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杰

1895年12月,法国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一家咖啡馆地下室里,首次以售票方式向公众放映了他们制作的电影,这标志着电影的正式诞生。1905年10月,京剧大师谭鑫培主演的《定军山》,在北京大栅栏的大观楼电影院放映,掀开中国电影光辉灿烂历史的第一页。

2025年,中国电影迎来诞生120周年,《哪吒2》也迎来票房冲击100亿成功的激动时刻。时间整点的相遇,不只是巧合,更是中国电影工业成熟、文化表达的声量与商业市场发展迎来历史性跨越的生动表征。中国电影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从技术依赖到独立创新,百年的积淀在《哪吒2》中来了一次集中的大爆发。


曾几何时,提到动画作品,很多人都会首先想到日本的作品。蜡笔小新、哆啦A梦、海贼王,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日本经典动画角色形象。中国的动画虽然有《小蝌蚪找妈妈》《神笔马良》等散发中国古典美学气息的动画美术片成为很多人的少年记忆,但在跨越国界的总体影响力上都还显得比较欠缺。《哪吒2》的出现则象征着中国动画电影工业体系的全面升级。据了解,该片影片特效镜头超2000个,单镜头特效缓存量高达10T,远超前作。例如“洪流对战”场景耗时一年半制作,海妖锁链的视效曾被视为“不可能的任务”,最终由国内团队攻克。 三维动画技术已处于国际领先水平,部分高难度镜头甚至超越国外顶级工作室效果。 而这一跨越式进步的背后也凝聚着很多人的心血和智慧。《哪吒2》有近140家中国动画公司参与制作,4000余名从业者共同协作,形成“动画界奥运会”般的合力。


一件事的成功背后往往是综合实力的体现。在技术跨越之外,《哪吒2》还体现了传统文化进行现代表达的成功典范。《哪吒2》延续了中国电影百年对传统文化的挖掘与创新,实现了从“神话改编”到“时代精神”的升华。 片中文化符号的多元融合:方言(如川普、西北话)的运用增强了地域文化认同。民族乐器(侗族大歌、唢呐)与国漫结合,赋予传统音乐新生命力。这种地域性的文化因素,一旦乘着动画这个国际语言的翅膀,就达到情感共鸣的全球普适性。于是,影片海外上映反响热烈,《哪吒2》的国际票房也必然水到渠成。中国电影走上国际,不光在大型影展、电影节上获奖,更是细水流深,走进国际上的普通观众视野,真正成为中国与世界进行文化交流的桥梁。

在短视频越来越碎片化,作为“蒙太奇”技艺使用始祖的电影以其整全的故事讲述、考究的光影氛围提供精神疗愈,愈发凸显它的独特价值。电影有娱乐性,但又不失其严肃性——尤其是在承载历史、文化、民俗、情感、精神启蒙方面,彰显出强大的能量。这种能量,还有释放的巨大空间。满招损,谦受益。在为成绩感到兴奋的同时,我们也要冷静看到,中国电影的工业化体系还需进一步完善。比如需稳定产能、提升幕后从业者待遇,避免依赖个别创作者,推动行业整体升级。在2025年这个春天,《哪吒2》开了一个好头,预示着下一个中国电影百年将以更开放的姿态,在技术、文化、市场上持续突破。

中国电影120年的积累,为《哪吒2》的爆发提供了土壤,而影片的成功也反哺了行业信心。不管是影人刘晓庆成为年轻人敬佩的“庆奶”,还是影人陈冲写书成为文学圈的“黑马”,抑或是导演王家卫拍摄于20多年的《花样年华》情人节重映,还是百亿票房的《哪吒2》,都是中国电影生命力的组成部分。

电影是用技艺、思想、情感造梦的艺术。我们期待,中国电影人,在《哪吒2》给行业注入的能量和启示下,稳扎稳打,沉下心来,不光是在动画电影,还在真人扮演的电影中,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带着120年的沉淀,从春天,开始下一段充满感动、启示和美好的梦之旅。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