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的元宵晚会大家看了吗?



春节过后没多久,就是元宵节。

俗话常说“过了正月十五,这个年才算真正过完”。



吃元宵、赏花灯、猜灯谜、看晚会,图的就是欢乐喜庆、幸福团圆。

“花灯映月圆,万家共此时”。



2月12日晚上8点,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5年元宵晚会》准时和海内外观众见面。

整台晚会主要是以元宵节传统习俗为引领、以“欢乐吉祥、喜气洋洋”为总基调,给全球海内外观众呈现了一场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团圆家宴。



今年的元宵节晚会,看似平平无奇,实则背后却释放出了“5个重要信号”!

从晚会的侧重点中不难发现,这“5个信号”应当是2025年发展新趋势。





一、信号1:影踪联动、文化破圈

今年元宵晚会上的节目数量虽然不多,但个个都是精品。



每一个节目背后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以及对传统文化的自信与发扬。

尤其是票房即将突破百亿大关的春节档热映电影《哪吒2》,也在元宵舞台上“闹”出了新花样。



一段精彩的开场歌舞表演结束后,大张伟就带着他的“藕饼”组合登上了舞台。

并结合《哪吒2》电影热度,带来了歌曲《哪吒闹元宵》。



古灵精怪的“哪吒”和儒雅俊秀的“敖丙”现身舞台,令所有观众都惊喜不已。

即便只是人偶,但只要他们站在那里,就足以引发全网的关注与热议。



大张伟的舞台依旧一如既往地稳定,总是给人一种积极蓬勃的生命力。

更让大家感到意外的是,“哪吒”的配音演员吕艳婷也来到了舞台现场。



她的到来,为整个节目增添了不小的看头。

现场氛围直接被烘托到最高潮,“哪吒”的影响力果真不容小觑。



根据目前的数据来看,《哪吒2》距百亿票房仅有一步之遥。

此刻,它不仅仅是一部普通的电影,同时也是代表中国文化的一张名片。



网友甚至还用“升国旗”来形容“票房不断攀升”这一增长趋势。



哪吒和敖丙的出现,无疑为元宵晚会增添了更多趣味和文化气息。



二、信号2:传统文化、走向国际

除了文化破圈之外,传统文化依旧坐在了“主桌”。

“花灯映月,汤圆寄情”。



传统文化穿越千年,永垂不朽,温暖着前世和今朝。

新生代演员易烊千玺与京剧演员周恩旭合作,深情演绎了歌曲《一礼成人》。



戏腔与流行音乐巧妙融合,传统礼仪与现代节奏产生强烈的共鸣,呈现出了跨越时空的情感联合。



此外,民乐与相声的碰撞,也给观众带来了一种全新的视听体验。

相声《金蛇序曲》中,中央乐手们将现代曲风巧妙地融入其中。



不仅展现了民族乐器的魅力,同时也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无锡分会场,蔡程昱与李云霄这对俊男靓女,将美声与越剧完美融合。

