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大型商业银行上调黄金认购起点金额。

2月14日,招商银行发布了《关于调整黄金账户认购起点金额的通告》。


图片来源:招商银行网站

招商银行称,根据黄金积存业务相关监管规定,为顺应市场变化,我行将对零售黄金账户业务调整如下:

自2025年2月24日(周一)起,黄金账户活期买入起点及黄金账户定投起点由1克/650元起调整为1克/700元起。调整前已设置成功的定投计划(含普通定投与智能定投)将继续执行,不受影响。调整后新发起的定投计划金额须满足我行最新起点要求。

随着近一年金价的上涨,招行已经多次调整黄金账户认购起点金额,2024年3月27日招行将黄金账户活期及黄金账户定投按金额认购的起点由500元调整为600元;到了9月30日,又从600元上调至650元。

除了招商银行,2月7日,中国银行也宣布,根据中国人民银行《黄金积存业务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参考当前市场情况,该行将于2025年2月10日起调整积存金产品的购买条件,按金额购买积存金产品或创建积存定投计划时,最小购买金额由650元调整为700元,追加购买金额维持200元整数倍不变。已在执行中的定投计划不受影响。


图片来源:中国银行网站

积存金,也叫黄金积存业务,是一种低门槛且相对灵活的黄金投资方式。投资者通过主动或定期投资的方式购买积存金,也可赎回或者提取实物。具体而言,根据央行发布的《黄金积存业务管理暂行办法》,黄金积存是指金融机构按照与客户的约定,为客户开立黄金账户,记录客户在一定时期内存入一定重量黄金的负债类业务。黄金积存产品最小业务单位为1克。

2024年下半年,多家银行曾集中进行过一轮积存金业务起点金额调整。比如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光大银行、交通银行等多家银行相继上调了积存金起购点。调整幅度在100元至120元之间,调整后最小购买金额在650元至700元。

为了应对金价波动,银行不仅采取上调积存金起购点的手段,也采取下调黄金账户利率的方法。

据中国基金报,2025年2月份,中信银行宣布,将于2月15日起下调个人积存金活期、一个月、三个月、六个月、一年年化利率至0.15%、0.25%、0.4%、0.6%、1%,降幅为20—58个基点。

招行也公告称,拟于2025年2月12日起调整黄金账户业务相关的利率,包括黄金账户活期、三个月期、六个月期、九个月期、一年期产品年化利率,分别调降至0.01%、0.1%、0.1%、0.2%、0.3%。

市场人士表示,银行上调积存金业务起点金额,或下调相关利率等,主要是为了顺应市场变化,满足监管要求。这些举动有利于降低投资者的购买热情,抑制短期投机行为,减少投资者因金价波动带来的潜在损失。另外,黄金属于非生息资产,银行需要对黄金二次投资赚取收入,但随着金价创新高,相关黄金业务的波动性加大,银行获取稳定利差收入的空间下降,由此选择调降积存金利率以增加获利空间。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今年金价迎来新一轮上涨,2月份,伦敦现货黄金、COMEX黄金期货价格双双突破2900美元/盎司大关,但近期出现高位震荡。

国内金价方面,2月14日,上海黄金交易所SGE黄金T+D日盘报收于685.80元/克,SHFE黄金期货报收于688.40元/克,但夜盘均出现下跌。

此次黄金价格的暴涨并非偶然。

据大众日报,光大期货研究所有色总监展大鹏也分析称:美国关税政策将导致全球经济走向不确定性,无论是美元强势还是美股的高位波动,凸显了市场的不安以及避险心理。另外,全球进入降息周期也为黄金价格的上涨提供了有利条件。降息导致实际利率下降,降低了持有黄金的机会成本,使得黄金相对于其他生息资产更具吸引力。

中金公司有色金属行业首席分析师齐丁认为,金价或仍处牛市通道,2025年有望突破3000美元/盎司。齐丁认为,美国政府政策纲领具有较强的通胀性,在鼓励美国供应链重构的政策取向下,美联储大幅提升利率的概率较小,目前已处于历史高位的美国实际利率有望有所回落。在此背景下,与美国实际利率显著负相关的欧美黄金ETF购金有望成为支撑金价上行的重要力量。

此外,全球多极化、去美元化是大势所趋,全球央行系统性增持黄金储备的趋势或仍持续。世界黄金协会市场分析师路易丝·斯特里特表示,预计全球央行的购金需求仍将占据主导地位,黄金ETF投资需求也将成为支撑黄金需求的重要力量。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也有机构认为,金价或存在短期回调风险。

中信建投证券称,短期而言,主流逻辑和交易情况能否继续催化金价,均存疑。当实际利率无法解释的金价涨幅达到8%附近,金价上涨可能暂停;从美国债务模型看,金价已超过95%预测区间上沿;央行购金节奏与金价呈显著负相关,即金价大幅上涨后,央行未必追高,更可能逆势调节;美国抢进口和多头逼空,价差、头寸和库存信号已经不算友好。

融通基金提醒,对普通投资者而言,当前金价处于历史高位,短期回调风险不容忽视。在金价持续上涨的背景下,市场情绪虽然高昂,但仍需保持谨慎,警惕可能出现的回调压力,避免“追涨杀跌”。另外,黄金作为“硬通货”,在资产配置中具备抗通胀、分散风险的作用,在投资前应充分了解产品特性,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合理规划投资组合。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中国基金报、大众日报、招商银行网站、中国银行网站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