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5年,谭鑫培饰演的老将黄忠,一甩髯口,把刀一横,《定军山》里的这一幕,宣告中国电影正式启航。
2025年,魔童哪吒与众人合力擎举定海神针,刺破象征壁垒与禁锢的天元鼎,创造了100亿元的票房神话——中国电影已扬帆世界。
从黄忠到哪吒,中国电影已经120岁了
从黄忠到哪吒,从《定军山》到《哪吒之魔童闹海》(哪吒2),从万人空巷看国粹京剧影像,到近两亿人次闯入影院助力中国神话传奇,这一趟曲折又激荡的旅程,中国电影走了120年。
壹
1亿元票房,大片时代
代表人物:李连杰
纵观百廿年中国电影史,哪吒始终贯穿前后,是当之无愧的百年“影星”。
民国时,电影工作者就曾改编过“哪吒闹海”:1927年的《封神榜之哪吒闹海》,1928年的《哪吒出世》。那时的封神神话,还是黑白默片。
时代巨浪滚滚向前,电影行业与之上下沉浮,慢慢地,中国电影无声变有声,黑白变彩色。
1961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推出的《大闹天宫》震惊世界,片中三头六臂的哪吒,酷似年画娃娃;1979年,同样由该厂制作的《哪吒闹海》,屡获大奖,其动画技术已是世界一流水准。
之后,中国电影正式进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时代。
1980年代,娱乐电影兴起,武侠、科幻、喜剧、恐怖等各类题材井喷。那时尚未引入票房分账制度,但1980年的《庐山恋》、1982年李连杰电影首作《少林寺》等片,观影人次数以亿计,若换算成现在的票房,至少有数十亿元。
到1990年代,中国第五代导演先后登上历史舞台,张艺谋《秋菊打官司》、陈凯歌《霸王别姬》、李安《喜宴》、侯孝贤《悲情城市》等作品,屡获国际大奖。中国电影从此为世界所瞩目。
1993年起,国家逐步实施票房分账制度等一系列改革,结束了原先的放映方式。与此同时,电影市场也逐渐对外开放,好莱坞电影漂洋过海,开始登陆内地影院。
1995年,卡梅隆导演的特工动作片《真实的谎言》在内地上映,成为内地电影市场第一部破亿元的电影。
三年后,卡梅隆导演再度来袭,莱昂纳多、凯特·温斯莱特主演的《泰坦尼克号》不仅震惊了国人,斩获3.6亿元票房,更是在全世界刮起了风暴。该片至今仍以164亿元的傲人成绩,占据全球影史票房榜第四位。
中国何时才能等到一部像《真实的谎言》《泰坦尼克号》这样的国产破亿大片呢?
转眼来到新世纪。
2000年,于本正导演的反腐倡廉影片《生死抉择》,猛地成为中国有正式票房统计纪录以来,首部突破1亿元的国产电影,但它的商业性、产业性弱,并未引发电影行业的质变。
直到2002年,张艺谋导演,李连杰、陈道明等主演的电影《英雄》诞生,标志着中国从此有了高投资、高票房(2.5亿元)、全球化制片并进行全球公映的商业大片。李连杰也成为这一时期国产大片的主要代言人。
其后,周星驰的《功夫》、姜文的《让子弹飞》、陈可辛的《投名状》、张艺谋的《满城尽带黄金甲》、徐克的《狄仁杰之通天帝国》、陈嘉上的《画皮》等诸多影片纷纷上映,皆是叫好又叫座、充满功夫元素的国产商业大片。
贰
10亿元票房,喜剧时代
代表人物:黄渤
又一个十年过去,2010年前后:
李连杰、成龙、甄子丹等武打明星步入中年,商业大片中的武侠、功夫元素日渐式微,就连偏爱功夫的周星驰也在最后一次出演农民工后,便退居幕后。
昔日叱咤影坛的大导演们:冯小刚、姜文、徐克、吴宇森、张艺谋、陈嘉上等突然发现,高投资、全明星、大题材的商业电影法则,不再是市场的“灵丹妙药”。
中国观众的价值取向、审美趣味、个人偏好,似乎发生了偏移。最典型的代表就是冯小刚。他苦心孤诣、耗资巨大拍摄的大片《一九四二》,票房仅3.7亿元,反倒是中低成本的都市情感喜剧《非诚勿扰2》,颇受大众欢迎,票房高达4.7亿元。