用细腻的歌声和婉转的戏腔,让《相思》这首经典歌曲重新焕发出了新的光彩。



武汉分会场上,冯翔与周传雄一同演绎了一首《汉阳门花园》。

他们用武汉方言和国语相结合的方式,一同唱出了对家乡的深情与渴望。

尤其是那句“天天都想家家,家家也每天在等着我,哪一天能回家”。



这句歌词唤起了无数游子对家乡的思念,同时也折射出两岸同胞共同的愿景与期望。

此外,国乐和鸣《宫商角徽羽》更是给观众带来了亿点点震撼。



北京、重庆、武汉、拉萨、无锡五个分会场的乐手们,隔空齐奏国乐《宫商角徽羽》。

九种传统民族乐器,一同奏响了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



另一方面,越来越多外国人也有机会登上了央视舞台。

还记得蛇年春晚,艾文凯尔和美国共和时代乐队作为特邀嘉宾一同亮相春晚。



这一举动不仅体现了我国的大格局,同时也真诚的打开了国际大门。





三、信号3:内娱新希望:力捧新人

如今大家总说“内娱完了”“内娱没有希望了”。

尤其是近年来,艺人塌房的新闻基本没断过。



次数一多,艺人在观众心中的可信度就越来越低。

可能刚粉上没多久,下一秒就被爆出了黑料,既浪费感情又浪费精力。



但今年元宵节晚会,央视又向外界传递出了“内娱燃起新希望”的信号。

众所周知,每逢传统节日晚会,央视都会挑选一些“清白无黑料”的年轻艺人登上舞台。



一来是为了给他们曝光的机会,二来则是为了给舞台增添新活力。

蛇年春晚中,就有许多年轻的面孔登上舞台。



男明星中,有王一博、汪苏泷、易烊千玺、张艺兴、许凯、丁禹兮等艺人。

女明星中,有白鹿、任敏、孙千、宋雨琦、程潇、姚晓棠等多位年轻女艺人。



他们在舞台上出色的表现,无疑给观众带来了绝美的视觉盛宴。

同时,也让更多人看到了内娱的新希望。



央视出品,必属精品。

凡是能登上央视舞台的,都是央妈细心挑选的没有黑料、不爱炒作的年轻艺人。



元宵节晚会上,几位登过蛇年春晚的年轻艺人,同样也现身元宵晚会现场。



四、信号4:关注社会底层普通劳动者

元宵节晚会之所以备受好评,主要也是够“接地气”。

不仅有众多明星艺人的参与,更重要的是它所传递的情感与温暖。

晚会现场,“网红出身”的刘宇宁和中国残疾人艺术团的表演无疑给观众带来了很深的触动。



刘宇宁虽不是科班出身,但他既能唱歌又能演戏,妥妥的全能型艺人。



此次元宵节舞台上,他们用自己的歌声向大家传递出了对普通劳动者的关怀和温暖。

也让更多人意识到了普通劳动者,在社会上同样有着重大的作用。



除此之外,元宵晚会上还有一个特别的唱歌环节。

他们既不是明星,也不是什么网红、流量人物,而是来自全国各地普通的小人物。



他们平凡却不平庸,在各自岗位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当他们一同合唱《与共》时,给人带来了很大的触动。



平凡的小人物也能登上大舞台,央视晚会不再高高在上,而是逐渐向大众化靠近。

不得不说今年春晚以及元宵晚会,确实让人看到了一丝“人情味”。





五、信号5:现代科技与艺术的创新结合

除了文化与娱乐之外,元宵晚会还强调了现代科技与艺术的创新结合。

蛇年春晚上,最让你印象深刻的是哪个节目?

相比大多数人都会想起:机器人穿着大花袄扭秧歌。



网友甚至戏称这个节目是春晚舞台上的“出丑担当”。

这个节目看似不和谐,但却是精心设计的反差感,目的就是为了让表演更加生动。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节目是“国师”张艺谋倾心制作的。



当大家都停留在娱乐和调侃的阶段时,有些人却看到了节目背后蕴含的意义。

“不惹我,我可以载歌载舞”

“惹我,我亦可以载戈载武”



这些机器人在舞动的同时,能够稳稳地接住手绢。



如果换一个环境,同样也能稳稳地拿起武器。

元宵节晚会上,想必有不少观众都发现了两个“显眼包”。



一个是穿着大花袄的机器人,一个是穿着大花袄的撒贝宁

上台时,撒贝宁甚至还模仿机器人的步伐走路,让人看了忍俊不禁。



先是机器人二人转表演,后又是撒贝宁和机器人的相声组合。



将科技与艺术相结合,既有趣味性,又让大家看到了科技的创新,一举两得。

日后,这种科技与艺术相结合的模式或许会成为发展新趋势。



结尾:

果然央视的元宵晚会,每个节目都蕴含着深层的含义。



尤其是以上五点,更是让观众惊艳不已。

大家看昨天的元宵晚会了吗?对此,您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补充!

信息源:







免责声明:

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