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际政治与资源博弈的舞台上,特朗普提出的“武器换稀土”计划正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
自特朗普上台后,美国对外援助政策出现重大调整,宣布暂停对外援助90天,乌克兰也未能幸免。但美国并未完全放弃对乌的干预,据美国“CNN”网站报道,特朗普提出了一项价值数万亿美元的“武器换稀土”交易,即用美国武器换取乌克兰的稀土等矿产资源,泽连斯基对此表示认可,认为十分公平。
特朗普此举背后有着多重原因。一方面,美国此前在乌克兰已投入数千亿美元,特朗普不想继续做赔本生意。另一方面,也是更为关键的一点,是企图打破中国对稀土的“垄断”。
中国作为全球稀土储量最大的国家,约占全球70%的稀土矿产,同时也是最大的稀土开采、精炼国。稀土在现代工业,特别是高科技领域作用重大,被誉为“催化剂”。在美方对中国实施多轮制裁后,中方严控稀土出口作为反制手段,这让美西方担心在高科技领域被“卡脖子”,于是急于寻找稀土替代来源。
乌克兰确实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有20多种重要矿产,除稀土外,还有钛和锂等。据估计,乌克兰地下矿产资源价值超15万亿美元,但约一半处于俄占区的乌东四州,与俄占区接壤的乌控制区虽有价值约3.5万亿美元的矿藏,却因靠近前线,开采、加工和运输困难重重。外界推测,普京已夺取或影响了乌克兰超12万亿美元的能源、金属和矿物资源。
美媒分析认为,即便特朗普与泽连斯基达成“武器换稀土”交易,也难以实现。普京方面态度明确,其发言人佩斯科夫回应称,美国不应向乌克兰提供武器,否则俄军不会保证相关开采活动的安全。
这无疑给特朗普的计划泼了一盆冷水。对中国而言,美国无法从乌克兰获取足够稀土,就仍需依赖中国供应,中国可继续利用稀土这一有力武器与美西方进行博弈。
作者:陈光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