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东村位于射阳县洋马镇最东侧,区域面积19平方公里,在册耕地面积1.2万亩,全村共有10个村民小组,1353户、3881人,4个党支部91名党员。贺东村是省乡村振兴示范村、省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省特色田园乡村。2024年村集体收入达147万元。
近日,记者走进洋马镇贺东村,清晨的薄雾还未散尽,该村党群服务中心的综合能源零碳管理平台上已跳动着实时数据:清洁能源发电量250127.2kWh,上网总电量205851.4kWh,累计碳减排152.71吨,当日绿电指数93.86%。
“这几年,零碳理念很火,听起来高大上。我们就在思考,如何让零碳接地气、落到乡村建设当中。”贺东村党总支书记徐金生介绍,第一步,就是改变能源利用方式。
变光为“金”,让能量变电量。贺东村决定依托良好的光热资源条件,综合开发利用太阳能。2023年,在省委驻射阳乡村振兴工作队的牵头下,贺东村与国网公司开展“村网共建”工作,投资284万元打造零碳社区示范,充分利用党群综合体、汽车车棚等屋面资源,建成2000平方米屋顶光伏,日均发电量接近800度,同时匹配1套50千瓦/100千瓦时的储能系统,建设15套电动汽车充电设施。
沿着宽敞的柏油路漫步,两旁是错落有致的农家小屋,屋顶上的光伏板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在党群服务中心的四周,3500株容器苗郁郁葱葱,它们不仅吸收二氧化碳,还为村庄带来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
“作为‘碳路者’,贺东村并不是从零开始。”徐金生指向不远处的鹤乡菊海现代农业产业园介绍,那里是贺东村的生态农业全域旅游名片,种植菊花等药材。每当秋风送爽、菊花盛开时,整个村庄都沉浸在一片金黄之中,十里菊香令人陶醉。
作为支柱产业
菊花产业的绿色发展是关键
贺东村加大质量管控力度
坚持绿色发展理念
采用生物农药替代化学制剂
施用有机肥
强化资源循环利用
丁维亮,一个地道的贺东村人,几年前重返家乡,致力于菊花土壤的改良工作。“菊花种植,一般四五年土壤就需要进行翻耕,现在我们采用稻菊轮作的方式,保证菊花的品质。”在他的带动下,贺东村的菊花产业更加繁荣,也为零碳之路提供坚实支撑。
走进贺东村,绿色不仅是一种颜色,更是一种生活方式。不少农户家都使用太阳能、天然气等绿色清洁能源用具,还有村民家自主安装新能源充电桩。这些看似微小的改变,都在无形中减少碳排放。
长者幸福食堂内,定温大锅灶、智能电磁炉等智能设备一应俱全,大大节约资源。每到饭点,老人们围坐一堂,享受着热气腾腾的饭菜,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依托鹤乡菊海现代农业产业园,围绕“吃、住、游”一条龙服务的目标,贺东村在新型社区改造9间“十里菊香”民宿。2024年国庆期间,这些民宿成功试运营,吸引众多游客前来体验。未来,贺东村还将瞄准银发经济,致力于将村庄打造成苏南人的候鸟式旅居养老基地、城乡老人候鸟式养老的共享村庄。
“在民宿的打造上,我们还将探索使用碳积分,研究碳足迹体验系统。”徐金生描绘着贺东村的未来蓝图。届时,游客们不仅可以在这里赏菊、慢跑,还能亲身体验零碳生活带来的乐趣。
文 图:顾亚娟 刘 超
编 校:郭雨婷
责 编:张宏伟 尹 鑫
审 核:刘友华 樊 颖
声 明:凡“射阳发布”原创稿件,转载或引用请注明来源及原作者!部分稿件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射阳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515-89290569 0515-82486228
点个「在看 赞」再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