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内心之所以感到脆弱,是因为他缺乏结构性支撑。
内心脆弱的人有一些明显的特征,比如他们倾向于使用初级思维过程来思考问题。初级思维过程是人类天生的、无意识的思维方式,它遵循“快乐原则”,追求即时满足。这种思维模式是非线性的,缺乏逻辑连贯性。初级思维不区分时间、现实与因果关系,它通过象征、转移和浓缩等手段表达欲望和冲动。
使用初级思维的个体,经常给人一种特别任性的印象。在他们的认知观念里,只要自己开心就可以了。准确的来说是,只要此时此刻我感觉是开心的就可以了。由于缺乏规则和结构的支撑,他们的内心世界是塌缩的状态。
支撑人们内心世界的规则和结构
学校生活和家庭生活
我们先来解释明白什么是规则和结构,为什么能够支撑起我们的内心世界。规则和结构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但是我们每个人都能够感受到。比如你在学校里住宿,每天几点起床、几点学习、几点吃饭,都是被安排好的。我们可以将这种时间上的安排,视为规则和结构。
在这个规则和结构之内,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情都是安排好的。可是许多人回到家后,就变得自由散漫了。他的情绪反而变得越来越糟糕,因为规则和结构消失了,没有了支撑内心世界的框架。就像是一栋建筑物,承重墙被推倒之后,这栋建筑的结构就会发生变化甚至是坍塌。
理想和信念是结构性的
一个人的理想和信念是结构性的,就像是一栋建筑的地基和承重墙一样。结构性的意思指的是它起到了支撑的作用,不至于被外力所摧毁。我们假设一个人是有理想和信念的,当他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遭遇挫败时。他也许会感到沮丧和失落,也许会感到挫败。但是只要他的信念不塌,他就能够很快振作起来。
内心脆弱的人容易陷入到情绪化之中,因为他们内心深处就是缺乏这种结构性的东西支撑。我们把内心的情绪体验理解为全身的肌肉,那么诸如理想、信念、目标就像是我们的骨头,是起到支撑作用的。因为有了骨头的支撑,当我们站起来的时候才不会被推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