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俄罗斯驻平壤大使亚历山大·马采戈拉向媒体透露,朝鲜已经为数百名在乌克兰战场上受伤的俄罗斯官兵提供了治疗;而且,早在去年夏天,俄军阵亡军人子女还曾被安排去朝鲜度假。
很有意思的是,亚历山大·马采戈拉大使又专门来了一句——“当我们提出至少补偿我们(朝鲜)朋友的部分费用时,他们真的感到被冒犯了,并严肃的要求我们永远不要再提这样的事情”。
你看,好家伙,将军的恩情,已经开始普照俄罗斯大地了。
从表面上看,朝鲜提供的这些帮助,确实是免费的。但你换个角度再品品,其象征意义,或许大于实际价值。
首先,俄罗斯境内其实并不缺乏这类适合康复治疗的地方。
当然,你可以说,苏联老干部和劳模们最青睐的疗养胜地克里米亚,目前不太安全。但别忘了,除克里米亚外,俄罗斯还有著名的索契、喀山,莫斯科,甚至更远一些的阿尔泰的朱马林地热山泉等等。
你看,早在苏联时代,铁轨就已经铺到了疗养院门口,交通也是非常便利的。
那么,再反观朝鲜,距离俄乌战场前线足有7000多公里。伤员从库尔斯克州到平壤,要经过相当漫长的路程。严冬时节从欧洲地区穿越广袤的西伯利亚荒原到达远东,整个路途无论是采用任何一种交通工具,都不会很舒服。
比如,平壤到莫斯科的火车,通常要开上9天半;飞机也要飞上10到11个小时(没有直航)。
咱们先不谈医疗水平的高低,就光看路上的这通折腾,一些伤员或许都已经吃不消了。
所以可以推测,那些被送去朝鲜的俄军伤员,主要是去休养,而非治疗,否则根本扛不住如此遥远的路途。
当然,无论是什么形式的疗养,人家朝鲜一分钱不要,还是挺令人感动的。
只是,如果你再联系一下其他方面,就又会发现,朝俄伟大友谊不能直接谈钱,确实也是有原因的。
朝鲜和俄罗斯都被国际制裁了,手头拿不出来多少美元。
但美元,又是国际硬通货币。
这样一来,两国之间的交易如果直接谈钱的话,就很麻烦了。
比如,俄罗斯从朝鲜那里买炮弹,付给朝鲜正在以肉眼可见速度贬值的卢布,朝鲜肯定是不收的;
反过来,朝鲜如果给俄罗斯送来的粮食支付朝鲜元,那在俄罗斯看来,几乎就是一堆废纸——除了朝鲜自己,这玩意放其他地方压根没人要,合着俄罗斯相当于拿粮食和能源换回来了一堆纸。
所以,他们干脆就采用了最“原始”的形式——以物换物,尽量避开美元交易。
那么,咱们再联系到前面说的朝鲜方面“拒收俄方一分钱”,甚至当俄方主动提及费用的问题时,朝鲜负责此事的官员“发自内心地感到不悦”,“直截了当地拒绝了俄方的提议”,“谈钱伤感情”等等....这不就很说明问题了么——无论是卢布还是朝鲜元,那都不是对方想要的东西。
这方面,在采访中,亚历山大·马采戈拉大使也透露了相关内容。目前和今后,俄罗斯都会向朝鲜持续提供能源、粮食和药品方面的支援。
除了上述朝鲜极为短缺的生存物资,外界还普遍推测,俄罗斯在卫星和航天技术,特别是火箭发动机相关领域,也在跟朝鲜开展合作。
这个从2023年朝鲜最高领导人访俄的行程安排里,就能看出很多苗头——金正恩到访的重点正是两个俄罗斯军工基地——齐奥尔科夫斯基的东方航天发射中心,以及阿穆尔河畔共青城的加加林飞机制造厂。
至于朝鲜这边的回报,除了支援俄军的大量炮弹,就当属传说中前阵子在库尔斯克作战的朝鲜军人了。
根据韩国和乌克兰方面的“互相确认”,朝鲜援俄规模曾达到了11000人之众。但最终被生擒并且确认了身份的,却只有两名士兵。
搞得乌军俘获了朝鲜军人,简直如同抓到了外星人一般...
这说明什么问题?
被派到7000多公里外作战的朝鲜官兵,他们中的大多数,还真不是随便拉去的炮灰。这些朝鲜军人的战斗意志,组织性和纪律性,以及对他们伟大领袖的忠诚度都是相当靠谱的。
对于朝军来说,在协助俄军作战的同时,库尔斯克战场更是一个难得的观察实践北约与俄制武器装备攻防、研究现代战争战术的机会。
“在战争中学习战争”,这种经验可是用钱都买不到的。
所以,朝鲜军人是来获取实战经验的,并非专门去送死的。因而咱们看到,战斗了一段时间后,他们就有组织的后撤了,这大概率也属于事前计划之中的安排。当然,今后也不排除,这批撤走后,会有下一批朝军轮换去库尔斯克前线。
总之,还是那句老话。虽说朝方表达的是对俄罗斯进行“无条件的支持”,但国际外交上,哪可能会有真正的不带任何利益交换的“无条件”?
虽然嘴上不谈钱,但俄、朝心中都各自有杆秤。
普京可没那么傻,朝鲜也没那么笨。
原创文章,未经授权,拒绝一切形式转载和改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