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5年2月13日,美国本流感季已累计报告至少2400万例感染病例,住院超31万例,死亡人数突破1.3万,成为2009年H1N1大流行后最严重的流感季。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数据显示,全美43个州的流感活跃度处于“高”或“非常高”水平,南部、西南部及西部尤为严峻,部分学校因大规模感染被迫停课,得克萨斯州一学区单日650名学生及60名教职工集体病假,停课3天。
本次流感主要由甲型H1N1和H3N2毒株主导,占病例总数96%以上。与此同时,卫生部门正密切监测禽流感H5N1的扩散——该病毒已致全美近70例人感染,内华达州一名奶牛场工人因接触病牛确诊,成为首例与哺乳动物相关的病例。尽管H5N1尚未发现人际传播,但世卫组织警告,美国退出世卫后,其禽流感数据透明度骤降,全球防疫协作面临“盲区风险”。
流行病学家金德里纳指出,美国防疫措施松懈是疫情失控的主因:2024年冬季成人流感疫苗接种率仅44%,儿童接种率跌至6年最低的45%,叠加口罩佩戴率下降、社交距离形同虚设,形成“免疫洼地”。更讽刺的是,美国在退出世卫后,单方面切断疫情信息共享渠道,世卫发言人直言“传统交流已被切断”,多国担忧此举将削弱全球传染病监测体系。
除流感外,美国正同时遭受新冠、RSV(呼吸道合胞病毒)及诺如病毒的冲击,儿科医院挤满“四重感染”患儿,全美10个州大面积学校停课。纽约大学医学专家穆里根称,往年流感高峰通常在2月,但今年因季节延迟,病例数或持续攀升数周。罗切斯特大学医学中心更警告,疫情期间民众因减少接触病毒导致免疫力下降,加剧了本轮呼吸道疾病的致命性。
美国曾是世卫组织最大资金贡献国(占2023年预算约20%),但其退出后,世卫不仅失去12.8亿美元经费支持,更难以协调全球禽流感防控。匿名西方国家外交官批评:“若美国这样的‘卫生大国’拒绝透明,将传递灾难性信号”。中国、欧盟及东盟已启动独立监测机制,试图填补美国留下的信息真空。
美国的流感危机不仅是公共卫生事件,更暴露出国际治理的深层裂痕。当政客以“退出世卫”为筹码、民众以“自由”为名抵制防疫时,病毒却在悄然改写生死簿。世卫的警报已拉响:若放任数据黑箱与单边主义,人类或将迎来一场没有国界、却无人预警的“沉默瘟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