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他吃惊地看着眼前的一幕:不远处的冰雪中有一个巨大的圆盘状物体,物体的表面泛着刺目的金属光泽。

其他科考队员纷纷拿出仪器进行测量,而他却用随身的相机,拍下了这架外星飞碟。

而更令他惊骇的事情还在后面,就在大家准备进一步研究的时候,所有人都听到一阵巨大的电流声,眼前白光一闪,他在昏迷的时候,依稀看到一架小型的飞碟悬浮在不远处……



2024年,美国牛人马斯克前不久发了一段视频,他认为南极冰原的无人区,可能拥有外星文明。

他的话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有根源可以寻找的。

早在1946年,也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第二年,美国就迫不及待地派遣美军,以勘测南极矿藏为名发起 “高空降落行动”。

美国为什么要这么做?

因为根据美国掌握的一些机密,德国纳粹从1934年到1939 年,将意大利和德国的两千多名顶级科学家和工程师送往南极,寻找冰层下的远古城市并建立秘密军事基地。

德国潜艇和船只,一直不间断给南极那边运送物资,直到1944年初盟军控制了北大西洋以及英吉利海峡的制空权,才被迫终止。

而德国即将战败的后期,出现了很多令人匪夷所思的武器,其中包括别隆采圆盘、纳粹钟、太阳炮、Go-229战斗轰炸机等等。



根据解密的文件,德国从1938年就开始研究原子弹,只因那个叫海森堡的物理学家,被美国间谍控制,故意在公式上动了一个小数点,使得希特勒认为研究出原子弹需要几十年,从而放弃了那个项目。而美国得到相应的数据,很快在几年内研究出了原子弹。

如果让德国的这些黑科技研制成功,二战的历史可能会改写。

那么,德国是怎么获得这些黑科技的呢?

这才是美国最关心的问题。

美军实施“高空降落行动”的真正目的,就是试图寻找德国藏在南极的秘密军事基地。

然而,行动过程中一架名为乔治一号的飞机,在南极上空突然坠毁,幸存飞行员透露遭遇了不明飞行物的攻击,随后该事件的所有调查报告和照片都被美军列为最高机密。



1957年,苏联抢先在南极建立了科考站,随后在4000米的海底,发现了一个造型奇特且长达150米的天线状物体,后来被命名为“埃尔塔宁天线”。

“埃尔塔宁天线”是怎么来了,为什么会出现在4000米深的海底?



没有人能够找得到答案,而关于“埃尔塔宁天线”的照片,于1964年被美国某杂志曝出来。

再来说一个名词:南极公约。

南极公约是1959年以美国为首的多个国家,在华盛顿签订的,1961年实施,公约规定全世界所有国家尊重南极的和平地位,科考也必须限定区域。

七八十年代,美国和苏联的科技高速发展,相继研发出了超音速飞机和隐形飞机。

在很多人的眼中,南极洲除了冰山就是雪原,零下几十度的低温,动不动就是七八级以上的暴风雪,然而,在雪原中,藏着令世人惊骇的神秘。

随着科考的信息揭露,南极矮人、南极飞碟,南极金字塔,南极巨人,南极史前怪物等等一系列神秘事件的曝光,很多人开始把眼光放在了南极。

这块神秘的冰原大陆上,究竟还有多少鲜为人知的秘密呢?

2022年,美国物理学家马瑞恩・麦克林揭开了他在20年前,于南极科考时候,遇到的“时空之门”现象。

那天,他们所在的区域上空,出现了一片不断旋转的灰白色烟雾。几个小时过去,烟雾并未随风移动,而是在原地打转,这显然不符合常理。

科考队员们决定对这团烟雾展开调查,他们向烟雾发射了一个携带多种测量仪器的高空气象气球。谁能想到,气球刚一发射就失控了,如同被巨大引力吸走一般,瞬间消失在烟雾中。

一段时间后,当科学家们试着回收气球时,虽然过程还算顺利,但气球上的数据却让所有人目瞪口呆:所有测量数据都显示为零,而计时器上的时间竟定格在 1965 年 1 月 27 日,比当时的时间整整提前了三十年。

之后,科学家们多次更换设备重复实验,可结果依旧如此。难道这片神秘烟雾真的是 “时空之门”?

人类进入其中就能穿越回三十年前?这个问题至今没有答案,成为了南极众多谜团中最具科幻色彩的一个。

但我们从马斯克发布的那段视频中,发现了一个人,那就是SpaceX公司最牛的员工汤姆·穆勒。

汤姆·穆勒被认为是世界上领先的航天器推进技术专家之一,并且他拥有航天器推进技术的几项美国专利。

汤姆·穆勒于1985年毕业于爱达荷大学,机械工程师,1992年在洛约拉玛丽蒙特大学获得硕士学位。

年轻时候的汤姆·穆勒喜欢户外运动,还因为学费问题,去森林里做了几个月的伐木工。

他在天合汽车集团(TRW Inc.)工作的时候,就开始研究新型液体燃料火箭发动机。

马斯克为什么要请汤姆·穆勒负责他的“火箭计划”?

