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入口看出口、从起点看变化”
让教师的努力和进步被看见
让学校的特色亮点充分呈现
这是崇州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
提出的增值评价理念
以此助力办好家门口的好学校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且各有所长
2月12日,崇州市教育局召开 2025 年春季学期开学工作会,全面部署新学期的各项准备工作,动员全市教职员工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办好崇州市民家门口的好学校,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会议指出——
我市城乡教育差距仍然明显,优质生源流失、教师结构性短缺等问题亟待破解,崇州将持续以“双减”赋能新学期,全面推进五育融合,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筑牢校园安全防线,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记者发现,基于工作部署的延续性,今年的重点工作存在与以往重叠的情况。然而,今年教育工作有很多新的增量,一些教育体制机制试点将扩大。
崇州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高波告诉记者:“崇州教育正处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我们要在‘非常之时,行非常之事,非常之事,成非常之功。’教育局将在制度、机制方面进行改革,让每一个老师的进步被看见,让每一个学校的特色亮点呈现出来。”
以进步幅度衡量学校办学质量
用“一把尺子”衡量生源基础不同、发展水平不同的学校,难以调动学校的办学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怎样科学合理地评价学校,调动大家的积极性?
会议指出——
崇州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将秉持“从入口看出口、从起点看变化”的增值评价理念,采集起点数据、出口数据,通过比对出口和入口,计算增值结果、纵向比较,以进步幅度衡量学校办学质量。
具体在不同的学段有不同改革方向。比如小学,将重点从“1+1+N”三个方面进行改革,首个“1”是改变过去以学生成绩为依据的评价机制,变成增量评价,让每个学校的努力被看见。第二个“1”是抓体育,将着力从小学初中高中贯通制的体育培养着手,抓好崇州的体育教育,让学生拥有更加强健的体魄。“N”指鼓励每个学校的特色化发展。
“在初中重点是三个方面,第一是以入量出,关注每个的增量变化,第二是任务驱动,第三是专项推进。”崇州市教育教学研究培训中心主任张志敏说。
去年,崇州成立崇庆中学实验学校教育集团和七一实验小学教育集团,今年在高中方面或许也将有新尝试。张志敏表示,“崇州今年将全面推进集团化办学,建立小学、初中、高中人才贯通培养机制。”
“多把尺子”量学校多个角度看教育
会议指出——
今年,崇州教育将坚持多把尺子“量学校”,多个角度看教育,激励各学校立足自身办学特色,用不同的“尺子”量出不同的孩子,把素质教育导向真正树立起来,把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育人体系真正立起来,促进每一名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成长。
会议结束后,三位校长代表与记者分享了各自今年工作的重点内容。
近年来,三江小学校将“抖空竹”这一民间体育形式融入课间,不仅让学生们领略了空竹文化的魅力,还激发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三江小学校校长李腊梅告诉记者:“今年,三江小学坚持‘五育融合’特色育人模式,将抖空竹、布贴画、中国式摔跤等非遗项目和数字教学作为重点来发展,培养适应新时代发展需求的新型人才,为建设‘优教崇州’贡献力量。”
对于特色课程打造,明湖中学也将有新的尝试。明湖中学校长刘中立表示,2025年,明湖中学将聚焦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优化特色课程建设、成立学生管乐团,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差异发展、个性发展提供平台、搭建舞台。
明湖中学还将依托去年12月成立的刘中立名校长工作室,对接成都七中初中学校、成都树德中学、成都市石室联合中学等名校,引进专家资源、培训工作室成员,带领校长和老师研读课标、研究教材,改革课堂教学提升整体的教学质量。
崇庆中学
李旭摄
高中教育既是基础教育的“出口”,又是高等教育的“入口”,是教育链条上的重要一环。崇庆中学校长崔永波告诉记者:“今年我们将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和资源优势,积极探索学校特色发展之路,重点打造少创班、直升班、强基班和双语班四类特色班级,全力做好贯通式培养工作,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打下坚实基础。”
记者|刘湘 邓涛
编辑|余霞 陈雨思
天气预报
预计我市13日晚上到14日白天
多云间阴,夜间山区有分散小雨
气温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