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2025年联邦大选民调,欢迎戳投票:

近期,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各大高校和科研机构在如何管理和使用AI工具方面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

此前我们曾报道过:

如今,另一所澳洲世界名校也宣布!

全面封禁中国开发的DeepSeek!

近日,继UNSW此前禁止Deepseek后,

悉尼大学向全校师生发送了一封邮件,宣布全面封禁人工智能工具DeepSeek,禁止在任何与学校相关的工作、研究或学习活动中使用。

而毫无疑问最直接的影响对象就是中国留学生...毕竟DeepSeek是咱们自己开发的AI工具。


这一禁令不仅适用于学校电脑和网络,甚至连个人设备在涉及校内事务时,也不得使用DeepSeek。这一决定,引发了全校范围的热议。

DeepSeek被封杀,原因何在?DeepSeek近期在澳洲争议不断,不仅因其技术能力强大,更因为澳洲政府认为其存在“不可接受的风风险”,涉及网络安全、数据隐私,甚至国家安全。


上周,澳洲内政部率先出手,全面禁止政府部门使用DeepSeek。政府的带头封杀,让各大高校纷纷跟进,悉尼大学成为最新“跟风”的机构。

学校在邮件中明确表示,DeepSeek的所有服务已被学校设备和网络屏蔽,全体教职工和研究人员(包括HDR学生)禁止在任何与学校相关的工作或研究活动中使用。

DeepSeek禁令的三大核心原因

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
DeepSeek等AI工具需要海量数据来训练模型,这引发了关于数据泄露和隐私侵犯的担忧。特别是在教育机构,学生和教师的个人数据如果被滥用,可能给学校带来严重的法律风险

学术诚信问题
AI工具可能被用于作业代写、论文生成等学术不端行为,使学术抄袭更难监管,甚至可能冲击传统的学术评价体系。这一点在高校尤为敏感,成为封禁的关键因素之一。

技术滥用风险
DeepSeek强大的数据挖掘和生成能力,如果被恶意利用,可能导致伪造数据、操控舆论等问题。因此,限制其在学术环境中的使用,是高校为保护学术公正和社会安全采取的措施。


禁令范围有多严?

校设备 & 网络:DeepSeek的访问、下载、使用全面封锁,所有校内设备不得安装DeepSeek相关软件。

教职员工 & 研究人员:无论是学校设备,还是用于校内工作的个人设备,都必须卸载DeepSeek,避免违规。

个人设备 & 校外使用:如果私人设备仅用于与学校无关的事务,学校无权干涉,但若涉及学术、研究、课程等内容,依然受禁令限制。


影响到底有多大?

对不同群体来说,这一禁令的影响可能大不相同

普通学生:日常学习可能受限,尤其是使用AI辅助写作、编程或研究的学生。

研究人员 & 教师:涉及AI、数据分析、计算机科学等领域的研究工作可能受到较大影响,需要寻找替代工具

行政人员:校方人员可能需要调整相关流程,以确保符合禁令要求。


中澳之间最新新闻热点,

全球趋势:更多机构开始限制或禁用AI工具

UNSW并非首个对Deepseek实施限制的学术机构。随着AI技术的飞速进步,许多全球知名的学术机构和科研单位开始对其使用设定边界。尤其是在学术写作、科研数据管理以及道德规范等方面,AI工具的使用必须更加透明和可控。

例如,美国某些顶级高校已经开始对AI辅助的写作工具进行严格审查,要求学生在提交论文时必须声明是否使用了AI技术。英国的部分学术出版机构则对AI生成的内容发布了警告,强调学术写作必须符合传统的诚信标准。

此外,据《每日电讯报》报道,澳洲最大的两家电信公司和包括联邦银行(CBA)在内的其他企业都加入了联邦政府的行列,禁止或限制访问DeepSeek。


报道称,Vodafone母公司TPG成为澳洲首家宣布禁止员工使用DeepSeek的企业,甚至敦促员工不要在个人设备上下载DeepSeek。

联邦银行发言人表示,该行“没有使用”DeepSeek,并且“目前也没有使用的计划”。Optus已禁止使用该平台,而Telstra则表示正在“限制访问”。

其他企业拒绝公开发表评论。


DeepSeek一经推出便震惊了全球市场,这款由中国公司开发的AI模型不仅能与ChatGPT等产品相匹敌,而且开发成本极低。

但它很快就成为禁令的对象,就像TikTok和华为等其他中国科技公司被禁止参与澳洲5G网络建设一样。

虽然澳洲国民银行(NAB)没有禁止使用的应用程序列表,但禁止员工在工作电脑和手机上下载未经授权的软件。控制措施非常严格,员工甚至不能将“NAB环境”中的文本和图片复制粘贴到流氓软件中。