冯小刚看不懂的这个世界,被新导演徐峥给摸透了——2012年,徐峥、王宝强、黄渤主演的公路喜剧《人再囧途之泰囧》,破天荒地突破10亿元的壁垒,以12.71亿元宣告国产电影从此打开了10亿元票房俱乐部的大门。
《泰囧》的成功,释放了两个关键信号:
其一,新导演正式登上电影舞台,将与周星驰、张艺谋、陈凯歌、徐克等名导演展开竞逐;
其二,大片时代之后,“喜剧时代”正式降临。
这一时期,上桌的新导演,有从文学明星转型而来的韩寒(《后会无期》)和郭敬明(《小时代》),有从演员转型而来的陈思诚(《北京爱情故事》)、吴京(《战狼》)、大鹏(《煎饼侠》)、苏有朋(《左耳》),以及开心麻花、韩延、易小星等。
这些新导演的作品,大多信奉“喜剧”。一者,他们的行业经验、控场能力以及对剧本的把控,不足以与老牌名导相抗衡;再者,整个市场都在热烈地欢迎喜剧,无喜剧,不电影,这几乎成了一种共识。
而与喜剧并驾齐驱的还有另一类题材,就是青春爱情片,《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同桌的你》《匆匆那年》《栀子花开》等影片都取得了不错的票房成绩。
当然,老牌名导并未“退赛”,陈可辛《中国合伙人》、王家卫《一代宗师》、管虎《老炮儿》、徐克《狄仁杰之神都龙王》、李仁港《天降雄狮》、陆川《九层妖塔》等影片仍然固守着某种大制作、大时代、大历史的创作理念。
在历史宏大和喜剧情感的对抗浪潮中,还有一类片子开始涌现——烂俗商业片,譬如《富春山居图》《不二神探》《澳门风云》、邓超导演的《分手大师》《恶棍天使》等,其中最突出的一个范例是“综艺电影”《爸爸去哪儿》。
当然,这种种变化是因为此时的中国电影,迎来了类型、题材、人才,乃至市场的大爆炸。
最能代表这一电影“大爆炸”阶段的电影人物是黄渤。2012年《泰囧》、2013年周星驰导演的《西游降魔篇》、2014年《心花路放》,皆是破10亿元的电影,皆有浓烈的喜剧色彩,而这些影片的主演都是黄渤。
宗师形象、大气勇武、力争天下的“李连杰”,终于还是让位于喜剧性、小人物、接地气的“黄渤”。
叁
50亿元票房,英雄时代
代表人物:吴京
10亿元电影有了,20亿元还会远吗?
2015年,全国影院已全部实现数字化,县级城市影院全覆盖已基本实现。值此契机,喜剧奇幻片《捉妖记》横空出世,以24.36亿元的总票房,轻松跨越这道门槛。
之后,徐峥不甘心,携《港囧》归来,试图冲击20亿元。可是,王宝强、黄渤不再主演,单靠徐峥和包贝尔,并未挑起这个大梁,最终获得16.11亿元。
黄渤可没闲着。他主演的奇幻“盗墓”大制作《寻龙诀》,斩获16.79亿元。片中的他,喜剧性大不如前。而王宝强与之相反,他与好友陈思诚合作,以更极致、更癫狂的喜剧表演,推出《唐人街探案》,口碑票房双丰收。
不过,这一时期,最能代表喜剧的,恐怕是一对新人演员——
2015年,沈腾、马丽主演的《夏洛特烦恼》出乎所有人的预料,收获14.44亿元。
从此,电影市场和中国观众,彻底记住了“沈马”组合,两人如今已双双雄踞中国电影男女主演票房榜榜首。
作为世界公认的“喜剧之王”周星驰,当然不会缺席这个喜剧时代。2016年他导演的《美人鱼》于春节档上映,豪取33.91亿元,轻松闯过30亿元大关。
只能说,喜剧始终是卖座的一把尖刀。但喜剧并不能代表一国之电影产业、实力和市场,它的制作技术、调动资源、明星阵容及题材表达,始终是有限的。
30亿元这道关卡,再往上走,就必须召唤以卡梅隆导演为代表的《阿凡达》式大片。
其实,在中国电影处于10亿到30亿元的时期,一直有一类影片在暗中积蓄力量:2016年林超贤导演的《湄公河行动》,2015年吴京导演的《战狼》,以及2014年徐克导演的《智取威虎山》。
这些影片证明:原来主旋律叙事大片也可以很好看:热血激昂,叙事工整,形象突出。
当这股力量积蓄到2017年,终于,那个“虽远必诛”的英雄吴京登场了,《战狼2》如飓风般席卷了整个电影市场,当时几乎无人不谈“战狼”,无人不看“吴京”。最终票房以56.94亿元,持续霸榜中国影史4年之久。
