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3日下午,2024“发现重庆之美”《建设美丽重庆 城市治理“闯新路”》大型融媒体直播第四期开播。

九龙坡区城市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李葭萌;重庆大学管理科学与房地产学院党委书记、教授毛超做客上游新闻直播间,与上游新闻主持人一道,解读九龙坡区以“城管进社区”试点社区建设为契机,创新探索了“四方共治、五管协同”工作机制,从实现城市“更新”到“常新”。

李葭萌表示,依托“四方共治、五管协同”工作机制,九龙坡区推动城市管理、服务、执法事项融入基层治理圈,引导各方主动参与城市管理公共事务,让居民满意度大大提升。

城市管理从“对手”多到“帮手”多


今年元旦节,民主村二期焕新开街,充满烟火气又不失整洁与秩序的社区吸引了广大市民游客前往打卡。

在直播中,李葭萌介绍,民主村的变化得益于九龙坡区创新探索的“四方共治、五管协同”工作机制。

四方共治,是指依托社区党委、城管部门、物业公司和居民代表共建共治共享。

五管协同,是指发挥网管、自管、物管、商管、智管等五管协同作用,开展城市管理党建品牌、服务事项、管理职能、监管执法、普法宣传、智慧城管“六进社区”,推动城市管理、服务、执法事项融入基层治理圈。


“面对人民群众对高品质生活的新期待,城市管理工作已经从解决‘有没有’到‘优不优’方向转变,更加关注百姓满意度和生活舒适度。”李葭萌说,通过“四方共治、五管协同”工作机制,引导各方主动参与城市管理公共事务,实现了城市管理从“对手”多到“帮手”多的转变。

以民主村为例,由社区党委、城管人员、物业公司、平台公司、居民代表组织召开民情茶园“议事堂”,让居民说事、议事、主事,并将意见建议融入解决方案,目前已兑现了新增小微停车场、便民座椅、体育设施等心愿清单。


李葭萌还表示,去年以来,九龙坡区创新实施并迭代升级城市现代化治理“十大行动”。接下来,将按照把城市当景区建设、当客厅管理、当资本运营的理念,健全“大综合一体化”城市综合治理体制机制,深化城市精细化管理,塑造“设施完好、运行顺畅、环境干净、秩序规范、景观靓丽”的“大美城区”格局。

“小切口”改善大民生的典型案例


“‘四方共治、五管协同’工作机制体现了一种综合性、协同性和共建共享的城市管理理念。”直播中,毛超教授点评认为,“四方共治、五管协同”工作机制将社区党委、城管部门、物业公司和居民代表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了强大的治理合力。不仅提升了居民的生活品质,也增强了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毛超教授表示,“四方共治、五管协同”工作机制,整合了网管、自管、物管、商管、智管等各方力量,利用一体化治理智治平台和社区数字化管理服务平台,“链接”城管、街道、社区、网格与群众,实现“治理情况一屏调度”“网格事项一键报送”,极大地提高了管理效率和精准性。

同时,运用“五议协商”,搭建民情茶园“议事堂”,充分听取居民意见,用民主的方法共同推动城市管理高频事项解决。针对如老工匠、手艺人成为流动摊贩等问题,不是简单地“堵”,而是通过合理规划解决问题,满足居民实际需求,是“小切口”改善大民生的典型案例。


毛超教授建议,进一步强化居民参与的激励机制,通过设立奖励制度、荣誉表彰等方式,对积极参与的居民给予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激发更多居民的参与热情。同时,要加强对居民参与的培训和指导,提高居民参与的能力和水平。

“在资源分配方面,可以根据社区的实际需求和问题的轻重缓急进行合理配置。对于一些老旧社区或问题较为突出的社区,可以适当倾斜资源,确保每个社区都能得到公平有效地管理和服务。”毛超教授说。

上游新闻记者 刘波 王淳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