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网上一个2023年全国高校年度经费决算统计,清华大学只占第二名,北京大学是第五名,年度经费超百亿的有26所,分别是:



1.北京协和大学,年度总经费433.68亿元

2.清华大学,年度总经费413.59亿元

3.浙江大学,年度总经费313.63亿元

4.上海交通大学,年度总经费291.46亿元

5.北京大学,年度总经费260.21亿元

6.复旦大学,年度总经费183.06亿元

7.哈尔滨工业大学,年度总经费180.69亿元

8.山东大学,年度总经费162.51亿元

9.中山大学,年度总经费161.15亿元

10.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年度总经费157.37亿元

11.西安交通大学,年度总经费152.78亿元

12.北京理工大学,年度总经费151.43亿元

13.同济大学,年度总经费145.90亿元

14.华中科技大学,年度总经费143.19亿元

15.武汉大学,年度总经费142.75亿元



16.东南大学,年度总经费138.67亿元

17.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年度总经费138.55亿元

18.四川大学,年度总经费127.89亿元

19.华南理工大学,年度总经费124.26亿元

20.厦门大学,年度总经费121.82亿元

21.西北工业大学,年度总经费118.55亿元

22.吉林大学,年度总经费109.66亿元

23.北京师范大学,年度总经费108.40亿元

24.中南大学,年度总经费108.24亿元

25.清华大学,年度总经费103.22亿元

26.南京大学,年度总经费101.61亿元



有人说,办大学就是砸的真金白银,一点都不错。再穷也不能穷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只有经费充足,科研经费才能增长,科研经费投入越多,才能够产生越多的科研成果。

比如,在全国科技经费投入持续增长的宏观背景下,2023年全国科技经费总额已突破3万亿元大关,其中投入高校的科技经费达到了2753.3亿元。

因此我国才得以出现了“科研井喷”的现象。

有很多一流大学不仅经费多,科研经费也舍得投入,比如武汉大学2024年度科研经费突破30亿元,位居全国高校第一名。



还有北京化工大学和中国海洋大学同样不甘示弱,分别以超过13亿元和12亿元的科研经费到账额,彰显了它们在科研领域的强劲势头。

中北大学连续三年科研经费突破10亿元大关;齐鲁工业大学同样以超过10亿元的科研经费到账额,展现了其在科研领域的强劲实力。

太原理工大学首次突破8亿元大关,重庆科技大学首次超过3.5亿元,鲁东大学和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则首次突破2亿元。

再说河南省的高等教育投入。

河南是我国的高考大省,只有郑州大学一所211高校,河南大学是双一流学科高校,河南省位列前十名的大学年度经费又是多少呢?



还拿2023年河南高校年度经费预算来说话,前十名的大学分别是:

1.郑州大学,年度总经费34.34亿元

2.河南大学,年度总经费23.82亿元

3.河南农业大学,年度总经费14.99亿元

4.河南师范大学,年度总经费11.72亿元

5.河南科技大学,年度总经费11.18亿元

6.河南理工大学,年度总经费9.43亿元

7.郑州轻工业大学,年度总经费8.21亿元

8.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年度总经费8.09亿元

9.河南工业大学,年度总经费6.43亿元

10.河南中医药大学,年度总经费6.37亿元

低于5亿的高校有3所,包括河南警察学院4.46亿、河南工学院3.64亿、郑州大学体育学院1.65亿。



不可否认,这几年河南高校经费每年都在增长,2024年郑州大学和河南大学双双破30亿元,2025年的预算更多,但是还远远低于全国大学的平均水平。

其原因,还是河南省是农业大省,经济仍然欠发达,拿不出更多的经费支持高等教育,这也是多少年来河南高等教育一直薄弱的关键因素。

一般来说,大学经费的来源包括几个方面:

一是国家的经费投入;

二是大学所在城市的拨款;

三是学生的学费;

四是企业的捐赠;

五是学校的创收。

总之,大学名气越大,经费来源渠道越多,河南的高校几乎没有占到天时地利,所以要发展困难很多。

你对这件事情怎么看呢?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