吴京在《战狼2》里单挑导弹、坦克、雇佣兵,用智慧、勇气和身法,拯救身处险境的同胞。电影的投资、制作、技术和场面,无比宏大,是对《战狼》全方位的升级,是在观众呼吁英雄的年代里恰逢其时出现的特种兵英雄。
到这一年,中国电影市场终于形成了一个合理的橄榄型结构:
顶层是商业大片,叙事、制作宏大,受众广,难度高,更能代表电影产业硬实力。《战狼2》之后有郭帆导演的《流浪地球》系列,饺子导演的《哪吒之魔童降世》,还有日后打破《战狼2》纪录的《长津湖》,及其续集《长津湖之水门桥》。
《哪吒2》之前的中国影史票房榜
中层是以喜剧为主的商业类型片,比如张艺谋导演的《满江红》《第二十条》,贾玲导演的《你好,李焕英》《热辣滚烫》,“沈马”组合的《羞羞的铁拳》《西虹市首富》《独行月球》《抓娃娃》,陈思诚导演的《唐人街探案》系列等。
底层的各类影片纷纷杂杂,无所不包,但总体来说,处于这个层级的电影,无论制片规模大小、产业技术高低、演员阵容强弱,口碑几乎都坍塌了。
以《小时代》系列为代表的混乱又胃口大的电影市场已是昨日风景,这一时期观众购票显然更加理性。
论及50亿元级别的电影代表人物,当然是吴京。
他主演的《战狼2》《流浪地球2》《长津湖》系列两部电影,其角色分别为特种兵英雄、航天英雄、志愿军英雄——无一不是英雄。
2020年前后的中国电影,可谓属于英雄的时代。
只是或许大众并没意识到,吴京旁边,早已站着一个顶天立地的3岁“小孩”,他正准备一飞冲天。
肆
100亿元票房,超级大片时代
代表人物:哪吒
50亿元票房俱乐部大门开启,橄榄型电影市场模型已经形成,中国电影票房的大体格局似乎已经定型。
但真的只能到《长津湖》的57.75亿元为止了吗?
在回答这个问题前,我们必须回望一下2025年之前超级卖座的影片,如《满江红》《唐人街探案3》《孤注一掷》《消失的她》《热辣滚烫》《抓娃娃》等,这些影片的票房均超过30亿元。
中国影视票房榜第7到11位
没人能否认它们的市场和受众,但是有一些观众质疑它们的品质,甚至发明了一系列名词,蔑称其为“剧本杀电影”“减肥电影”“流水线公式电影”等。
与此同时,还有另一种声音出现,网友对硬工业大片如《流浪地球2》《封神第一部》等,竟然没取得能够匹配其质量的理想票房而感到不满,前者输给了中低成本喜剧片《满江红》,后者远低于同年上映的《消失的她》和《孤注一掷》。
可以说,观众越来越难以形成一个共识,功夫式李连杰、喜剧式黄渤、英雄式吴京,究竟哪种类型的影片,能够博得最大公约数的国人的热爱?
换言之,有什么影片能够重新缔造一个共识,让尽可能多的人群喜欢它,从而打破《长津湖》的纪录,突破国产电影市场的天花板?
终于,他来了!
那个站在吴京旁边的3岁小孩,手持火尖枪,脚踩风火轮,身披混天绫,重塑了中国电影市场的“肉身”,刺破了中国乃至世界动画影史票房榜的“天元鼎”,站到了最巅峰,以100亿元,并将持续攀升、或可高达160亿元(据猫眼专业版预测)的傲人战绩,向世人宣告:
“小爷”哪吒,从此将成为国产电影及世界动画新的天花板。
为什么是《哪吒2》?
从IP、故事、角色、技术等各方面来讲,它都做到了极致;从中国电影发展史的角度,也能看出原因:
该片兼有李连杰式的功夫余晖,还有黄渤的喜剧痕迹,更有吴京式的英雄本色,它就像是过去120年电影史所合力托举出来的一个不会辜负任一圈层观众的完美作品,一个汇集了工业硬实力、故事软实力并无限契合观众审美的理想动画。
魔童哪吒,舍我其谁!
从此,《哪吒2》将开启中国电影的“超级大片”时代。
从谭鑫培到哪吒,从国粹京剧到中国神话,中国电影步履不停,一路狂飙。可以预见,《哪吒2》所创造的票房奇迹,定有继承者,或许是《流浪地球3》,或许是《哪吒3》。
总之,吴京旁边站着哪吒,哪吒旁边也一定有空位,等待后来者入座。如此,中国电影方能如滚滚长河,滔滔不绝。
红星新闻电影评论员 李瑞峰 编辑 曾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