除了汤姆·穆勒的个人能力之外,最重要的是他的一段奇遇。

在美国作家沃尔顿·艾萨克森所著的《埃隆·马斯克传》中,对穆勒这一段轶事作了描述:……马斯克希望穆勒来担任SpaceX推进部门的负责人,设计火箭的发动机。穆勒一直对TRW谨小慎微、规避风险的行事风格不满,于是他征求了妻子的意见。她告诉他:“你要是没去做这个,早晚你得后悔死。”因此,穆勒成了SpaceX的第一个重要雇员。……马斯克放手让穆勒担任中负责人,是因为他曾经去过南极,对科学有了全新的认知……

不错,1998年,天合汽车集团与官方合作,派出汤姆·穆勒前往南极考察。他当时作为一名学生,他从未想过自己会成为火箭研发领域的领军人物之一。

穆勒是八月份前往南极洲的,整个科考团有67人,汇集了美国各领域的精英专家。他于1999年回到美国,期间写了一篇随笔文章,对于南极大陆的描述,只有几句话:……太恐怖了……为什么会这样,地球不是他们的家园,他们不能这么祸害人类,应该帮助人类发展……

穆勒同样没有过多透露南极的秘密,但是和他同批次去过南极的葛烈林,却在发表了一篇《寻找超自然绿洲》的文章之后,就离奇失踪了。



葛烈林是美国前海军少将理查德·伯德的孙子,美军于1946年组织的那场 “高空降落行动”中,伯德亲自驾驶飞机,飞到了那块神秘的区域,他后来把自己所见所闻,写成了日记。

在伯德去世之后,他的儿子把这本日记本整理并出版,书名叫《海军少将理查德伯德的失踪日记》。



在这本书中,伯德以第一人称的方式,讲述了他在飞行南极的过程中,见到的那一幕幕奇特的经历。

他的飞机经历了罗盘表失灵之后,无意中闯入了一片绿洲,当他把飞机下降到几百米高度的时候,似乎看到了地面上有史前猛犸象。

于此同时,他看到一艘圆盘状的飞碟,在飞机周围盘旋,他的飞机被一股神秘力量控制着,正在缓缓下降,无线电里也传来一个带有轻微北欧或德国口音的英语声音:欢迎您来到我们的领地,我们将在七分钟后让您降落……

他被几个身穿金属盔甲的金发男人,安排进一辆没有轮子交通工具上,高速驶向一座用水晶建造的闪闪发光的城市。

随后,他被带到一个人面前,那个人解释说:他们现在身处地球的内部,他们族群不会干涉地表上的任何事物,并承诺会在会面结束后安全地送他回地表。

那个人还提到,广岛和长崎的原子弹爆炸引起了他们的关注,他们担心核武器以后会对地表人类文明造成更大的破坏,那个人希望地表的人类保持和平,他们会提供必要的科技帮助。



伯德随后观看了很多高科技的物体,结束后,他就被带上飞机并回到地面的空中,飞机仍在飞行。

当他返回航母的时候,才知自己已经离奇失踪了四天,航母上的长官多次派出飞机寻找他的踪迹,都一无所获,没想到他却自己飞回来了。

期间航母遭到莫名的攻击,导致一艘驱逐舰失踪,13架飞机受损,约68人死亡。

对于这起事故,伯德于1947年4月在华盛顿总统委员会的一次秘密会议上,给出了详细解释,其中有这样一段话:“……美国南极探险的船只和飞机遭到了奇怪的飞碟的攻击,这些飞碟从地下出来,高速移动,对探险队造成了相当大的损害……”。

当时的美国媒体认为这是美军在南极洲与外星文明进行了一轮交火。

在报告会之后,伯德被高层认为是疯子,关了5年精神病医院,5年后又放了出来并且官复原职。



十年后,他写下了那本日记,在日记的最后留下一段:“……1947年后的几年并不容易。现在我想在这本日记中做最后一次记录,我想说我这些年来一直忠实地保守着这个秘密,这关乎我的名誉和我的价值观,现在我觉得我的日子屈指可数了,我不希望这个秘密和我一起进入坟墓,我看到了世界的真相,我看到了极地之外的地球是伟大未知的中心。它增强了我的精神,让我多了一种信仰……”

他的儿子将日记出版,也是用另一种方式警告世人。

谁都没有想到,这本书惊动了一个神秘的人物。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