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2日,农历蛇年正月十五,以“红红火火过大年 龙腾狮跃闹元宵”为主题的春城体育节全民健身系列活动—2025年昆明市舞龙舞狮展演暨春城体育消费节在同德昆明广场盛大开幕。来自昆明市16个县(市)区的36支龙狮队伍欢聚一堂、同台竞技,共享舞龙舞狮带来的激情和快乐。


活动现场,一条条祥龙腾空而起,时而盘旋上升、时而俯冲下降,龙盘柱、叠罗汉、龙腾九霄和以龙身搭成的各式舞龙造型令观众目不暇接;一只只色彩斑斓的狮子时而腾挪跳跃、时而翻滚嬉戏,一张一弛、一盼一探,灵动的表情演绎令人拍手叫绝,“长龙”腾挪翻飞,“醒狮”摇头摆尾,花式繁多、形神俱备,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和喝彩。

据了解,舞龙舞狮是集中国历史、文化和体育于一体的体育运动。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舞龙舞狮被列入其中。此次舞龙舞狮展演不仅是一场技艺比试,更是一场传统文化的盛宴,让市民领略到了龙狮表演的独特魅力。

通过激烈的角逐,五华区舞龙队、官渡区舞龙队、经开阿拉舞龙队、富民永安青龙队、宜良县舞龙队、西山区昆明龙跃舞龙文化有限公司、晋宁区舞龙队、嵩明县罗帮腾云舞龙队获得舞龙项目一等奖,官渡区舞狮队、经开阿拉舞狮队、寻甸县舞狮队、呈贡区林塘社区舞狮队、五华区舞狮队、宜良县舞狮队获得舞狮项目一等奖,16个县(市)区获得优秀组织奖。


【市级非遗 云南特色—撒尼狮虎亮相】

昆明市龙狮运动协会裁判委员会主任、国际级裁判袁双平介绍说,石林县的狮虎舞是盛传于当地撒尼山寨的传统舞蹈,由4人或6人以上的乐队伴奏,舞蹈动作丰富,可舞出悲与喜的乐感。2005年,《狮虎舞》(传统舞蹈)被列为第一批昆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此次石林县舞狮队展示的狮虎舞,独具云南特色,将云南民族的精神图腾具象化为雄浑大气的跳跃翻腾。


【从青涩少年到白发奶奶 昆明龙狮队员年龄多样】

舞龙舞狮这项运动,不受年龄限制,它不仅在青少年中广泛开展,也在老年人中受到欢迎。东川二小组织了舞龙舞狮队参与比赛,学生们用灵活的身姿展示了昂扬的精神面貌。领队教师周雨介绍,“我们训练时间是每周末两天,还有寒暑假早上8:30-10:00,小队员在跳桩的时候难免摔倒,他们哭过之后又投入训练,第一批队员已经升入初中,利用周末回来继续训练”。 东川二小代表队曾登上东川区百姓春晚、全区拜年等舞台,并于2024年参加了云南省第三届校园龙狮争霸赛。

嵩明县阿古龙村小脚老奶舞龙队是本场比赛平均年龄最大的队伍,这支平均年龄80岁的舞龙队,在当地可谓家喻户晓,在她们的带动下,不仅附近许多群众爱上了舞龙,全民运动健身的氛围也日渐浓厚。73岁的领队王凤莲奶奶回忆,从自己缝布龙、扎草龙,40年风风雨雨,一路传承,舞龙除了祈福,更是一项健身运动,让人身心愉快。


【龙狮赛事进商圈 体育与商业激情碰撞】

为积极践行“体育赛事进景区、进街区、进商圈”号召,本次活动落地同德昆明广场,赛事现场配备了丰富的文创和商圈配套活动,市民关注商圈后获得商家提供的套餐折扣券和实物兑换券等,拍摄现场照片或视频发布到社交平台集赞满20个还可获得醒狮摆件一个,充分发挥了赛事活动聚人气、引流量、促消费的积极作用,将体育赛事流量转化为消费增量,也为全民健身发展提供了新路径。

本次活动由昆明市教育体育局、盘龙区人民政府主办,昆明市社会体育指导中心、盘龙区教育体育局、昆明市龙狮运动协会承办。

(中国日报云南记者站 记者 李映青)

来源:中国日报网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