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这种现象在互联网时代同样很严重,因为网上有一种现象叫“带节奏”。
所谓带节奏,是指居心叵测之人故意在网上发布一些比较具有煽动性和争议性的言论,挑起不明真相网友跟风,导致的结果不是造谣就是网暴。就像本文要说的,2025年2月15日-17日在深圳举办并进行全网直播的第六届非遗相声大会。
非遗相声大会从2019年开始举办,前三届主要是在剧场演出,从第四届开始剧场演出同时全网免费直播,进一步扩大了影响力,更是非常典型的惠民举措,体现了文艺工作者的担当,也彰显了非遗相声大会的自信。
但是,也就是从第四届开始,几乎每年的非遗相声大会都会在互联网上被一些人带节奏,各种谣言和误解都有,本文就做一个关于非遗相声大会的“误解的总和”,正本清源,还原一个真正的非遗相声大会。
相声为什么会成为非遗?
非遗,也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概念在网上被有些人带节奏带成了贬义词,在一些人眼里,相声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似乎是一件坏事。
相声在解放前不论是艺术格调还是行业地位都很低,在众多相声前辈的努力下,历经半个多世纪终于发展成为文艺战线轻骑兵和全国观众喜闻乐见的语言艺术。
相声之所以成为国家级非遗的重要原因是相声属于传统文化一部分,有价值有意义有必要进行保护、传播和传承。
如果相声行业表演的依然是早已经被淘汰的荤段子、伦理哏和捧哏媳妇,那相声就没有保护和传承的价值和意义,不仅不会成为非遗反而会被社会和观众再次淘汰。
为什么是中国广播艺术团?
网上很多人认为,非遗相声大会是中国曲协主办的,这就属于典型“睁眼瞎”,每年的非遗相声大会海报上都标注了主办方是中国广播艺术团,承办方是中国广播说唱团。
中国广播艺术团是国务院认定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声保护单位,传承传播相声本身就是职责所在,举办非遗相声大会也是重要举措。
中国广播说唱团历史悠久,从创立起就相当于相声行业的“国家队”,在行业内具有领导地位,实力很强号召力也很强,这也是非遗相声大会的底气所在。
相声行业近些年出现了一些争议性很大的问题,雅俗共赏寓教于乐的创作思想被歪曲,相声是一门语言艺术被“相声就是图一乐”的观点矮化,荤段子、伦理哏、骂同行、满地爬等低劣表演横行,相声艺术迫切需要正本清源,这也是相声保护单位中国广播艺术团举办非遗相声大会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为什么在深圳?
网上有种认知水平不高的说法,认为深圳属于南方,深圳观众根本不懂相声,所以在深圳举办非遗相声大会。
实际上,深圳是一座移民城市,天南海北的观众都有,普通话普及程度很高,近些年深圳方面高度重视传统文化发展,引进了一批曲艺人才,曲艺事业发展迅速。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在深圳举办相声专场的相声团体络绎不绝,培养了一大批相声观众,提高了深圳的曲艺氛围。
更重要的是,深圳是我国改革发展的窗口,不仅具有对粤港澳大湾区的辐射效应,还具有极强的示范效应,非遗相声大会作为传统文化宣传的窗口,放在深圳举办更能体现出传播、示范和辐射效应。
此外,深圳重视本地曲艺事业发展,非常有实力更是非常有诚意和中国广播艺术团进行合作,在各种天时地利人和因素下,非遗相声大会连续几年都留在了深圳。
为什么要全网直播?
参加非遗相声大会的演员来自全国各地和各个团体,之前由于版权问题让非遗相声大会仅限于剧场演出。
从第四届开始,在解决了版权问题之后,非遗相声大会一步到位开启了全网直播模式,理论上全国所有观众都可以正常收看到非遗相声大会的全程表演内容。
非遗相声大会的全网直播,不仅符合《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第11条“促进广泛传播”的规定,同时也是一项效果显著的文化惠民工程。
非遗相声大会有哪些活动?
每年一度的非遗相声大会是一个系列活动,并不是只有剧场演出和全网直播,同时还有文化交流和慰问演出。
每年非遗相声大会举办期间,来自中国广播说唱团的相声作家和相声名家都会通过座谈会、讲座等形式和深圳曲艺同行进行交流,起到了传帮带的作用。
此外,每年非遗相声大会举办期间,中国广播说唱团都会在深圳举办慰问演出,走进图书馆、走进街道和走进公园,为深圳的老人、年轻人、各行各业劳动者奉献一流的相声作品。
参加慰问演出的相声演员不仅有李金斗、石富宽这样的老一辈相声表演艺术家,也有贾旭明、方清平这样的相声中坚力量,还有金霏、陈曦、董建春、李丁这样的相声新星,这种惠民演出同样体现了非遗相声大会的社会责任。
非遗相声大会需要什么样的作品?
有些网友存在错误认知,以为非遗相声大会必须要说传统相声,实际上非遗的意义在于传承和发展,光有继承没有发展是不行的。
相声行业近些年出现的荤段子、伦理哏、骂同行、满地爬、出洋相等劣质表演确实迎合了一部分低级趣味人群,虽然也能获得一定经济利益,但这种已经被相声行业淘汰很多年的劣质内容当然不能出现在非遗相声大会里。
在前几届非遗相声大会中,传统相声和经典相声占比并不低,但近几年相声行业出现了新作品匮乏的严重问题,在内容上遭遇了脱口秀等新兴喜剧的挑战,这对相声行业是一个考验。
第五届非遗相声大会推出了新作品专场,第六届非遗相声大会则更进一步,三天三场二十一个节目大部分均为新作品,其中有五段相声来自2024年的相声小品提升计划,三对演员来自2024年的国艺正当潮相声大比拼活动。
重视新人重视新作品,这是中国广播艺术团和非遗相声大会贯彻守正创新原则的集中体现,也是给相声行业立了一个重视原创重视发展的风向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