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所有俱乐部一样,曼联也有诸多的球迷团队,其中1958球迷团队是最为死忠和最为激进的球迷团队,他们以慕尼黑空难的年份为名字,表达了对曼联历史的怀念和自己对曼联的忠诚。如今,1958球迷团队发布的公告,将会在媒体引发一场巨大的讨论。
这场讨论在诸多媒体报道英力士亏损、曼联裁员的背景下,会显得极为突兀,已经有球迷把英力士称呼为格雷泽第二,甚至比格雷泽更为糟糕的老板。第二次裁员、门票价格上涨至66英镑,英力士正在失去球迷的支持,那么英力士入主曼联一年多了,到底经历了什么?
曼联球迷要搞事情:比格雷泽时期声势更为浩大?
曼联球迷团队发布了公告,大概是这么说的:“让我们开始吧,3月9日对阵阿森纳的比赛要上街闹事了,我们为此已经准备了几周时间了,我们很生气,球迷们也很生气,我们本来都很有耐心,我们也知道问题到底在哪里,可是曼联的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那些负担不起、与俱乐部具有最深情感纽带的人被戏耍了。”
随后,1958列举了英力士在曼联的一些操作引发的后果:比赛观赛体验差、门票价格可能负担不起、宣传球迷参与俱乐部的管理可是阳奉阴违(说是将会逐渐披露证据)等等。对此,一部分曼联的大V也在社交媒体表态了:希望这次是改变的开始,让我们联合在一起。那么英力士做了什么呢?
英力士的目标:2028年夺冠计划和北方温布利球场
你做什么事情的时候,都是需要一个目标的,围绕目标来决定你要怎么做。那么英力士给曼联定下了2个目标,这也是拉特克利夫多次公开谈论的目标:一是重新夺得英超冠军,让曼联回到自己的位置上;二是改善曼联的基础设施,修建一座新的球场和训练基地。
目标需要有一个实现的时间点,英力士给确定的时间点是2028年。曼联是一家1878年成立的足球俱乐部,到了2028年正好是曼联成立150年的大庆,如今只剩下3年时间了。既然你有了目标、有了时间节点,那么你推进就是了,可是英力士遇到了麻烦。
英力士在曼联遭遇的麻烦:无法投资
引援补强阵容,让曼联具备夺冠的水准需要大量的转会投入;修建基础设施,也需要大量的投入,问题出现了,曼联现在没钱,没钱引援、没钱修缮基础设施。这一点几乎所有的英格兰媒体都进行过相关的报道。
有人说了,让英力士注资不就行了么?实际上不行。拉特克利夫在2024年给曼联注资了3亿美元,实际上是增资扩股的方式完成的注资。之所以是注资的方式,是因为拉特克利夫并不是曼联的单一股东,曼联的股东还有格雷泽呢。向俱乐部注资通常都是董事会的行为,也就是曼联全体股东的行为,三个人投资建了一家公司,只有一个人不断的向公司砸钱,其他人什么也不干坐享其成,你觉得可能么?
所以,英力士的注资只能用收购曼联股份的方式来实现。那么核心问题就是:格雷泽同意出售多少股份给英力士?要知道英力士现在只是持有曼联28.94%的股份。
曼联的麻烦:收入无法增长、支出居高不下
曼城、纽卡斯尔、切尔西之前能迅速形成战斗力,那是因为他们基本都是属于单一股东,俱乐部的老板可以源源不断的给俱乐部投资。曼联没办法这么做的情况下,能怎么办呢?那么就只有内部挖潜,通过对曼联进行开源节流想办法让曼联变得有钱,这也是任何企业在亏损状态下的不二法宝。
那么,曼联的实际情况怎么样?2021/22财年亏损了1.155亿英镑、2022/23财年亏损了4210万英镑、2023/24财年亏损了1.132亿英镑,你的经营都是亏损的,你怎么去让自己变得有钱?你反而需要倒贴。为什么曼联会亏损?
一方面收入增长有限了,俱乐部收入分为三大块,首先,比赛日收入几乎是固定的,因为你的球场容量就这么大,门票也已经十多年没变过了。其次,你的转播收入大幅度下滑,转播收入是根据你的比赛场次来确定的,分为英超和欧战,而曼联已经很多年没有杀入欧冠16强了,比赛场次有限,自然收入无法增长。最后,赞助收入已经达到瓶颈了,你都没有成绩,别人凭什么给你更高的赞助收入?
另一方面,曼联的支出冠绝英超。俱乐部的支出通常分为三大块:薪资成本、运营成本、转会成本。首先,运营成本居高不下已经是常态了,因为西方能源价格高涨,一些英冠俱乐部的训练场地暖系统、训练场的灯光系统都不开放了。其次,薪资成本很高,薪资成本其实分为工作人员、一线队,曼联的工作人员是英超最多的,球员的薪资也是很高的。最后,转会成本也很高,你要获得欧冠资格增加收入,那么你必须进行阵容的迭代,而曼联的转会是怎么回事,不用我说了吧?
