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9日,北京海淀万寿路街道一社区发生火灾,海淀消防启动"秒级响应",通过"立体攻坚+智能调度"作战体系,在接警后18分钟内完成破拆、搜救、灭火全流程处置,火势得以有效控制,被困老人成功获救,未造成人员伤亡。
2月9日22时43分,海淀区万寿路街道一居民家中发生火灾。接到报警后,北京市消防救援局指挥中心立刻调派海淀区消防救援局全勤指挥部、五棵松特勤站、翠微小型站救援力量,赶赴现场处置。
"我们第一时间启动联勤联动机制,通过可视化电台联动离着火建筑最近的印象城微型消防站先行到场,下达命令做好小区人员疏散警戒。同步通过前期建成的叠加辖区建筑基础信息与消防作战资源的数字化辖区防消联勤一张图,在作战训练终端及时推送着火建筑结构图、小区消防通道、附近水源及社区楼门长、起火房间常住人员等关键信息,核实老人被困情况,为后续救援提供了宝贵信息。"特勤站指挥员张颢壹说。
22时50分,消防救援人员到达现场,破拆组第一时间对防盗门进行破拆,登高组在外部架设两节拉梯破拆防盗窗,开辟多条救援通道。
参与救援的特勤站助理指挥员吴硕说:"到达现场后,看到紧锁的门和不断冒出的黑烟,战友们各司其职,在3分钟后,防盗门被成功打开。"
22时55分,搜救组在门口发现一名被困老人,将其转移至安全位置并移交120进行救治。几分钟后,明火被成功扑灭。
"邻居闻到烟味后就报了警,为救援争取了黄金时间。"社区书记唐鹏说,"平日里老人和女儿一起住,我们联系老人的女儿,得知老人一人在家,并且门是反锁状态,所以消防员到场以后,了解到屋里有人,及时破拆也为救援争取了时间。"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董振杰
编辑/倪家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