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后天无论再怎么努力,有些人还是觉得自己在学习方面比不上那些有天赋的学生。就拿常年在光荣榜上占据前几名的同学来说,他们并非都是平日里天天埋头苦学的。
记得班上有个考上清华的男生,每节下课他出去得最勤,大部分时间都用来打球了,但文理分科时却取得了双料第一的好成绩。这种天赋型选手,似乎连光荣榜这样的荣誉都不太在意。最近还出现了一帮学霸在光荣榜上搞抽象对暗语的现象。
“我只采一朵莲”,学霸在光荣榜上对起暗号,校长也不懂是何意思
天生学习好的人确实像是老天追着赏饭吃,他们自然有骄傲的资本。不过光荣榜这样的事情还是应该重视一下,毕竟无论是家长开放日还是领导视察,都会关注光荣榜。
然而这些学霸们却不太当回事,有位学霸甚至直接把自己的光荣榜位置以5元一天的价格出租。看这位同学的样子,似乎在光荣榜上待得厌烦了,一副生无可恋的模样,完全让人感觉不到他对学习的热情。
有些学霸心有灵犀,常常在成绩上名列前茅,于是出现了搞笑的一幕,两人一前一后对起了暗号,校长看到都摸不着头脑,想半天也难以理解。难怪说上了光荣榜的人可以任性,有的人老老实实写着千篇一律的座右铭,而学霸们却能把自己喜欢玩的游戏《原神》拆成小诗写在上面。
老师看到也只能无奈笑笑。要说这两位学霸,一位表示他只采一朵莲,这让人摸不着头脑,再看另一位,他表示除了自己,其他差生都如同平原,经同学点拨,校长才明白,原来他们的意思分别是“菜就多练”(采九朵莲)和“没实力”(没石粒)。
路过的学生看到这光荣榜,真是气不打一处来,感觉虽伤害性不大,但侮辱性极强。自己啥都没做,甚至还没来得及与这些学霸竞争,就莫名其妙地被嘲讽了,这或许就是学霸任性的地方吧。
其实这些所谓的天赋型学霸,他们真正厉害的地方在于能够灵活应对,不拘泥于某种学习方式,不会死磕牛角尖。
想要成为天赋型的学霸,最重要的是时刻保持自己大脑的活跃
真正会学习的孩子仿佛掌握了某种神秘密钥,上课时全神贯注,课间则可畅聊与学习无关的话题,且下节课能无缝衔接。真正的天生学霸并非一定智商超群,而是他们将学习视作一场游戏,而非苦大仇深或被父母强迫之事。
若学生能在专注与发散这两种模式间自如切换,实则对思维大有裨益。在此为大家介绍一种方法,25 + 5,即用 25 分钟进行较为枯燥的知识构建,如老师上课推导物理公式时,应将过程牢记于心,虽过程有些艰难,但接下来的 5 分钟可进行一些活跃的活动。
如打会儿篮球或在课本上随意涂鸦。如此一来,大脑虽历经知识的“折磨”,却能即刻产生令人愉悦的多巴胺,使大脑自动认为学习是件愉悦之事。倘若我们没有学霸们的天生聪慧,不妨试试思维导图的方式。
对普通人而言,整理出每节课或每学期课程的知识结构图至关重要,这简直如同一种“开挂”行为,可将每个知识盲点标记出来,便于后续攻克难题。此外,一定要充分利用好下课的 10 分钟,课间不要瘫坐在教室,尽量出去让大脑活跃起来,也许这便是学霸们成功的关键所在。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