英力士的办法:先从薪资成本下手
收入无法增长(你拿不到欧冠资格),又要实现俱乐部的收支平衡,还要保持一定的战斗力。你能怎么办?英力士瞄准的第一个目标是曼联的薪资成本,曼联拥有英超最多的工作人员,也拥有英超最高的管理层薪资,还拥有英超最高的球员薪资。工作人员、管理层、球员三大块的薪资都要减,许多媒体炒作曼联的薪资比曼城还高,其实是球员+管理人员+工作人员的综合。过程我就不赘述了,我给你概括引发的后遗症。
球员薪资方面,在拉什福德离开曼联、租借维拉之后,曼联的球员薪资已经是英超第五、第六的水平了,等夏窗租借出去的拉什福德、安东尼等一批球员都离开了,那么曼联队内周薪超过20万英镑的球员就剩下B费、芒特,还有略微接近20万英镑周薪的马奎尔、德里赫特。你自己看看英超争冠球队的薪资配置,他们主力球员的薪资配置至少有4、5名是超过20万英镑的。这说明曼联竞争力方面的问题。
工作人员待遇方面:原来曼联拥有1200名员工,2个部门的人员配置是英超最多的:球探和商务。可是曼联的薪资开支性价比最不高的,其实是老员工,曼联有很多在俱乐部工作了十几年、二十几年的老员工,工龄越长、薪资越高,这应该是常事吧?所以,英力士瞄准了2大块:老员工、冗员部分。
管理人员方面:曼城只有650名工作人员,你相信么?曼城的工作人员其实并不少,只是他们一部分工作人员属于城市足球集团的,并不是曼城的员工。曼联也在这么做,布雷斯福德等好几个管理人员都在英力士拿薪资、给曼联干活呢,这一动作让曼联的高管薪资暂时下跌至英超第二,比曼城少了一半。
另外还有削减各种福利待遇方面的操作,那么这一波操作给曼联节省了多少开支?没有明确的统计,但是抛开球员的薪资成本,曼联的节流动作可以每年节约大概4500万英镑。
英力士的第二招:66英镑引发的反对
俱乐部的支出正在努力节省,那么收入层面呢?转播收入就不用考虑了,如果曼联无法获得足总杯冠军,下赛季就没有欧联杯;如果没办法获得欧联杯冠军,那么下赛季就没有欧冠资格。反正曼联做好转播收入锐减的动作就是了。赞助收入方面,或许还能努力去寻找赞助商,可是也有限的,所以英力士能直接采取的办法,就是增加比赛日收入。
球场容量无法增加的情况,要增加比赛日收入最好的办法,就是提高门票价格。这对于当地球迷来说简直是无法容忍,曼彻斯特的平均年薪为3.75万英镑,平均月薪3125英镑,缴纳个人所得税、各种费用之后的实际收入不足1500英镑,还要应付房租、日常餐饮、水电费等等。
一个人去看球是66英镑,如果是带着自己的孩子去看一场球就是132英镑,等于月实际收入的10%了,一场比赛拿掉你税后收入的10%,你能接受么?这就是曼联球迷说的:那些负担不起、与俱乐部具有最深情感纽带的人被戏耍了。
英力士的后遗症:各种问题凸显
我没办法去评价英力士的做法,站在企业经营者的角度来说,想要让曼联扭亏为盈,这些做法都无可厚非的,毕竟曼联现在的情况真的不容乐观。站在球迷的角度来说,这可能是俱乐部跟球迷、老员工离心离德。
英力士的裁员其实已经影响了老特拉福德球场的运营了,最近去老特拉福德球场看球的球迷都在吐槽,早早到场可是依然需要排队超过30分钟,为什么?因为之前的老员工都走了,现在球场的工作人员都是外包的。
接着就是曼联主场的氛围变得糟糕了,工作人员会干涉球迷的庆祝、助威,反正这些外包的工作人员不了解球迷的文化,也不熟悉曼联的各大球迷团体,他们只想要球场的安全、完成自己的工作就可以了。最近就有记者拿着曼联主场战绩差的问题去问阿莫林,而阿莫林也无法回答,他只能说在主场球迷面前比赛压力更大。
这些动作其实也会延伸至曼联的日常运营,包括卡灵顿的训练管理,据说有一段时间里曼联的训练前的物料准备都是不及时的,甚至不到位的,不得不由球员、教练组成员去帮忙准备训练的物料。
2028年想要夺冠,英力士目前走年轻化的方式,就是为了让有天赋的球员在未来3年开发出自己的能力,在自己的巅峰期帮助曼联夺冠,年轻化也有利于曼联降低薪资成本。曼联一线队实力的下滑也是显而易见的,可是曼联现在的财务状况,真的不容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