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4日,上海市教育大会举行。上海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以高质量教育服务促进高质量发展,以教育现代化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奋力谱写教育强国建设的上海篇章。


上海坚持德育铸魂,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框架初步搭建。深化课程思政和学科德育改革,一校一特色的“中国系列”思政课选修课全面推广。上海还积极建设高校中国共产党伟大建党精神研究中心、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创新发展中心,并布局3所全国重点、7所上海高校重点和13所上海高校特色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内容供给平台持续建强。


上海积极推行“小学兴趣化、初中多样化、高中专项化、大学个性化”体育课改。落实学生每天综合运动2小时,促进人人会游泳、人人熟练掌握至少2项运动技能。国家最新监测显示,上海中小学生体质健康及格率97.9%、优良率61.1%,较2018年明显提升。


上海还实施面向人人的大中小学美育和艺术教育,帮助每位学生通过在校学习掌握1—2项艺术专项特长。同时,上海立足超大城市实际,建设全国中小学劳动教育实验区。目前,全市布局2100余家社会实践基地,提供80多万个劳动实践岗位。


为完善教育综合改革法治保障,上海施行全国首部将学前教育与托育服务合并立法的地方性法规——《上海市学前教育与托育服务条例》、首部针对中小学校外实践教育地方性法规——《上海中小学校外实践教育促进规定》。据悉,今年是《上海市中小学校外实践教育促进规定》出台以来第一个寒假,中共一大纪念馆、上海市青少年活动中心等诸多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筹备了与庆新年相关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体味“年味”中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进家国情怀。


上海新建和改扩建259所幼儿园,并促进托幼一体化,全市托额供给量超过10万,幼儿园开设托班占80%,社区托育“宝宝屋”基本实现街镇全覆盖,保教和看护服务质量持续提升。

上海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自2014年全市所有区县一次性通过义务教育基本均衡验收后,2024年6个区成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10个区接受实地验收并获肯定。为促进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发展,上海还连续实施两轮“特色普通高中三年行动计划”,培育了90余所市区两级项目学校,评估命名20所上海市特色普通高中,涵盖人文、科技、语言、艺术、理工、金融等多个特色领域。


为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上海接续开展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计划、高峰高原学科建设计划、创新策源能力提升计划等重点建设,实施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一个《意见》+十大专项计划”,优化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推进人才供给侧改革。


目前,上海研究生学位授权高校增至30所,其中博士高校24所、硕士高校6所。15所高校、64个学科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行列,整体水平位居全国前列。上海高校每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三大奖”约占全国高校10%、全市60%,在国际顶刊发表论文数约占全市65%,高校创新策源能力不断提升。


上海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资源扩容,为服务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上海高职专科、本科、硕士、博士在校生规模增至2024年的14.76万人、43.97万人、20.67万人和6.25万人。每年培养1.9万名学生成为中高级技术技能人才,每年提供100万人次技术技能人才鉴定和培训。上海还专门实施职业教育人才振兴计划,全市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比例超过60%。


为构建泛在可及的终身教育体系,上海已建立覆盖全市、层次清晰、融合开放的“市-区-街镇-居村委”四级终身教育网络,实现各区社区学院、老年大学和街镇社区(老年)学校全覆盖。上海还全力打造以上海开放大学为枢纽、高校和职业学校深度参与的开放办学格局,拓宽终身教育学分银行应用领域并辐射长三角地区。上海开放大学“功能性、平台型”新型高校的属性不断凸显,目前已拥有开放教育、社区教育、老年教育等教育形式。其中,仅学历教育本、专科在校生就达到10.86万人,累计培养毕业生超65万人。“十四五”期间,上海市还推出“老年大学倍增计划”,各区新增一所新型老年大学,有效扩大了终身教育资源的供给。


编辑:季昕

“在看”和“点赞”点这里哦

特别声明:本文经上观新闻客户端的“上观号”入驻单位授权发布,仅代表该入驻单位观点,“上观新闻”仅为信息发布平台,如您认为发布内容侵犯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删除!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