空间。



“一人学习,就得带上全家吗”

讨论这件事的时候,有一个妈妈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那太累了,让她去自己房间学习,我们才能自由玩乐,不能因为她一个人,连带全家啊。

是啊,既然连这点都做不到,凭什么还要求孩子学习好呢?

如果是这样的想法,那就随缘吧,孩子有天分,学习好,那是幸运,大多数情况是孩子受家庭环境影响,学习也就一般化,那就接受。

双方都乐得自在,父母不想付出,孩子也没有必要非得走学习这条路,条条大路通罗马,想通了就行了,双方都不要道德绑架。



结语

孩子的学习本身就不是孩子一个人的事情。

就怕有的家长在谈学习的时候,既不想付出太多,又想有一个学习好的孩子。

要的太多,会越来越扭曲,会越来越悲愤不幸的。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