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网络平台数据

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

票房(含预售)突破100亿元

成为中国影史

首部票房破100亿元的电影

暂列全球票房榜第17名


100亿票房的哪吒

爱“换脸”!

从正经护法

到叛逆“魔童”!


1、明代的哪吒绣像。

2、央视版《西游记》中的哪吒。

3、1979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哪吒闹海》剧照。

4、2025《哪吒之魔童闹海》中的哪吒。

2025年春节档,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登顶中国影史票房榜榜首,并刷新70余项票房纪录。目前,该片票房已过100亿元!这部电影延续了前作《哪吒之魔童降世》的颠覆性创作,再次以“黑眼圈”“大板牙”的叛逆形象引发热议。哪吒这一角色为何能跨越千年,在不同时代持续焕发生命力?今天我们一起探讨哪吒这一角色在不同时代背景下的演变与传承。


从凶猛夜叉到少年侍者

哪吒最早的文本记载可追溯至唐代。敦煌藏经洞出土的《北方毗沙门天王随军护法真言》中,“那吒”二字首次以音译形式出现,对应梵文“Nalakuvara”(那罗鸠婆),意为“俱毗罗之子”。在印度神话中,他是财神俱毗罗的第三子,守护北方天界。

唐代不空法师译《毗沙门仪轨》记载:“天王第三子哪吒太子,捧塔常随天王。”此时的哪吒保持着印度夜叉神的威猛形象,面现三目,身披甲胄,与后世少年神将形象相去甚远,具有鲜明的印度护法神特征。这种形象在唐代军事文化中备受推崇——安西都护府将士曾将毗沙门天王与哪吒奉为战神。


明代的哪吒绣像。资料图片

随着佛教传入中国,哪吒形象逐渐本土化。宋代《太平广记》收录的《郑仁本表弟》故事中,哪吒被描绘成“年可十四五”,“执红拂子”,已然褪去夜叉凶相,呈现出少年侍者的面貌。

此外,唐代名将李靖因战功被民间神化,与毗沙门天王形象融合,成为“托塔李天王”,哪吒由此被纳入中国家庭伦理体系,父子关系成为后续故事的重要矛盾点。

宋代禅宗典籍《五灯会元》首次记载哪吒“析肉还母,析骨还父”的情节,这个故事的本意是想阐述禅宗“心性本净、不假外求”的理念,但却意外奠定了其叛逆性格的基调。

文学经典中的本土化重构

宋元时期,哪吒形象通过戏曲和话本进一步演变。元杂剧《二郎神醉射锁魔镜》赋予其三头六臂的神通,强化其战神属性。

明代吴承恩在《西游记》中塑造的哪吒,已然成为天庭的忠实保卫者。第四回描写其“总角才遮囟,披毛未盖肩”,手持六般兵器与孙悟空鏖战,这个形象既保留了佛教护法神的战斗属性,又融入了道教“三坛海会大神”的神格。


央视版《西游记》中的哪吒和李靖。资料图片

《封神演义》第十二回至第十四回则彻底完成了哪吒形象的中国化改造。许仲琳将佛教元素与道教内丹学说熔铸一炉,创造出“灵珠子转世”“莲花化身”等经典设定。文中哪吒闹海、剔骨还亲、太乙真人重塑金身等情节,构建起完整的成长叙事。至此,哪吒的形象核心定型为“法力超群的叛逆少年”,其法器风火轮、混天绫等与扎着冲天鬏的孩童也成为后世创作的模板。

清代《说唐全传》中的哪吒形象出现世俗化转向。书中第二回描写其转世为李靖之子李哪吒,这个设定将神魔小说与历史演义嫁接,反映出清代通俗文学中神怪元素与现实主义的合流。哪吒在此成为连接人神两界的叙事纽带,其形象开始从纯粹的神话角色向民间信仰中的保护神过渡。

现代媒介中的多元表达

进入20世纪70、80年代,随着国产动画的蓬勃发展,哪吒这一角色开始以动画形象出现在大众视野中。这一时期的哪吒形象,以1979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出品的动画电影《哪吒闹海》为代表。影片中哪吒自刎的镜头成为华语动画史上最悲壮的一幕,其形象清秀俊美,象征对专制父权的反抗。而2003年的《哪吒传奇》则转向童真化,不仅继承了古代神话中的英勇特质,还融入了更多的童趣和幽默元素,使得哪吒更加贴近儿童观众的心理需求。


1979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哪吒闹海》剧照。资料图片

2019年,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横空出世。影片中的哪吒,不再是那个英俊潇洒的少年英雄,而是一个顶着黑眼圈、满脸戾气的“魔童”。这一形象的创新之处在于,它打破了传统神话中哪吒的完美形象,将其塑造成了一个有缺陷、有挣扎的真实人物。哪吒在面对命运的不公、社会的偏见以及内心的挣扎时,所展现出的勇敢与坚持,都使得这一形象更加深入人心。

《哪吒之魔童闹海》的共情密码

2025年的《哪吒之魔童闹海》进一步挖掘哪吒的“人性化”特质。影片将哪吒的成长困境与普通人的现实焦虑相联结,“闹海”成为了对命运枷锁的挑战。

同时,哪吒在面对肉身重塑的困难、家族责任的承担以及个人情感的抉择时,所展现出的成长与蜕变,都使得这一形象更加立体和感人。比如影片保留“黑眼圈”符号,但通过更复杂的表情捕捉技术展现其内心的脆弱与坚韧。哪吒与母亲拥抱的镜头被观众评为“年度泪点”,凸显家庭关系中的隐忍与包容。此外,敖丙与哪吒的友情线、李靖夫妇的育儿观等情节,均融入现代家庭伦理与心理健康议题,引发跨代际讨论。

来源:人民网、壹度文化

编辑:王瑜婧

审核:申亮

监制:孙磊

近日热点短视频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