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老公结婚已经30年了,回想起来,人生的点点滴滴都像是昨天的事。30年,真不短了,但我们之间的矛盾,似乎也从来没有真正消失过。
我叫李霞,丈夫叫张鹏。我们结婚那年,我刚从一个小城市调到省城工作,张鹏则是一个典型的家庭型男人,工作很稳定,在一家国企做技术员。那时我们彼此都很年轻,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和期待,想着一起努力,过上好日子。
然而,这30年里,我们的生活并没有我想象中的那么顺风顺水,尤其是张鹏那颗不怎么属于我的“心”,总是被他的母亲牢牢占据着。
记得结婚头几年,我们的生活还算是甜蜜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渐渐发现,张鹏对他的母亲有一种近乎盲目的依赖。结婚时,他就把自己的工资卡交给了母亲管理,说是“老妈辛苦了一辈子,应该享福”。我听了,心里不舒服,但碍于刚结婚,张鹏又是个性格内向的男人,我也不好当场发作。
随着时间的推移,事情越来越不可收拾。每个月发工资了,张鹏一拿到钱就赶紧把卡交给他妈,一分钱都不带剩下,自己甚至不跟我提一声。到了后来,张鹏工作稳定了,薪水也涨了,但我一直感觉到,家庭的经济大权好像从来都没在我手上。
每次我提起钱的事,他总是拿着“母亲年纪大了,生活不易”的理由来搪塞。
我记得有一次,我和张鹏去超市买菜,刚好碰到他妈在外面溜达。她看见了我们,立刻凑过来,眼睛瞪得大大的,指着购物车里的几袋大米和一些鸡蛋说:“买这么多干啥?你们家收入也不高,怎么花这么多啊?节省点儿吧!”我当时有些愣住了,但又忍了下来。张鹏看着我,叹了一口气:“妈说得对,我不跟你说了。”说完便头也不回地往前走。
这种情况,我早就习惯了。渐渐地,我开始觉得,自己在家里不过是个“外人”,对家庭的影响力几乎为零。张鹏的母亲把家里的事情当成了自己的责任,什么事都插一脚。而我呢,虽然每天辛苦工作,照顾家庭,但总是感到无形的隔阂。
30年过去,张鹏的妈妈也年纪大了,身体不太好,张鹏也逐渐进入了退休年龄。我以为退休后他应该会多些时间和我在一起,享受我们的“二人世界”,但没想到的是,张鹏一退休,就开始不停地琢磨如何“花”我的养老金。
那是去年冬天,天气冷得很,张鹏刚刚退休不久。那天他喝了一点酒,进屋后我正坐在沙发上织毛衣,他走到我面前,皱着眉头说:“霞,我把我退休金的卡给我妈了,你的养老金可以拿出来一部分当家用吧。”
我愣了一下,心里一阵怒火上涌:“你说什么?我这么多年辛辛苦苦攒下来的养老金,你怎么可以随便拿来用?你难道不觉得有些不合适吗?”
张鹏一看我生气,赶紧解释:“不是不合适,霞,你也知道,我妈年纪大了,身体不好,家里还得照顾。咱们老了,也不能靠别人。再说,家里那么多年花钱都是我妈在管,这么多年了,我也没多要求过你啥。这次我只是想把钱拿来做点事,给你们留个后路。”
我听得很生气,声音提高了些:“你妈又不是我妈,凭什么我得拿我的养老金去养你妈的老年生活?你退休了,不就是应该更好地照顾我和家里吗?为什么还一直想着你妈?”
张鹏沉默了,低下头,像是有些内疚,但又不敢直接承认自己的错误:“霞,我知道你受了很多委屈。你也知道,我妈年纪大了,儿子不照顾她,谁来照顾她?你也不是不知道,我妈从来没有为自己做过什么。”
我冷笑了一下:“张鹏,你觉得你妈从来没有为自己做过什么,但你妈从来没觉得你是个‘儿子’!你现在不就是想把我的养老金当成你妈的养老基金吗?”
张鹏看着我,眼里闪过一丝无奈:“我不是那个意思。”
“那你是什么意思?”我压低声音,不想让外面的人听到,但语气却无比冷酷。
他愣了愣,低声说:“霞,我知道你心里委屈,但你也得理解我,毕竟家里就我一个儿子,我妈一辈子为家庭操劳,这些年都没轻松过。”
我深吸了一口气,心情复杂:“我知道你妈辛苦,但我也辛苦了30年。你不能总是把我的辛苦当成理所当然。我们都需要为自己活一次,而不是为别人付出一辈子。”
那天晚上,我和张鹏之间并没有再多的交流,沉默的气氛一直蔓延到第二天。虽然我们依旧像往常一样,吃着早餐,打理着家务,但心里的距离已经拉开。到了晚上,我忍不住再次开口:“张鹏,我们离婚吧。”
张鹏沉默着,没有再说什么。我站起身,走到房间里收拾好行李,准备离开这个曾经是我家的地方。虽然心里有些不舍,但更多的是一种解脱的感觉。我们之间的裂痕太深,已经无法修复。
那一刻,我才真正意识到,我已经为这段婚姻付出了太多的牺牲,而张鹏,却从未在乎过我的感受。我的人生,也该重新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