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7日

#代驾不擅手动挡车主酒后自己开车#

话题引发广泛关注


2月7日晚

上海浦东交警在开展设卡整治时

发现一辆轿车在距离卡点10米处

突然停在路中,疑似有人员在交换座位

民警打开车门后闻到一股强烈的酒气

此时,主驾驶位正坐着一名气喘吁吁的代驾司机

车内还有两男一女

经询问,民警发现代驾司机神色慌张

回答问题也是支支吾吾


在后续盘问中

一行人无法解释不合常理的停车行为

后如实交代了车辆的实际驾驶人是临时换座到副驾驶的钱某

经现场呼吸式酒精测试仪测试

钱某的酒精含量为52mg/100ml

已达到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罚标准


据钱某交代,其当天喝了2两白酒

聚餐结束后,虽然叫了代驾

但代驾到场后,却说自己不擅驾驶手动挡的车

本应另叫代驾的钱某,却因不愿重新等待

并自认为意识清醒,执意要亲自驾车

此后,钱某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违法行为

被依法处以暂扣驾驶证6个月、记12分并处罚款的处罚

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

这是人所共知的法律规定和基本常识

但总有些人抱有侥幸心理

最终也必将难逃法律的制裁

但与此同时,代驾不擅长开手动挡的车

却未提前告知和沟通

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记者查询部分代驾平台发现

对于代驾的个人情况介绍几乎空白

除了平台给出的星级分数外

代驾的性别、年龄,以及是否会开手动挡车等信息均缺失



(图源网络 代驾订单界面)

而代驾在与用户沟通时

也几乎不会提前了解客户车辆情况

更不会提前告知自己是否会开手动挡车等情况

这就导致用户知情权未得到充分保证

代驾也不清楚自己即将从事的工作情况

对于这些问题,一起来看《法治日报》律师专家库成员、北京市康达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苟博程律师的专业解读——

苟博程律师认为,代驾司机或者平台未提前告知代驾司机不会驾驶手动挡车辆,可能侵犯消费者的知情权。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在代驾服务中,代驾司机能否驾驶特定类型车辆(如手动挡)属于服务内容的重要信息。消费者花钱购买代驾服务,目的是确保在酒后能安全地将车辆驾驶到目的地。代驾司机不会手动挡却未提前告知,导致消费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选择了无法正常提供完整服务的代驾,影响了消费者对服务的合理预期和选择,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

苟博程认为,代驾平台作为代驾服务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对消费者和代驾司机之间的服务匹配负有一定责任。根据电子商务法规定,电子商务经营者应当全面、真实、准确、及时地披露商品或者服务信息,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代驾平台对于代驾司机的资料介绍过于简略,未明确告知是否会手动挡,使得消费者在选择代驾服务时无法获取全面信息,可能导致如本案例中出现的消费者权益受损情况。他建议,平台应加强这方面建设,详细展示代驾司机的驾驶技能、准驾车型等信息,有助于消费者做出更合理的选择,保障消费者权益。同时,这也有利于规范代驾服务市场秩序,提高服务质量,减少因信息不对称引发的纠纷。

来源:法治网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