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黄昱

编辑 | 刘宝丹

走过前两年的低价、 全托管、半托管的激烈竞争后,随着AI的应用,跨境电商平台将在2025年呈现多维度的激烈博弈。

为了在这场激烈的竞争中拔得头筹,阿里国际数字商业集团(简称“阿里国际”)已然火力全开。

2月14日,华尔街见闻获悉,阿里国际旗下B2B跨境电商平台阿里国际站,2025年全年对欧洲等新市场的投入预计将成倍增长。

与此同时,阿里国际站还将在当地拓展更多本地化的物流、金流合作伙伴,扩充更多欧洲方向的物流线路、提供更有确定性的物流保障、增加更多符合欧洲当地买家习惯的支付工具和方式。

为了招揽更多商家,除了一系列举措外,阿里国际站也拿出最新的成绩单。

据悉,春节过后一周,阿里国际站订单量同比(按农历年同比)大涨50%,各项核心指标全面开门红。尤其是在美国市场保持稳定增长的同时,各个新兴市场增速都创下新高,其中欧洲增速最快,订单增长达到70%多。中东、南美、亚太等市场也紧随其后高速增长。

新兴市场增长强劲的同时,不少细分行业也呈现井喷态势。

阿里国际站提供数据显示,以欧洲市场为例,消费品行业里,美妆、箱包、消费电子、服装及配饰、珠宝眼镜手表以及家居园艺类产品的订单量增速均超100%。五金工具、工程机械、汽车和摩托车配件等非消费品行业也实现翻倍增长。

除了阿里国际站外,位列“出海四小龙”的阿里速卖通,也加大马力跑马圈地。

据华尔街见闻了解,2025年春节,速卖通推出“春节不打烊”大促活动,大量商家日销突破数千单甚至万单,实现新春“开门红”。

事实上,为了帮助跨境商家抓住春节期间的流量,速卖通在节前发布了一系列利好措施,如活动期间准时发货可享1-2元每单的发货激励。

速卖通还在2024年推出了 “海外托管”和“百亿补贴”,鼓励高客单、高品质的品牌型商家备货海外本地仓,提高履约效率,并通过平台补贴保障价格力。

此外,去年下半年速卖通明确了“自运营+托管”的双轨驱动策略。不少POP商家(自主运营商家)表示,速卖通双轨驱动策略后,平台回归商家运营,给予了商家更多自主权,他们期待着2025年的全面爆发。

2023年全托管元年之后,各大跨境电商平台已经逐步意识到,仅仅依靠“卷低价”并不是长久之计。速卖通明确表示POP地位将持续提升,TEMU也被传将推出POP模式,而本地备货模式的比重也在增加。

有速卖通商家称,2023年中国电商“出海四小龙”崛起,跨境行业迅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履约时效、消费者体验被提到极度重要的位置,曾经无货源一件代发、野蛮生长的时代一去不复返。跨境红利逐渐消散,商家们很难再“躺赚”了。

一个行业共识是,“现货”“备仓”“产品力”“精细化运营”逐渐成为新的跨境流量密码。

另有业内人士预计,2025年跨境商家将面临更多元化的选择,商家需要根据自己的主营类目及供应链能力,在不同经营模式下找到盈利确定性。

近些年来,跨境电商行业的竞争越发激烈,各大电商平台都要抓住机会抢占市场,然而市场焦点似乎更多聚焦在面向C端的SHEIN、阿里速卖通、TEMU、TikTok Shop这些中国电商“出海四小龙”身上。

作为阿里全球业务的基本盘,定位跨境B2B的国际站是阿里巴巴在1999年成立之初最早的业务板块,也被外界称为“阿里长子”。在国内电商蓬勃发展的黄金期,阿里国际站略显暗淡,但时移世易,近年来,国内电商行业增量见顶的情况下,阿里国际站重新回到聚光灯下。

与此同时,有业内人士认为,在多变的全球贸易形势下,B2B出海平台凭借单子大、利润高、更加稳定可持续的优势,将成为中国商家出海最重要的机会。

为了进一步寻求增长,AI是阿里国际站如今的重要战略之一。

华尔街见闻,从阿里国际站了解到,其全流程AI外贸产品已接入大模型DeepSeek-R1,将全面应用于外贸生意的各个核心环节,大幅提升推理能力,更好帮商家拓展生意增量。

据悉,此前阿里国际站已上线全流程AI外贸产品生意助手,通过4个AI Agent帮外贸商家实现商品的托管运营、客户的自动接待,并帮助商家在全球各个市场智能营销,实时检测合规风险。

跨境电商专家林智勇认为,2025年才是跨境电商AI元年,因为Deepseek大大降低了使用AI的成本和门槛,跨境电商卖家都在积极地应用Deepseek来提升工作效率和质量。AI正在行业的快速普及,特别是大卖家对AI全力部署,将会对中小卖家形成新的竞争优势。

全球跨境电商竞争进入“持久战”, 一个明显的趋势是,大家已从不惜一切代价的增长转向关注盈利性的增长。而在这场竞赛中, AI正在重塑跨境电商的供需匹配和经营模式,将成为2025年跨境电商平台竞争的关键变量。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