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赵世峰

日前举行的美日首脑会晤没有出现日方担心的意外局面,会后发表的联合声明称,寻求日美关系的“新黄金时代”。然而,日本各界在“石头落地”后也在担心所谓“新时代”是“真金”还是“镀金”。

据共同社报道,石破茂9日在日本广播协会(NHK)一档节目中评价道:“我觉得(与特朗普)很投缘,他给我的印象是今后可以从容而深入地对话。”石破还表示,“与在电视上看到的(特朗普)不同,他没有中途打断我,而是认真地听我说话。”


7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右)和日本首相石破茂在首脑会谈后出席联合记者会。

石破茂是特朗普开启第二任期后第二位访问白宫的外国领导人,他在会晤期间对特朗普大加赞赏,试图建立友好关系。石破茂在记者会上说:“近距离见到电视上的人物,感觉格外激动。”他表示:“虽然有点令人生畏的印象,但他(特朗普)是一个真诚、意志坚定且对世界怀有强烈使命感的人。”

石破茂访美前做了精心准备,从握手姿势到先说什么后说什么,都进行了“演练”。针对特朗普最在意的贸易问题,石破茂携带“1万亿美元对美投资、扩大美国液化天然气进口、修改日铁收购美钢方案”等大礼包,一下子“堵住”了特朗普的嘴。

至于外界质疑过于“讨好”特朗普而没有展现个人风格和主张,石破茂解释说:“如果我说不这样做,整个会谈就会毁于一旦。他(特朗普)讨厌被拒绝,所以不能否定他。因此,我采取了‘石破文风’,谆谆诱导。”石破进一步解释,与特朗普接触是为了推进合作、建立信任。我和他只能去谈一些共识,至于有争议的地方,是在建立信任的基础上再去聊的事,这个需要时间。


6日下午,日本制铁公司副董事长森高弘在东京都千代田区召开记者会。

《日本经济新闻》刊文指出,“石特会”的“成功”是因为事前“预期值低”。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尼古拉斯·塞切尼表示,“面对不可预测的特朗普,仅仅维持现状就可以称为‘成功’。”但围绕美国钢铁公司收购案一事仍充满变数。日本制铁公司副董事长森高弘已于12日前往美国,与特朗普的亲信展开磋商,日铁作出多少让步尚未可知。日本《读卖新闻》的报道则认为,为了避免被加征关税,日本今后恐怕只能持续不断地证明自己对美国经济的贡献。

京都大学教授藤井聪9日在社交媒体X上发文,严厉指责石破茂向特朗普承诺的1万亿美元对美投资是“卖国”行为,是石破茂在当前日本国会“朝小野大”的不利局面下谋求“保身”之举。他认为,当前首先应该促进国内投资,而不是投资美国。

日本共产党政策委员长山添拓则批评道:“一味低声下气地讨好特朗普,日美同盟显露了危险。”有日本网友也认为石破茂的表态等于印证了“日本是美国的ATM”,“对海外的投资,只有海外的企业和投资人才能得到利益,日本民众并不能获益”。


10日上午,日本内阁官房长官林芳正在首相官邸举行记者会。

尽管石破茂有明显示好姿态,但对削减美日贸易逆差,特朗普态度坚决。据法新社报道,特朗普说,他希望两国贸易实现“平等”。当被问及如果没有取得进展是否会征收关税时,他给出了肯定回答。而石破茂回国后被问及特朗普政府未来是否会把日本纳入加征关税的对象国时,他表示“不知道”。日本内阁官房长官林芳正12日透露,日本政府已通过驻美使馆向美国政府提出日本钢铝产品关税豁免申请。石破茂当天的参议院全体会议上表示:“将仔细研究并劝说美国给予豁免。”

针对特朗普所称美日正在讨论阿拉斯加州油气合资项目,日本国际环境经济研究所理事竹内纯子表示,日方应对该项目持慎重态度,因为气田位于阿拉斯加北部,需要建设长达1300公里的管道才能运到阿拉斯加南部港口,这将极大增加开采成本并最终由日本承担。竹内纯子说,美国很早就有希望日本购买阿拉斯加天然气的想法,石破茂政府有必要先了解一下前任在此事上为何慎重。

日本帝京大学专任讲师山口航指出,从体现抽象同盟关系的象征功能和构建个人信任关系的实质功能来看,美日首脑会谈是“成功”的,但真正的考验在于以后的实质性会谈。“日本对美国投资1万亿美元”和“美国对日贸易逆差减少1000亿美元”等数字目标在初次会谈时或许看起来是“成功”的,但“今后每次会谈都将被迫进行验证”。这层“镀金”何时会褪去,还不得而知。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