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多伦多猛龙掏出3年1.2亿美元续约刚交易来的英格拉姆时,加拿大球迷的欢呼声中夹着几分自嘲:“这是给‘玻璃人’交的智商税,还是给‘破产版杜兰特’下的聘礼?”看看东部倒数第三的战绩,再瞅瞅英格拉姆近五年缺席了187场比赛的履历,这笔签约活像寒冬里点烟花——炸得热闹,但能照亮北境的长夜吗?



中国老话说“树挪死,人挪活”,当鹈鹕把场均14分的季后赛战犯改造成猛龙的“新龙王”;我们也才后知后觉,换件球衣,有时候比换副筋骨还管用。

英格拉姆这出“北境流浪记”,剧情比枫叶国的暴风雪还跌宕。谁能想到,猛龙竟愿意为这个左脚踝缠着绷带的锋线掏出年薪4000万?瞧瞧交易筹码:1个首轮签+布鲁斯·布朗+奥利尼克,这手笔简直是把英格拉姆当莱昂纳德2.0供着——尽管他本赛季18场比赛的净效率为-10.7。



但猛龙管理层的算盘珠子打得震天响:27岁的英格拉姆再脆,也比30岁的西亚卡姆有想象空间;2米03的身高配2米21的臂展,摆明了是要复制杜兰特“死神降临”的剧本。看看他健康时的数据:2022-23赛季场均24.7分5.8助攻,三分命中率39%,关键时刻得分联盟第9——这不活脱脱是“青春版书包杜”?更妙的是,当巴恩斯本赛季三分命中率跌至26.6%时,英格拉姆37.4%的外线准星简直是雪中送炭。

这俩人的组合,像极了火锅配冰啤:一个负责暴力涮肉,一个专司冷箭穿心。



鹈鹕放弃英格拉姆的决策,如今看来像极了2018年马刺送走莱昂纳德的复刻。当初猛龙赌赢“面瘫战神”率队夺冠,这次他们押宝的则是“复苏凤凰”。

不过隐患也像枫糖浆般黏糊糊地挂着:英格拉姆近三年出勤率仅58%,左脚踝扭伤让他缺席了本赛季多场比赛。猛龙队医组的压力瞬间飙升——毕竟他们上次处理巨星伤病还是2019年小加索尔的腿筋,而这次要修复的可是价值1.2亿的“人体玻璃艺术品”。

这笔签约的本质,是猛龙在重建十字路口扔出的“因果律武器”。他们赌的不是英格拉姆的现在,而是2016届榜眼与2019届最佳新秀(巴恩斯)化学反应的可能性。就像《冰与火之歌》里史塔克家族的箴言“凛冬将至”——当其他球队忙着军备竞赛时,北境人选择在暴风雪中埋下一颗可能春天发芽的种子。



要让这颗种子破土,猛龙需走三步险棋:其一,参考篮网培养杜兰特的“负荷管理”,把英格拉姆的场均时间压在32分钟以内;其二,开发其无球能力,毕竟巴恩斯本赛季场均7.3次潜在助攻无人接应;其三,把2025年首轮签当成诱饵,换取像卡鲁索这类能防擅传的拼图。这操作好比做加拿大名菜肉汁奶酪薯条——薯条(巴恩斯)要炸得酥脆,奶酪(英格拉姆)需融得绵密,最后浇上肉汁(角色球员)才能香气扑鼻。

更深层看,英格拉姆的救赎之旅恰是NBA的微观寓言:这里永远给天赋留扇后门,哪怕你曾被贴上“水货”“玻璃”的标签。就像猛龙主场悬挂的2019年总冠军旗帜提醒世人的:当年谁能想到,那个被马刺医疗组判了“死刑”的莱昂纳德,竟在北境创造了加拿大体育史上最辉煌的奇迹?



可以想象一下,当记者问总经理乌杰里为何冒险时,这个当年换来小卡的操盘手咧嘴一笑:“你知道为什么加拿大雁总要往南飞吗?因为它们相信,飞得再远,春天总会回来。”

现在,压力来到英格拉姆这边了。是成为第二个麦迪在多伦多起飞,还是沦为第二个安东尼在纽约沉沦?答案或许藏在平行时空签约发布会上他说的那句话里:

“他们给我看了猛龙队史集锦,第一个镜头就是莱昂纳德绝杀76人那个颠了四下的投篮——有时候命运颠簸几次,才能找到该进的篮筐。”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