Telstra发言人说:“Microsoft Copilot是我们为员工选择的AI工具。任何新的AI工具都存在隐私和安全风险,因此我们决定限制对DeepSeek的访问。”

Optus禁止在其所有设备和系统上访问DeepSeek。

Optus发言人说:“Optus没有使用DeepSeek AI,并且禁止所有员工访问该系统。”

中国政府回应:

据ABC报道,中国抨击澳洲禁止在政府设备上使用中国AI聊天机器人应用程序DeepSeek。

在发现该应用程序对国家安全构成风险后,联邦政府发布“DeepSeek禁令”。

在中国外交部周三晚间发表的声明中,称此举是“将经济、贸易和技术问题政治化”,对此表示反对。


中国还强烈否认该应用程序被用于收集数据。

声明说:“中国...从来没有、也永远不会要求企业或个人非法收集或存储数据。”

UNSW和悉尼大学禁用Deepseek的决定,是AI技术在学术领域应用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标志着教育界对于人工智能的监管开始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虽然这项措施可能带来一些短期的不便,但从长远来看,或许能促使学术界更加理性、透明地使用AI,确保技术的发展不会脱离道德和伦理的轨道。

此外,悉尼大学近期发布公告,自2025年7月起,将对短期交换项目(暑校/冬校)实施全新禁令政策,特别是对商学院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影响重大。


新政策规定,部分核心课程必须在校内完成,学分转换规则也大幅收紧。为避免选课失误,学生们需提前了解政策细节,合理规划学业。

新政策核心变化概览

  1. 核心课程必须在校内修读

    所有专业的核心课程(Core)和基础课程(Foundational)必须在悉尼大学校内完成,无法通过短期交换获得学分。例如,商科研究生的BUSS5220(核心课程)和经济学研究生的ECON5001(核心课程)均需在校内修读。


  2. 学分转换限制升级

  • 本科生:主修、辅修或项目的核心课程不可在校外修读,仅选修课(Selective/Elective)和通识课(OLE)可参与交换。

  • 研究生(如Master of Commerce):仅能通过交换修读学位选修课(Degree selective),且所选课程不得与专业方向相关。例如,金融方向的学生不能选修FINC6001,但可选择IBUS6020等非关联课程。

  • 学分上限:商学院学生通过交换项目转换的学分上限为18学分(约3门课),且单次交换最多修读2门课程。


不同群体政策详解

  1. 研究生群体

  • 商业硕士(1.5年/2年制):仅允许交换学位选修课,且课程内容需与专业方向无关。例如,金融方向学生不能选修FINC6001,但可选择IBUS6020等非关联课程。

  • 经济学硕士:仅限选修课(Elective/Selective)参与交换,核心课程必须在校内完成。

商学院本科生

  • 3000级别的金融选修课 12学分

  • 3000级别的市场营销选修课 12学分

  • 选修课(Elective) 30学分以上

  • 商业学士(Bachelor of Commerce):例如,主修金融(Finance)并辅修市场营销(Marketing)的学生,可以交换的课程包括:

    学生可以从上述课程中任选18学分(3门课)进行交换。参与一次假期交换最多修读2门课,因此学生可以参与2次交换:一次修读2门课,一次修读1门课。


关键提醒

  • 新政策仅适用于2025年冬季及之后的申请,当前或已完成的交换不受影响。

  • 短期交换定义为2-6周的寒暑校项目,学期交换(Semester Exchange)政策不变。

  • 若误选核心课程或超出学分限制,可能导致申请被拒或学分无法转换。

此次政策调整,旨在确保学生在悉尼大学接受高质量的核心课程教育,同时规范学分转换流程。学生应密切关注学校发布的最新政策,合理规划学业,确保顺利完成学业目标。

几大禁令陆续到达,留学生在小红书上纷纷热议:天真的塌了...

中澳之间最新新闻热点,

更多新闻热点追踪

请点下方关注获取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